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话正史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387章 卷二百三十八·清宪宗本纪(下)

最新网址:m.biquw.cc

清宣统三年(1911年)春正月初一,由于山海关外防疫工作开展,天气寒冷且道路阻塞,皇帝谕令陈夔龙、锡良妥善安置各省参与防疫工作的人员。正月初七,冯煦上奏勘察徐州、淮安地区受灾情况。正月初十,免除江苏长洲等四十厅州县的田地银粮赋税。正月十一,赈济江苏高邮、宝应、清河、安东、山阳、阜宁等县的水灾。

正月十五,度支部呈上全国预算章程。正月十七,皇帝守丧期满除去丧服。御史胡思敬弹劾宪政编查馆,称不可随意滥设新官职,也不应将旧官职全部裁撤;起草相关文件应当任用正直之人,颁布实施时应广泛采纳众人意见。皇帝将他的奏章下发到政务处。正月二十一,调志锐为伊犁将军,广福为杭州将军。正月二十六,废除残酷的不合法刑罚。凡是遣送、流放以下罪行的犯人,不得使用刑讯逼供。法部上奏已革职的绥远城将军贻谷罪当论死,皇帝下诏改判其发配新疆效力赎罪。二月初二,命令周树模参与勘定中俄边界。这个月,直隶、山东地区民众遭受疫病。

二月初一,准许在湖南省城为已故大学士、前湖南巡抚王文韶建立祠堂。冯煦请求疏浚睢河。民政部呈上编订的户籍法。二月初三,皇帝谕令相关部门做好防疫工作,不得借防疫之名骚扰百姓,同时命令民政部、步军统领衙门、顺天府将保护民众生命的意图告知百姓。二月初六,四川德格、春科、高日三个土司辖地改设流官,设置边北道、登科府,以及德化、白玉两个州,石渠、同普两个县。规定应该遣送到新疆军台的犯人改发配到巴塘、西藏。

二月初七,免除云南昆明等三个州县受灾田地的条粮银米赋税。二月初八,免除浙江仁和等三十个州县,杭、严二卫,衢、严二所荒地的钱粮漕米。二月初九,将陆军部、海军部大臣、副大臣改为正都统、副都统,仍然由荫昌、寿勋、载洵、谭学衡分别担任。英国人侵占片马。

二月十四,命令李家驹撰写讲义并轮班进呈给皇帝。二月十七,裁撤驻藏帮办大臣,设置左右参赞。二月十八,颁布给浙江惠兴女学堂“贞心毅力”匾额。二月二十,外务部呈上勋章赠赏章程。命令度支部右侍郎陈邦瑞、学部右侍郎李家驹、民政部左参议汪荣宝协助编纂宪法。任命诚勋为广州将军,溥颋为热河都统。任命贝子溥伦为农工商部尚书,世续为资政院总裁,李家驹为资政院副总裁,刘若曾为修订法律大臣。二月二十三,禁止洋商运盐入口。改设英属槟榔屿正领事官。

三月初一,任命刘锐恒为云南提督。裁撤稽察守卫处,设置管理前锋、护军等营事务处,三旗护军仍然隶属于内务府。陆军部上奏,东三省测量局官员焦滇因贿卖秘密地图,被诛杀。三月初二,裁撤奉天承德、锦二县。三月初三,裁撤四川川北、重庆二镇总兵官。

三月初四,颁布尽忠节、守礼节、尚武勇、崇信义、敦朴素、重廉耻六条训谕军人。三月初八,赏赐陆军各镇、协统制、统领等官员何宗莲、李奎元等陆军副都统衔、协都统等不同职位和荣誉。三月初九,吉林疏浚图们江航路,使其与大海相通。三月初十,命令出使意大利国大臣吴宗濂担任专使,庆贺意大利立国庆典。

三月十一,革命党人用炸药弹击杀署理广州将军孚琦。三月十三,任命萨镇冰为海军副都统。赵尔丰上奏平定三岩野番,改孔撒、麻书两土司辖地,设置流官。三月十五,授予张鸣岐两广总督职位。三月十六,度支部尚书载泽与英、美、德、法四国银行缔结借款契约。

三月十七,赏赐伊犁将军志锐尚书衔,伊犁地方文武官员均受其节制。免除浙江仁和等三十七州县并卫所田塘宣统二年的银粮赋税。三月十九,由于江苏、安徽、河南受灾,命令冯煦会同三省督抚筹备春赈。三月二十,荷兰在海牙召开禁烟会议,命令出使德国大臣梁诚前往参加会议。赈济科布多札哈沁蒙古游牧地区的灾害。

三月二十一,锡良因病免职,调赵尔巽为东三省总督,授予钦差大臣,兼管三省将军事。加直隶热河道提法使衔。三月二十二,命令赵尔丰暂署四川总督,王人文为川滇边务大臣。将哀毁殉亲的前浙江巡抚聂缉椝的孝行事迹交付史馆记录。三月二十四,汉代大儒赵岐、元代大儒刘因都被批准从祀于文庙。华商在日本横滨创立大同学校,朝廷颁布“育才广学”匾额。三月二十八,革命党人黄兴率领其党羽在广州焚烧总督衙署,后被击退。

夏四月初二,杨文鼎请求暂缓裁撤湖南绿营及防军。四月初五,赏赐游学毕业生钟世铭、汪爔芝等法政科进士、举人,工科举人等不同功名。四月初七,赵尔巽上奏请求在用人行政方面拥有便宜行事的权力,朝廷批准。四月初八,裁撤山东巡抚、镇标营的官职。

四月初九,朝廷下诏改立责任内阁,并颁布内阁官制。授予庆亲王奕劻为内阁总理大臣,大学士那桐、徐世昌为协理大臣;任命梁敦彦为外务大臣,善耆为民政大臣,载泽为度支大臣,唐景崇为学务大臣,荫昌为陆军大臣,载洵为海军大臣,绍昌为司法大臣,溥伦为农工商大臣,盛宣怀为邮传大臣,寿耆为理藩大臣。又命内阁总理、协理大臣均为国务大臣,内阁总理大臣、协理大臣均兼任宪政编查馆大臣,庆亲王奕劻仍管理外务部。设立弼德院,任命陆润庠为院长,荣庆为副院长。裁撤旧内阁、办理军机处及会议政务处;大学士、协办大学士仍在翰林院排序,裁撤内阁学士以下官职;设立军谘府,任命贝勒载涛、毓朗为军谘大臣,并命其制订府官制;命赵尔巽会同陈夔龙、张人骏、瑞澂、李经羲与宪政编查馆大臣商议制订外省官制。

四月初十,庆亲王奕劻、大学士那桐、徐世昌都辞去内阁总理、协理之职,朝廷没有批准,催促他们立即上任。朝廷再次重申鸦片烟禁,谕令民政、度支二部以及各省督抚限期禁绝鸦片。朝廷下诏确定铁路国有政策。此前,给事中石长信上疏论述各省商民集股成立的造路公司存在诸多弊端,建议朝廷敕令相关部门将全国主要干线铁路收归国有,其余支线铁路准许各省绅商集股自行修建,皇帝认可此建议并下发邮传部商议。到此时,邮传部上奏称:“中国幅员辽阔,边疆遥远,必须有纵横全国的主要铁路干线,才能利于行政管理、掌控核心。此前规划不善,导致路政混乱,不分干线支线,不考量民力,只要有人递交申请就批准商办。但几年来,广东收了一半股金,却没修多少铁路;四川亏损严重,追讨欠款毫无头绪;湖南、湖北虽已开办多年,却只是白白耗费资金。照此下去,恐怕时间越久,百姓负担越重,上下都深受其害。应该将干线铁路都收归国有,支线铁路任由民众自行修建。告知民众,宣统三年以前各省分设公司集股商办的干线铁路,应由国家收回,尽快修筑,并废除以前批准的相关方案。”因此有了铁路国有的诏令。

四月初二,吉林发生火灾,朝廷发放库银四万两用于赈济。四月十四,朝廷对署理广州将军副都统孚琦进行追赠抚恤。四月十八,资政院请求将预算、借款两件事交由资政院会议讨论,朝廷没有批准。四月十九,起用端方以侍郎候补,担任督办粤汉、川汉铁路大臣;朝廷谕令被裁撤官职的候补人员不得上奏议事;又谕令本年秋季在直隶永平府调集禁卫军及近畿各镇陆军进行大规模军事演练。四月二十,恭亲王溥伟因病免去禁烟大臣一职,顺承郡王讷勒赫接替。四月二十一,邮传大臣盛宣怀与英、德、法、美四国银行达成借款契约。四月二十二,庞鸿书被免职,沈瑜庆任贵州巡抚。

四月二十三,朝廷命令各地督抚告知民众,铁路现已归官府办理,从降旨之日起,四川、湖南两省的租股一律停收。宣统三年四月以前所收的租股,应由邮传部、督办铁路大臣会同各省督抚清查上奏,地方官员如有隐匿不报者将被追究治罪。杨文鼎上奏称,湖南民众自从听闻铁路干线收归国有旨意后,群情激愤、惶恐不安,喧闹异常,还四处散发传单,恐怕会引发更大骚乱。朝廷谕令严厉禁止此类行为,倘若有匪徒从中煽动蛊惑,意图作乱,按照惩治乱党条例,格杀勿论。朱家宝上奏称,江淮交汇之处是匪党频繁出没的地方,近年来连续遭遇饥荒,盗匪活动更加猖獗,请求援引湖北、四川惩治会匪、土匪的章程,对犯法者以军法处置。四月二十七,将税务司附属的邮政业务划归邮传部管理;免除云南昆明县官府所用田地的定额赋税;赈济山东滕县、峄县的灾害。

五月初一,采纳湖南京官大理寺少卿王世祺等人的建议,停止湖南因修筑铁路而征收的房捐及米盐捐。五月初二,杨文鼎上奏湖南谘议局呈请称,湖南铁路有能力自行办理,不愿意借债,并代为奏报,朝廷严厉斥责了杨文鼎。朝廷抚恤在墨西哥遇害的华侨,发放银两。五月初三,裁撤广西绿营都司、守备以下的官职及马步兵。

五月初四,山东兖州、沂州、曹州三府及济宁州受灾,朝廷发放库银三万两进行赈济。四川谘议局得知铁路国有旨意后,绅民纷纷函电交驰,请求暂缓接收,并请求停止刊印、张贴公告,呈请王人文代为奏报。王人文将此事上奏后,朝廷严厉斥责,并命令迅速刊刻公告,广泛张贴告知民众,同时要切实做好开导解释工作。五月初六,免除珲春贫苦旗丁承领荒地的价银。五月初九,对游学毕业生进士江古怀等人进行廷试,并授予不同官职。五月十六,孙宝琦上奏称皇族宗室不应参与政务,朝廷对其进行斥责。五月十七,那桐重新被起用,仍授予文渊阁大学士。五月二十一,广东因铁路收回一事,民众倡议不使用官府发行的纸币,持纸币去兑换白银,朝廷谕令张鸣岐加以防范。五月二十二,资政院呈上修改后的速记学堂章程。

五月二十三,度支、邮传二部联合上奏川、粤、汉干线铁路收回办法。提议收回广东、四川、湖南、湖北四省铁路公司的股票,由度支部特别发行国家铁路股票进行换发:广东路发六成;湖南、湖北路按本金发还;四川路在宜昌实际用工用料的款项四百余万两,发给国家保利股票,其现存的七百余万两,民众可以选择继续入股,或者用于兴办实业。朝廷诏令端方迅速前往这三个省,会同各省督抚按照此办法执行。丁宝铨因病免职,陈宝琛任山西巡抚。五月二十五,任命于式枚总理礼学馆。五月二十九,内阁呈上内阁属官官制、法制院官制,朝廷下诏颁布。设立内阁承宣厅,制诰、叙官、统计、印铸四局,设置阁丞、厅长、局长等官职;同时设立内阁法制院,任命院使。裁撤宪政编查馆、吏部、中书科、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批本处,将其事务归入内阁;将繙书房改隶翰林院。陆军部上奏选拔各省督练公所军事参议官。五月三十,翰林院进呈检讨章梫所编纂的《康熙政要》。

六月初二,命令资政院会同内阁修订资政院章程;赈济湖南武陵、龙阳、益阳三县的水灾;保定陆军军械局火药库、陆军第二镇演武厅火药库先后发生火灾。六月十五,安徽发生水灾,无为州五里碑、九连等地的圩堤被冲毁。六月十六,任命荣庆为弼德院院长,邹嘉来为副院长;陆润庠被免去禁烟大臣一职,陈宝琛被免去山西巡抚一职,以侍郎候补;伊克坦被免去都察院副都御史一职,以副都统记名;裁撤兼管顺天府府尹一职。

六月十七,任命陆钟琦为山西巡抚。六月十八,赵尔丰上奏称收复巴塘得荣地区,当地百姓请求缴纳粮税,浪庄寺一千多名喇嘛同意还俗;又上奏巴塘临卡石百姓投诚,将其拨归三壩厅管理。六月二十,伊克昭盟紥萨克固山贝子三济密都布旗受灾,朝廷发放库银一万两进行赈济。六月二十一,丹噶尔厅及西宁县匪党聚众作乱,官军将其击溃,首要分子李旺、李统春、李官博俭等人被处死。六月二十六,设立典礼院,设置掌院大学士、副掌院学士、学士、直学士等官职,任命李殿林为典礼院掌院学士,郭曾炘为副掌院学士。

六月二十七,四川绅民罗纶等二千四百余人,认为铁路收归国有后,盛宣怀、端方会同度支部奏定的办法,对待四川民众全用强制手段,有失公平,因此表示不敢遵从,呈请朝廷审查。王人文将此事上奏,朝廷以民众一再上奏请愿为由,严厉斥责了王人文。朝廷增设荷属爪哇岛总领事,以及泗水、苏门答腊正领事。六月二十九,湖南常德府因大雨导致河水泛滥,淹没属县,冲毁房屋田地,朝廷发放库银六万两进行赈济。七月初一,因禁烟事宜与英国公使续订条件,朝廷再次重申严厉禁烟,谕令朝廷内外切实执行。

闰六月初一,任命宝熙担任禁烟大臣。闰六月初二,恩寿因病免职,余诚格被任命为陕西巡抚。闰六月初五,安徽降下大雨,江潮突然上涨,滨江沿河的各个州县遭受洪涝灾害,朝廷发放库银五万两用于赈济。

闰六月十二,余诚格调任湖南巡抚,杨文鼎调任陕西巡抚。闰六月十四,朝廷下诏,本年在永平府调集禁卫军及近畿各镇军队举行大规模军事演练,命令军谘大臣贝勒载涛代表皇帝亲临现场监督军队。闰六月十五,命令贝子溥伦、镇国公载泽会同宗人府编纂拟定皇室大典。闰六月十七,革命党人用炸药弹袭击广东水师提督李准,李准受伤但保住性命。前吉林将军铭安去世。

闰六月十八,任命载振、陆润庠、增祺、陈宝琛、丁振铎、姚锡光、沈云沛、诚勋、清锐、朱祖谋为弼德院顾问大臣,国务大臣奕劻、那桐、徐世昌、梁敦彦、善耆、载泽、唐景崇、荫昌、载洵、绍昌、溥伦、盛宣怀、寿耆以及宗人府宗令世铎、总管内务府大臣奎俊、继禄兼任弼德院顾问大臣。闰六月十九,善耆调任理藩大臣,桂春暂代民政大臣。凤山调任广州将军,寿耆任荆州将军。川路股东会会长颜楷等人呈文弹劾邮传部,赵尔丰将此事上奏,但朝廷没有回复。闰六月二十三,裁撤各省府治的首县,改设地方审判厅。闰六月二十七,内阁请求修订法规。

七月初五,赵尔丰上奏说铁路收归国有后,四川民众仍然存在很多误解,纷纷提出要求。朝廷谕令邮传部、督办铁路大臣清理路股,明确公布处理办法,以消除民众疑虑。七月初七,命令瑞澂、张鸣岐、赵尔丰、余诚格分别在各自辖区内协同办理铁路相关事宜。命令端方前往四川调查铁路事务。

七月初十,因四川人心不稳,容易被煽动蛊惑,朝廷谕令提督田振邦严格约束军队进行弹压,催促端方迅速前往四川,并允许他带领军队。赵尔丰、玉昆率领提督、各司道官员上奏,称四川民众争路情绪激烈,请求将此事交资政院议决,仍归商办。朝廷没有批准,仍责令赵尔丰进行弹压、解散民众。七月十二,江苏各地普降大雨,圩堤决口,庄稼被淹,朝廷发放库银四万两用于赈济。永定河决口。端方进入四川,水陆新旧各路军队听候他调遣。调陆徵祥为出使俄国大臣,刘镜人为出使荷兰大臣。

七月十四,忠瑞免职,桂芳任科布多办事大臣。溥睘免职,萨荫图任科布多参赞大臣。七月十五,四川局势混乱,赵尔丰逮捕了谘议局议长蒲殿俊、副议长罗纶、保路同志会长邓孝可、股东会长颜楷、张澜以及胡嵘、江三乘、叶秉诚、王铭新九人。不久,同志会民众聚众包围总督署,赵尔丰派兵攻击,民众才散去。朝廷赈济浙江杭州、嘉兴、湖州、绍兴四府的灾害。

七月十六,皇帝入学,大学士陆润庠、侍郎陈宝琛负责教授知识,副都统伊克坦教习国语和满文。朝廷赈济湖北水灾。七月十七,广东澄海县堤坝决口,朝廷发放库银四万两进行赈济。四川在京民众因争路问题召开会议,并向资政院递交呈文,请求代为上奏。朝廷下令逮捕代表刘声元并押解回原籍。朝廷谕令学部约束学生不要参与外部事务,同时敕令相关部门禁止民众聚众开会。

七月二十,山东济南及东西路各州县发生水灾,黄河上游民堤再次决口,朝廷发放库银五万两进行赈济。朝廷赈济福建水灾。七月二十一,命令前两广总督岑春煊前往四川,会同赵尔丰办理剿抚事宜。七月二十二,监国摄政王检阅禁卫军。七月二十六,因四川民众骚乱,朝廷谕令赵尔丰督促各路军队迅速驱散民众,同时区分好坏进行剿抚,对被胁迫参与的民众予以赦免。七月二十七,波密野番归降。

八月初一,总税务司赫德去世,朝廷追晋他为太子太保衔。准许在伊犁为已故成都将军、前伊犁将军马亮建立祠堂。八月初七,庆亲王奕劻再次请求辞去内阁总理大臣及管理外务部的职务,朝廷没有批准。八月初九,裁撤直隶督标、提标,以及通永、天津、正定、大名、宣化各镇标官员、马步守兵,提督职位依旧保留。

八月十一,江南提督刘光才因病免职,调张勋接替,任命张怀芝为甘肃提督。八月十二,确定国乐。八月十五,设立盐政院,设置大臣以下各级官职,废除盐务处。命令载泽兼任盐政大臣。八月十八,端方、瑞澂上奏,湖北境内粤汉、川汉铁路改归国有,取消商办公司,并议定接收路股办法,朝廷下诏嘉奖,并以深明大义褒奖当地士绅。

八月十九,革命党在武昌谋划起义,事情败露后,三十二人被捕,刘汝夔等三人被处死。瑞澂将此事上奏,朝廷下诏嘉奖他在萌芽状态消除祸患、迅速平定动乱,命令他对擒获的人员严加审讯,并缉拿逃亡者。八月二十,武昌新军发动兵变,归附革命党,总督瑞澂弃城逃走,武昌沦陷。朝廷下诏革除瑞澂职务,但仍命他暂代总督事务,戴罪立功。命令陆军大臣荫昌率军前往讨伐,湖北军队及援军全部听从他节制,萨镇冰率领兵舰、程允和率领水师一同前往支援。

八月二十一,张彪因军队与匪患勾结引发变故,弃营逃跑,朝廷革除他湖北提督职务,仍责令他继续剿匪。停止永平府的大规模军事演练。解除山西、河南的运粮禁令。武昌军民拥立陆军第二十一混成协统领官黎元洪为都督,成立军政府。此后,各省纷纷拥兵占据地盘宣布独立,推举的首领都称为都督。革命军夺取汉阳,袭击兵工厂、铁厂,占据汉口。

八月二十二,起用袁世凯为湖广总督,岑春煊为四川总督,二人都负责督办剿抚事宜。命令贝勒载涛督率禁卫各军守卫京城附近地区。八月二十三,王人文被免职,再次任命赵尔丰为川滇边务大臣。停止奉天本年的进贡。八月二十四,岑春煊推辞四川总督一职,朝廷没有批准。催促梁敦彦来京任职。京城开设粮仓平价售粮,以保障民众粮食供应。

八月二十七,朝廷下诏长江水陆各路军队都听从袁世凯节制。谕令川、楚两地用兵,要体谅被胁迫参与的民众,主动前来归降的,既往不咎;愿意随军效力,能够擒获或献出匪党的,给予优厚奖赏。缴获的逆党名册应当销毁,不要牵连无辜。对两省受灾地区进行抚恤。停止裁撤各省绿营、巡防队。寿耆被免职,任命连魁为荆州将军。

八月二十八,皇太后下懿旨,发放库银二十万两赈济湖北遭受战乱的难民。福建龙溪、南靖两县河水泛滥,堤坝决口,朝廷发放库银二万两进行赈济。因湖北战事吃紧,朝廷谕令山东、山西两省购买、运输米麦支援军队。八月二十九,命令副都统王士珍协助办理湖北军务。

九月初一,发生日食。资政院第二次开会,皇帝下诏勉励议员。湖南新军发动兵变,巡抚余诚格逃到兵舰上,巡防营统领、前广西右江镇总兵黄忠浩战死。

九月初二,陕西新军发生兵变,代理巡抚、布政使钱能训自杀未遂,随后逃往潼关,西安将军文瑞、副都统承燕、克蒙额都在此次事变中死去。九月初三,皇太后下懿旨,拿出内库银二十四万两赈济直隶、吉林、江苏、安徽、山东、浙江、湖南、广东等省的饥民,并成立慈善救济会。九月初四,张荫棠被免职,施肇基被任命为出使意大利、墨西哥、秘鲁三国大臣。革命党人用炸药弹炸死广州将军凤山。

九月初五,皇太后向慈善救济会捐赠钱财。资政院弹劾邮传大臣盛宣怀侵权违法、欺君罔上,推行错误政策,引发祸乱,是误国的首要罪人,朝廷下诏革除盛宣怀的职务。端方上奏说,经访查四川动乱的起因,确实是由于官民冲突造成的,请求释放谘议局议长蒲殿俊以及邓孝可等九人,湖北拘留的法部主事萧湘也免于追究责任,朝廷批准了这一请求。任命唐绍仪为邮传大臣。任命陈邦瑞为江、皖赈务大臣。

九月初六,皇太后拿出内库银一百万两支援湖北的军事行动。召回荫昌,授予袁世凯钦差大臣,负责督办湖北的剿抚事宜,节制各路军队。任命军谘使冯国璋统领第一军,江北提督段祺瑞统领第二军,二人都受袁世凯节制。任命春禄为广州将军。对遇害的广州将军凤山进行追赠抚恤。冯国璋与革命军在滠口交战,通过水陆夹击的方式,夺回了汉口。

九月初八,因为瑞澂失守武昌,逃到兵舰上,又偷偷逃出省城,贪生怕死、丧失廉耻,朝廷下诏将其逮捕回京,交法部治罪。九月初九,皇帝下诏罪己。命令溥伦、载泽编纂宪法条文,迅速上奏。资政院总裁、大学士世续因病免职,李家驹接替他担任总裁,达寿为副总裁。桂春回到仓场侍郎的任上,赵秉钧暂代民政大臣。革除湖南巡抚余诚格的职务,但仍让他暂时管理湖南巡抚事务。

山西新军发生兵变,巡抚陆钟琦战死。云南新军发生兵变,总督李经羲逃走,布政使世增以及统制官钟麟同、兵备处候补道王振畿、辎重营管带范钟岳都在事变中死去。命令汤寿潜总办浙江团练。解除党禁,戊戌政变中获罪的人,以及先后因政治革命嫌疑被定罪的人,和此次被胁迫后自行归降的人,都予以赦免。资政院提出内阁应当承担责任,请求废除现行章程,实行完全的内阁制度,并且不用亲贵担任内阁职务。朝廷下诏表示认可。顺天府平价出售粮食。

九月初十,江西新军发生兵变,巡抚冯汝骙逃到九江,服毒自杀。安徽新军进攻省城,被击退。九月十一,授予袁世凯内阁总理大臣,命令他组织完全内阁。庆亲王奕劻被免去内阁总理大臣职务,任命为弼德院院长。那桐、徐世昌被免去内阁协理大臣职务,和荣庆一起担任弼德院顾问大臣。免去善耆、邹嘉来、载泽、唐景崇、荫昌、载洵、绍昌、溥伦、唐绍仪、寿耆的国务大臣职务,并解除他们在各部的职务。载涛被免去军谘大臣职务,荫昌接替他担任军谘大臣。起用魏光焘为湖广总督,命令他迅速前往湖北。陆海各军及长江水师仍然听从袁世凯的节制调遣。

九月十二,召袁世凯来京。命令王士珍暂代湖广总督。采纳张绍曾的建议,改命资政院制定宪法。九月十三,资政院上奏采用君主立宪主义,呈上重大信条十九条。拿出内库银十万两赈济四川遭受战乱的难民。

九月十四,皇帝下诏让统兵大员将朝廷与民众重新开始、不忍心再动用武力的意思告知民众。谕令统兵大员申明纪律,禁止扰民。任命第六镇统制吴禄贞暂代山西巡抚。袁世凯推辞内阁总理大臣一职,皇帝下诏温言勉励他。对殉难的山西巡抚陆钟琦进行追赠抚恤。贵州宣布独立,推举了都督,巡抚沈瑜庆逃走。革命军占领上海。袁世凯命令前线各军停止进军。不久派遣知府刘承恩、正参领蔡廷幹前往黎元洪处劝说停止战斗,但没有取得成效,只好返回。

九月十五,朝廷下诏允许革命党人依法组建政党。资政院上奏说汉口之战中,官军惨杀百姓,请求下令停战。朝廷谕令袁世凯查办相关军官的罪行,商民的损失由国家进行赔偿。吴禄贞上奏说,派遣人员到敌军中进行劝告,下令停止攻击,自己还亲自前往娘子关抚慰革命军,朝廷下诏嘉奖他。裁撤广东交涉使司。江苏巡抚程德全在苏州归附革命军,自称都督。浙江新军发生兵变,巡抚增韫被逮捕,不久被释放。

九月十六,授予第二十镇统制张绍曾侍郎衔,让他去宣抚长江地区。张绍曾称病不去。任命张勋为会办南洋军务大臣。赵尔丰被免职,命令端方暂代四川总督。催促袁世凯入京。从狱中释放政治嫌疑犯汪兆铭、黄复生、罗世勋。

九月十七,广西巡抚沈秉堃自称都督。内阁铨叙局发生火灾。九月十八,江宁新军统制徐绍桢率领军队发动兵变,将军铁良、总督张人骏、提督张勋进行抵抗防守。镇江被攻陷,京口副都统载穆战死。安徽新军发生兵变,推举巡抚朱家宝为都督。

九月十九,朝廷下诏特别任命袁世凯为内阁总理大臣。因为听从了资政院的奏请,按照宪法信条进行公举,所以有了这一任命。吕海寰请求依照红十字会法,推广慈善救济会,朝廷批准了这一请求。广东宣布独立,推举了都督,总督张鸣岐逃走。福建新军发生兵变,将军朴寿、总督松寿战死。

九月二十,皇太后下懿旨免去继禄的职务,起用世续再次担任总管内务府大臣。召锡良入京觐见。因为朝廷对满、汉军民原本就没有歧视,所以命令统兵大员将这一情况告知民众。

九月二十一,山东巡抚孙宝琦宣告独立。顺天府上奏在京师成立临时慈善普济赤十字总会。免去贝勒毓朗的军谘大臣职务,徐世昌接替他担任军谘大臣。

九月二十二,对江宁战斗中防守和作战的将士进行赏赐抚恤。任命吕海寰为中国红十字会会长,同时兼管慈善救济会事务。东三省谘议局及新军要求独立,总督赵尔巽没有同意,搁置了这一议案,仍然让下属去劝解。

九月二十三,命令近畿各镇及各路军队,以及姜桂题所部都听从袁世凯的节制。九月二十四,分别派遣被兵祸的各省宣慰使,征求国民的意见。命令各省督抚推举足以作为代表的人来京参与会议。赵尔巽因为四川的事情引咎请求辞职,朝廷下诏不批准。吴禄贞带兵到石家庄,被他的下属杀害。御史温肃弹劾吴禄贞包藏祸心,反叛的迹象明显。朝廷下诏让陈夔龙进行调查。王士珍因病免职,命令段芝贵代理湖广总督。永定河决口合拢。袁世凯来到京城。

九月二十五,任命张锡銮为山西巡抚。溥颋被免职,任命锡良为热河都统。九月二十六,袁世凯推举国务大臣。朝廷下诏任命梁敦彦为外务大臣,赵秉钧为民政大臣,严修为度支大臣,唐景崇为学务大臣,王士珍为陆军大臣,萨镇冰为海军大臣,沈家本为司法大臣,张謇为农工商大臣,杨士琦为邮传大臣,达寿为理藩大臣,并且都设置副大臣辅佐他们。任命于式枚、宝熙为修律大臣。绍昌、林绍年、陈邦瑞、王垿、吴郁生、恩顺都担任弼德院顾问大臣。

九月二十七,任命段祺瑞暂代湖广总督。起用升允暂代陕西巡抚,督办军务。九月二十八,浙江巡抚增韫因擅自离职被革职。九月二十九,因为督攻秣陵关的余党时,将士们奋勇作战,赏赐张勋二等轻车都尉世职。九月三十,资政院呈上改订后的院章,朝廷颁布实施。

冬十月初一,内阁上奏因立宪存在一些抵触事项,决定停止皇帝召见臣下奏事,对弼德院、军谘府的奏事也加以限制,并废除各衙门值日的旧章程。重新任命世续为文渊阁大学士。

十月初三,伍廷芳、张謇、唐文治、温宗尧劝说摄政王,请求支持共和政体。十月初五,将宪法信条十九事在太庙宣誓,由摄政王代行祭祀之事。任命劳乃宣为大学堂总监督。溥良被免职,命令直隶宣化镇总兵黄懋澄兼任代理察哈尔都统。

十月初六,命令甘肃提督张怀芝协助办理直隶防务。四川成都宣布独立,推举了都督。十月初七,督办铁路大臣、候补侍郎、代理四川总督端方率兵进入四川,驻扎资州时,被部下杀害,他的弟弟端锦一同遇害。朝廷为表彰收复汉阳的功劳,封冯国璋为二等男爵。命令科尔沁亲王阿穆尔灵圭前往奉天,会同赵尔巽筹划蒙古相关事宜。叛军进攻金陵,副将王有宏战死。

十月初九,孙宝琦取消山东独立,并上书弹劾自己,请求治罪。朝廷下诏赦免了他,还褒奖了山东不附和独立的官商。朝廷拨发钱款犒赏张勋的军队。赏赐梁鼎芬三品京堂,命他会同李准收复广东。

十月十一,革命军攻陷江宁,将军铁良、总督张人骏逃往上海,张勋率领剩余军队退守徐州。袁世凯与民军签订暂时停战条款,停战三天。此后又多次延长停战期限,直到国体确定之日才结束。命令徐世昌担任专司训练禁卫军大臣。

十月十二,宝棻被免职,齐耀琳任河南巡抚。命令寿勋会同袁世凯、徐世昌筹办军务。十月十三,哲布尊丹巴胡图克图自立,驱逐库伦办事大臣三多。朝廷下诏革除三多职务。

十月十四,对殉难的江西巡抚冯汝骙进行追赠抚恤。十月十五,监国摄政王载沣向皇太后上奏,缴回监国摄政王印章,退居藩王府邸。皇太后下懿旨,晋封世续、徐世昌为太保,命他们护卫皇帝。谕令段祺瑞剿灭当阳、天门等地的土匪。

十月十六,下诏授予袁世凯全权大臣,委派代表前往南方商讨国家大局。任命冯国璋为察哈尔都统。资政院请求改用阳历,并允许臣民自由剪发,朝廷下诏批准施行。

十月十七,将训练禁卫军大臣改为总统官,任命冯国璋担任此职。任命良弼为军谘府军谘使。对殉难的闽浙总督松寿进行追赠抚恤。

十月二十一,开放黑龙江省太平山察汉敖拉煤矿。十月二十二,革命军抵达荆州,代理左翼副都统恒龄战死。十月二十三,内阁奏请发行爱国公债票。十月二十六,孙宝琦被免职,胡建枢任山东巡抚。

十一月初一,袁世凯请求废除臣工封奏的旧制度。十一月初二,命令前代理湖北提法使施纪云、前光禄寺少卿陈钟信办理四川团练。

十一月初三,成都尹昌衡、罗纶率领同志军进入总督衙门,劫持前代理四川总督、川滇边务大臣赵尔丰,赵尔丰宁死不屈,最终遇害。十一月初五,对在广东潮州镇总兵任上殉职的赵国贤进行追赠抚恤。

十一月初九,皇太后下令召集临时国会,将共和立宪国体交由公众表决。起初,袁世凯派遣唐绍仪南下,与民军代表伍廷芳商讨国家大局,以上海为议和地点。经过多次会议,伍廷芳坚持废除帝制、建立共和国,唐绍仪无法说服对方,于是奏请朝廷裁决。袁世凯奏请召集王公大臣召开御前会议,最终采纳了这一建议。至此,决定在上海召开国民会议,以解决国体问题。

十一月十一,各省十七名代表在上海召开选举临时大总统会议,选举产生临时大总统,在南京建立政府,定国号为中华民国。十一月十六,劝说亲贵王公等捐输钱财以充实军饷。大理院正卿定成被免职,刘若曾接替他的职位。

十一月十七,杨士琦被免职,命令梁士诒代理邮传大臣。十一月十九,对代理四川总督、督办粤汉川汉铁路大臣、候补侍郎端方及其弟弟知府端锦进行追赠抚恤。裁撤盐政院。滦州发生兵变,后被平定。伊犁新军协统领官杨缵绪发动兵变,将军志锐遇害。

十一月二十五,向哲布尊丹巴胡图克图发布告谕,并赏赐先朝珍贵物品。十一月二十八,对殉难的代理荆州左翼副都统恒龄进行追赠抚恤。十一月二十九,袁世凯遇炸弹袭击,未被炸中。

十一月三十,命令张怀芝兼任协助办理山东防务大臣。十二月初一,命令相关部门保护外国人的生命财产安全。命令舒清阿协助办理湖北防务。任命乌珍为步军统领,京师宣布戒严。

十二月初一,赏赐张怀芝巡抚衔。十二月十六,再次给予前山西巡抚陆钟琦二等轻车都尉世袭职位,追赠在同一事件中遇害的其子翰林院侍讲陆光熙三品京堂,给予优厚抚恤并赐谥号,同时表彰抚恤陆钟琦的妻子唐氏。

十二月十八,张人骏被免职,命令张勋代理两江总督。胡建枢被免职,命令张广建代理山东巡抚,吴鼎元协助办理山东防务。十二月二十,对殉难的伊犁将军志锐进行追赠抚恤。

十二月二十二,皇太后下懿旨,鉴于袁世凯公忠体国,封他为一等侯爵。命令额勒浑代理伊犁将军,文琦办理塔尔巴哈台参赞大臣事务。李家驹被免职,任命许鼎霖为资政院总裁。革命党人用炸药弹袭击良弼,使其腿部受伤,两日后良弼去世。

十二月二十三,袁世凯推辞侯爵,经再三坚决辞让后才接受。十二月二十四,因收复潼关,朝廷拨发一万两白银犒赏军队。十二月二十五,为表彰在汉阳之战中的功绩,恢复张彪的提督职务。

十二月二十六,任命张怀芝为安徽巡抚。对在福州将军任上殉职的朴寿进行追赠抚恤。十二月二十八,命令张锡銮前往奉天协助办理防务,李盛铎代理山西巡抚,卢永祥协助办理山西军务。对遇害的军谘府军谘使良弼进行追赠抚恤。

十二月二十九,任命王赓为军谘府军谘使。十二月三十,皇太后下懿旨,授予袁世凯全权,让他与民军商议具体条件并上奏。当时岑春煊、袁树勋、陆徵祥、段祺瑞等人请求迅速确定共和国体,以免百姓遭受更多苦难,因此不等国会召集,便决定让渡政权,于是有了这一命令。

同日,命令昆源协助办理热河防务。次日,命令宋小濂代理黑龙江巡抚。之后,徐世昌被免去军谘大臣职务,对在云南殉难的甘肃布政使世增进行追赠抚恤。锡良被免职,命令昆源代理热河都统。朝廷免除江南徐州府未缴纳完的丁漕银粮。

不久,袁世凯上奏与南方代表伍廷芳商议的结果,表示赞成共和,并呈进皇室优待条件八条、皇族待遇条件四条、满蒙回藏待遇条件七条,共十九条。皇太后命令袁世凯以全权组建临时共和政府,与民军商议统一办法。袁世凯于是秉承皇太后懿旨,向中外宣布:“此前因为民军起义,各省纷纷响应,全国局势动荡,百姓生活困苦。特地命令袁世凯派遣人员与民军代表商讨国家大局,商议召开国会、决定国体。两个月以来,仍没有合适的解决办法。南北隔绝,双方僵持不下。商人无法正常经商,士兵在野外风餐露宿。国体一天不决定,百姓的生活就一天不得安宁。如今全国人民的心意,大多倾向于共和。南方各省率先倡导义举,北方将领也随后表示支持。人心所向之处,便是天命所在。我又怎忍心因为一姓的尊荣,违背广大百姓的好恶呢?因此对外观察天下大势,对内审度民情舆论,特地率领皇帝将统治权交还给全国,确定为立宪共和国体。这样既可以抚慰国内厌恶战乱、渴望太平的民心,也与古代圣贤天下为公的道义相契合。袁世凯此前经资政院选举为总理大臣,在这新旧交替的关键时刻,应当承担起南北统一的重任。即由袁世凯以全权组织临时共和政府,与民军协商统一的办法。希望最终能够让百姓安居乐业,天下太平,使满、蒙、汉、回、藏五族的全部领土合为一个大中华民国。我与皇帝也能够退居安逸之所,悠闲度日,受到国民的优待礼遇,亲眼见到天下大治的实现,这难道不是一件美事吗!”

又宣布:“古代统治天下的君主,重在保全百姓的生命,不忍心为了供养自己而伤害百姓。如今确定新的国体,无非是想要先平息大乱,期望国家安定。如果违背大多数百姓的意愿,重新引发无尽的战祸,那么大局将会彻底决裂,杀戮不断,必然会酿成种族之间的惨痛悲剧。甚至会导致宗庙震惊,百姓遭受荼毒,后续的灾祸更是难以言说。两害相比较,选择危害较小的一方。这正是朝廷审时度势、体恤百姓的苦心。凡是京城内外的臣民,务必领会这一意图,为大局全面考虑利害关系,不要心存虚妄偏激的意气,发表空洞激进的言论,致使国家和百姓都受到伤害。命令民政部、步军统领、姜桂题、冯国璋等人严密防范,切实开导民众,使大家都明白朝廷顺应天命、顺从民意、大公无私的心意。至于国家设立官职,是为了百姓。朝廷内设有内阁、府、部、院,地方上建有总督、巡抚、司、道等机构,这些都是为了保障百姓的利益,并非为了一家一姓而设立。京城内外大小官员,都应当感念时局艰难,谨慎履行职守。现在责成各部门长官恳切劝诫下属,不要荒废官职,以符合我向来爱护百姓的心意。”

还宣布:“此前因为大局危急,百姓困苦,特地命令内阁与民军商议优待皇室的各项条件,期望能够和平解决问题。如今据内阁奏报,民军所提出的优待条件,对于宗庙陵寝永远奉祀、先皇陵寝按旧制妥善修缮等内容,都已经全部答应。皇帝只是卸下政权,尊号仍然保留。并且议定了优待皇室八条、待遇皇族四条、待遇满蒙回藏七条。看了奏报,觉得这些条件考虑得较为周全。特此向皇族以及满、蒙、回、藏各族人民宣布,此后务必消除隔阂,共同维护社会安定,重新见证世界的太平,一同享受共和带来的幸福,我对此抱有深切的期望。”至此,皇帝退位。

论曰:皇帝幼年即位,由监国摄政王处理政务,军国大事都由他处置,重要事务则禀报太后决定。重大变故发生后,迅速交出政权,以天下为公,朝廷永存优待条件,开创了千古未有的奇特局面。退位后依然保留尊位,典章制度犹如新立。然而对于这段历史如何评判定论,修史的人常常感到为难。但孔子编写《春秋》,该记录的就记录,该删去的就删去。对于亲身经历时代的事情,记载比听闻的更为详细,一个朝代的典章故事,又怎么能够缺失呢?这些历史或许也会被天下后世之人共同借鉴吧。

最新网址:m.biquw.cc
本章换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