第124章 拔剑
第124章 拔剑
“驾—!驾—!”
在接连的唤马声中,几名大宋将官连同麾下士卒纵马飞驰。
近百号人压低着身子组成锥形,配上汹涌的战马,宛如洪流犁开大地,看上去颇为壮观。
只是这么加速并非没有代价,比如此刻内胯就被撇蹭的生疼。
但他们并未因此降低速度,不仅是因为以前没骑过这宝贝疙瘩,更是因为后面还有人看着。
“真雄壮也。”
果不其然,斜后方的城墙上,一个面有烫痕,身负将甲的人手扶城墙,注视着他们,神色有些复杂的叹道。
其余士兵更是翘首以望,看架势好像是恨不得跟着冲出去。
将军注意到了这一点,心中再次感叹。
还记得那是十日前,范老虎兵败的消息传遍了安南,一时间军心震动。
宋军乘胜追击,攻克升龙城周围多处郡府,安南军也趁势夹击,元军瞬间被动。
不少靠讨好范文虎、压榨士卒上位的军官一看形势不对,要么跑了,要么变本加厉的清除异己。
结果激起兵变,被大家当做投名状交给了宋庭。
甚至他自己就是眼见形势变化,串联一众将官兵变上位的。
只不过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他选择了再观望下局势。
可能宋庭也看出了他们这类人的想法,专门从新营中选了一批人来游说。
也就是城下刚走的这批爷。
“官家说了!你们可以等,等战局明了后再决定!”
这是他们来了之后说的第一句话:
“只是那样的话,不但战功捞不到,以后若是回到元寇手里受了欺压,也不会有人再来救你们了!”
说罢,领头的宋将抽出一把长剑,硬生生的贯了下去,猛插在地板上。
“这是官家御赐的宝剑,专门给你们这种人准备的。”
“若是敢反抗元寇,就拔出来与官家一同横扫安南,待战役结束后就可以御前直面圣颜,正式册封御剑,接收封赏!
若是竖子怂了,那就勿动!勿要玷污了这宝剑!”
宋将大声吼道,传入在场的每一位人耳中。
除了首领外,大家都被这喊声镇住,低着头,但又悄悄看向那明晃晃的剑片,只觉得脖子梗着疼。
“圣言已尽,撤!”
宋将伸手一挥,带着麾下人马走出了大堂。
其余人等连忙跟上相送。
结果宋军理都不理他们,喊着口号就冲出了城:
“矛在手!杀元寇!废债款!抢分田!”
宋军喊的震天响,一众将军听了连拍大腿,但又不敢阻拦。
能预料到的是,今晚肯定会有一堆基层军官跑来问田在哪,债咋废。
一想到这,众人注视着城下愈行愈远的宋军,心中就一阵苦笑。
“走吧,”片刻之后,被推为首领的大将军提醒道,收拢了大家的思绪:
“屋里可还有一把剑等着。”
众人点点头,返回大堂,围着剑站成了一圈,却没有一个人敢再上前一步。
首领也不着急,眯着眼睛定目养神。
时间一点一滴过去,大家面面相觑。
最终还是一个略显年轻的开了口:“依俺看,要不就归宋吧……该给的待遇也给了……皇帝看上去也很能打……”
“呃……确实如此啊。”
不少人跟着点头附和。
但也有其他意见的:“能打又如何,建康临安不也丢了?
如今局势不过是赢了一两场争斗,难道宋庭还能带我们返回中原不成?”
“诸位别忘了,你我家眷根基可全在中原啊。”
“呃……这,也确实如此啊……”
又是一片附和声,还顺着聊起了家里,真情实感,令人动容。
“呵。”
一声轻喝打断了他们的讨论,正是方才沉寂的首领睁开了双眸,并淡淡的瞟了他们一眼。
“现在开始念家了?我记得前几日,你们可是连分家都来不及啊。”
反对者顿时哑火。
前段时间为了让范老虎压下来的债务不连累家里,他们确实曾大搞分家,说起来甚是丢人。
首领面色有些严峻:“刚才宋将说的还真不错,咱这确实有不少好了伤疤忘了疼的货色。”
“而且你们不仅目光短浅、胆子小,还没长脑子!”
“我倒要问呢,你们整天觉得宋庭实力不堪,但十万大军三千艘船都伤不到一个吕宋岛,是不是说明基业已成?”
“胜后不忘旧部旧土,跨海而来,是不是说明心有霸业?
“登基前后依然坚持均田,所部粮草也能支撑两场大战,是不是说明政有其道?”
反对者支支吾吾,首领趁机上前一步:
“相比之下,元庭矛盾四起,不识民意,我不信元鞑子能支撑多久,而且……”
首领顿了一下,随后说出了一句让帐内诸人都了吓一跳的话:
“而且,我认识那位大宋皇帝。”
“啊?”
众人以为自己听错了,首领一向稳重,不像是会说这种大话的啊。
首领叹了口气:“我知道你们不信,但我与官家确实相识,因为我之真名乃是边居宜,曾从李庭芝老将军帐下。”
众人惊愕。
李庭芝的名讳他们还是听过的,坊间传闻其为孟拱亲传弟子,在孟拱去世后一跃成为大宋第一帅,首领还在他手下干过?
首领“边居宜”点了点头:
“泉州之战,某被火箭所伤,人陷晕厥、面容半毁……
待醒后万事皆休,自此流落东南,本以为就要浑浑噩噩渡过余生,却被元寇抓了壮丁……”
说到一半,“边居宜”声已哽咽、手扶额头,不再多说,众人也不敢多问。
当然,只有边居宜自己知道,他哪里是哭这段半真半假的经历,他分明是想起了那条黝黑的地道!
回忆起了那声轰鸣!回忆起了官家为了给他们断后,不惜以火药自殉!
“刺棱!”
一声剑鸣狰狞,打断了抽泣之声,正是边居宜收声上前,一手抽出了御剑。
“往事多说无益!”憋了一年的边居宜此刻终于爆发,将剑举过了头顶:
“当今局势,我等早已只有与元寇相争这一条路可走!诸位,随我彻底反了这元庭,打入升龙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