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章 是要火的前奏
第60章 是要火的前奏
10.29日早上十点。东京某黑网吧内。
陆沉与安风并排坐着,俱是认真的盯着屏幕。
不过陆沉是在查看网上关于《心迷宫》的评价,安风则是看起了陆沉给她找的《推理之绊》。
《心迷宫》在今天下午三点钟加映一场,影展里每部电影的播放时间及场次也是有区别的。
就以本次影展为例,主竞赛单元影片平均播放场次是两场,含15部参赛影片,如中国电影《天上的恋人》、《蓝色大门》、《心迷宫》。此类电影一般为首映日 次日观众场,部分热门影片根据投票加映。
影展分为主会场与分会场。
主会场位于六本木TOHO影院,优先排映主竞赛单元及好莱坞展映影片。
分会场位于涩谷文化村,承担亚洲单元及小众影片放映。
主会场单场容纳1200人,分会场不足300座,导致热门影片抢票激烈。(前面容纳人数上有错误,已修正。)
开幕片《少数派报告》首映后不再重映。闭幕片《最后的断剑》仅在11月4日压轴放映。
此外,媒体报道也是铺天盖地。
日本本土媒体读卖新闻报道主竞赛单元评委团构成、强调电影节对亚洲独立电影的扶持。
日本专业影评期刊电影旬报对《木槿花旅馆》的“物哀美学”展开技术分析,批判其过于迎合国际电影节口味。
Variety提及影片《折翼》以“战争背景下的人性撕裂”主题突围,评其为“2002年最具政治锐度的电影”。
银幕统计数据显示:主竞赛单元15部影片中,欧美投资占比58%,质疑“亚洲主场”的纯粹性。
新浪戏称:“中国电影在东京的胜利仅停留在摄影机后——邵丹的镜头比剧情更会说故事。”
老谋子《英雄》虽未参展,但其在日票房大卖,引发日媒追问:“为何商业大片缺席电影节?”
贾章柯《任逍遥》未通过审查,但盗版DVD在日本影迷圈流传,被《朝日新闻》称为“墙内开花墙外香的地下经典”。
《折翼》导演受访时暗示:“组委会曾要求删减巴以冲突的敏感镜头,但被我们拒绝。”
此言论未出现在任何公开报道中,仅通过柏林影展口述流传。
2002年的东京电影节如同一面棱镜,推动《心迷宫》、《天上的恋人》等亚洲影片走向国际。却又被诟病为“西方视角的亚洲苦难展销会”,
哪怕《心迷宫》将主线放在人性的探索上也没用,仅在电影里出现的是农村场景,仍旧被部分顽固媒体打上“落后的国家场景”等标签。
好在多数媒体聚焦影片对中国乡村底层矛盾,如矿难黑幕、权力腐败的揭露类比为“东方国家版《偷自行车的人》”的现实主义力量。
《心迷宫》用“荒诞现实主义解构社会痼疾”的叙事特点,正中本届东京电影节评委会对亚洲作者电影的推崇。
所有关于《心迷宫》的报道中,多为对于内容的肯定以及小成本但却精致的内容感叹。
影评人称赞多线叙事中角色村长、白虎、丽琴在困境中的道德挣扎,体现“东方宿命感与人性幽微的深刻交融”。
专业影评强调手搓灯阵的低成本光影艺术和矿洞长镜头,称其“用粗粝质感构建压迫性乡土寓言”。
在电影的表演与角色塑造中,安风因“从生涩到成熟的情绪递进”获得肯定,法文独白段落被赞为“超越年龄的表演层次”。
群戏表现中姜闻、段奕虹等被誉“教科书级群像演技”。
《电影手册》:“新人导演陆沉以《心迷宫》叩响中国地下电影的灵魂——矿洞中的阴暗交织与祠堂梁上的阴影,构成一幅权力与蝼蚁的末日图景。其勇气堪比早期贾章柯,而叙事手法令人想起《罗生门》。”
《视与听》:“安风饰演的丽琴是东京影展最意外突破:她在窑洞逃亡中的战栗与法文独白时的沉寂,诠释了底层女性被碾碎前的诗意。导演用环境压迫弥补青涩的手法堪称天才。”
《映画艺术》:“姜闻再次证明他是中国最顽固的作者:吞纽扣的黑色幽默,让影片成为一把插向体制暗箱的匕首。”
导演中江裕司公开发声:“《心迷宫》用本土魔幻底色撕裂了‘和谐乡村’的假面,为亚洲新现实主义的边缘呐喊提供了样本。”
随手关掉网页,又把陆沉搓搓下巴。
目前看来《心迷宫》的评价还是很正面的,不仅仅是因为剧情紧凑且手法新颖,姜闻的运作也是很重要的原因。
媒体已经花出去,加上预计花费大约八万块。
在东京本土造势,包含海报投放、广告、举办媒体放映会这些花掉了七万。
宴会交流会之类的杂七杂八也花了六万。
光是这些已经是二十一万了出去了,就这还是姜闻出马的情况下,平常人来运作只会事倍功半,大概率花了钱也没那么好的效果。
所以玩电影的不一定必须是有钱人,但是没钱真的不行。
拍拍旁边戴着耳机在那看动画片的安风道:“走啦,下午还有放映呢,咱俩玩消失老姜头能给我踹死。”
“哦哦,这个好好看啊陆沉。”
闻言安风摘下耳机,临走前还不忘指着屏幕依依不舍。
“卖完片子我买台电脑,到时候你好好看,小傻子。”
“我不傻!我机智的一批!所以你买完电脑真的给我玩吗?”
“是电脑给你玩,小傻子。”
“沉狗你给我死!”
现在电脑还不普及,手机也就拿来聊聊QQ,平常安风哪能看那么久的电脑。
俩人拉拉扯扯的走出位于二楼的黑网吧,从小楼梯回到大街。
毕竟俩人都没成年,找了好几家才成功上网,陆沉还很恶趣味的登记了姜闻的名字,就是不知道会不会被某家小报给报道出去。
如果是港媒的话,标题一定是“劲爆!知名导演姜闻于日本暗巷激战3小时!”
接下来就是重复第一次展映的流程,不过媒体多了一些,对于陆沉与安风的提问也多了一些。
已经有娱乐新闻给安风贴上了独立电影美女之类的标签了。毕竟报道美女销量都会高一点儿,而标题自然也是需要噱头的。
陆沉准备花点钱给安风营销一波,到时候借着名气和大胡子接触下,如果能在影展拿个奖项就更好办了。刚好天龙剧组换角,已经在准备试镜了。
陆沉也托姜闻探探消息,姜闻让他先别急,面试还要一段时间,张继中正借着剧组停摆的事情继续炒热度呢。
最近一次公开发声就是昨天,召开了一个记者会,表示这次重新选角秉承着公开公正的原则,一定选出一位既契合角色又演技出色的。
陆沉还好奇的问过姜闻换角的真实原因,姜闻说除了女主角那点儿私事儿之外,她才开拍就在剧组迟到早退,惹得张继中心生不满,刚好借此换掉她。
陆沉表示换的好啊,不换人自己哪里有机会啊。而且目前电影风评不错,先看看影展里安风能不能拿奖,反正剩不了几天了。
自己得抓紧时间找找原著,再配着自己曾经的印象给安风抓紧补补课,到时候要是真公平公正那最好,安风这张脸就是最大的筹码。
如果不公平公正,自己就砸钱,照着片酬砸。毕竟付给演员的片酬是剧组的,和这笔无风险进导演兜里的钱那是两码事。
就像你不会关心隔壁楼上今年过得好不好一样,在不会明显影响内容质量的情况下,导演如果需要表示表示,那陆沉就砸钱。
当然,大胡子公平公正的话那就最好了,反正到时随机应变就是了。
塞人进面试还是简单的,姜闻张继中两人虽没合作过,但还是算熟悉的,毕竟都在一个圈子里。
陆沉表示针不戳啊,毕竟如果特权是别人在使用那自己一定是要谴责的,毕竟站在了道德的至高点上。
但是特权要是换成自己在使用,那陆沉就要表示认可了。
毕竟陆沉的底线和娱乐这个圈的底线一样灵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