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章
第65章
..........
..........
第二天一早,天刚亮,吴有良就从床上爬了起来。
稍微的洗漱过后,简单的烧了一壶开水,然后泡了两包方便面,快速的填饱了肚子。
接着,就径直去了老队长那里,拿上老队长给开具的介绍信,骑着自行车,就往县城方向赶去。
一路上,也没丝毫的停留。
等到达县城郊外的时候,也才早上的六七点钟的样子。
之后,又很快就来到了县城的南边。
..........
..........
城南,黑市外。
吴有良看着来来往往的人群,短暂的停留了一会儿。
上次来的时候,有点儿晚了。
大概是上午九、十点钟。
那会儿,整个交易市场都差不多已经散场了,只留下那么几个摊贩,守着剩下的那点东西。
现在,则是不同了。
吴有良天刚亮就出发,一路上使劲儿的蹬着自行车,到这里也才早上的六七点钟,这时候,正是交易最繁忙的时间。
可以看到,巷口处,人流如织。
其中,大多数都衣着朴素,这些看似是来买东西的人们,都挎着一个小篮子,依次的进了巷子。
同时,也有买完了东西的人,从巷子里出来,往外走去。
这来来往往的,构成了一幅车水马龙般的景象。
稍稍的观望了一番后,吴有良也随大流,推着自行车,进了巷子里。
刚进去,就发现,巷子的两边,是一排排的大小摊贩,贩卖的东西五花八门的,有最常见的蔬菜,也有家养的鸡鸭鹅,也有卖粮食的,卖面粉的,卖糖的,也有人在卖着刚刚宰杀好的猪肉。
甚至,吴有良还见有人在卖狗皮膏药之类的大小玩意儿。
总之,别看这条巷子不大,但麻雀虽小,五脏俱全,卖什么的都有。
看得出来,摊贩们很少大声喧哗,也没人像个大喇叭一样的高喊着吆喝,一切都显得很有规则。
摊贩们遇到有买东西的人上前,就告知价格,当然,也可以讨价还价,谈得拢就成交,要是价钱不合适,那也没人强买强卖,遵循自愿原则。
整个市场,繁忙热闹且井然有序的。
..........
..........
吴有良慢慢的走着,通过倾听摊贩和买家之间的谈话,了解一下大概的物价,偶尔也会出声询问一下价格。
这里的蔬菜相当的便宜,一斤顶多也就几分钱,不会太贵,毕竟,又不是大棚种的,能贵到哪里去呢。
猪肉什么的,倒是贵一些,比正规肉铺的价格,要高上那么两三毛钱,主要是,这些肉不要票,所以,即使是比正规肉铺的价钱贵一些,也有很多人愿意买上一点肉回去,让家里人开开荤。
因此,猪肉摊子前,围满了人,搞得吴有良挤都挤不进去,只能在外面观望。
凭借着身高优势,吴有良脑袋一扭,朝着猪肉案板上看了一会儿,看着新鲜的猪肉,吴有良有些渴望,好久没吃肉了。
可是,再摸了摸自己的口袋,囊中羞涩,最后,只好转身走开。
..........
..........
“大婶,你这鸡怎么卖的?按只卖还是按斤卖?”吴有良看着鸡笼里颜色鲜艳的五彩大公鸡,问了一下价格。
“按斤卖的,一块二钱一斤,你看,我这大公鸡,都是养了三四年的,鸡肉紧实的很,买回去炖汤也好,炒着吃也好,都很有营养的。”大婶热情的说道。
“后生,要不要来一只?”
“呃,不了。”吴有良连忙摇摇头,然后推着车子走了。
见吴有良走了,卖鸡的大婶也没怎么失望,很正常,不是每一个问价的,都会买,所以,等吴有良走后,大婶接着又热情的招呼起了下一个买家。
“大叔,你这小鸡苗怎么卖?”
“同志,你这石菖蒲怎么卖的?”
“大婶.....”
..........
..........
吴有良一路走,一路看着,有时也会问一下价格。
“咦,这里还有卖古董的?”
吴有良在一个摊贩前面停留了一下,仔细一看,一张半米来高的长方桌子,上面放着一些瓶瓶罐罐的。
好奇之下,吴有良不由得靠近了一些。
摊主是一个四十来岁的男人,长着一张獐子脸,头小眼睛大,看着就有点儿贼眉鼠眼的,穿着一身老式的长袖大褂。
“瞅着就不像是好人呐....”吴有良心里默默念叨着,以貌取人,固然不对,但人都是视觉动物,第一眼看过去,感觉就有些糟糕。
“哟,大兄弟,你瞧瞧。”
摊主原本靠在墙上、双手并拢缩在袖子里,用一双眼睛打量着路过的人,这时,眼看自己无人问津的摊子来了个感兴趣的客人,就立马精神了起来。
“嗯。”吴有良语气平淡的应了一声。
大致的瞄了几眼,两个瓶子,几个盘子,看着很炫丽光彩,其他的几个罐子,则是有些灰扑扑的。
吴有良不是古董文物爱好者,也不懂古董鉴定,更加不晓得这些是真货还是造假的,而且,他也不打算买,毕竟,古董这玩意儿,不能吃不能喝的,买回家都嫌没地方放呢。
之所以过来瞧一瞧,也是穿越前,受了很多小说的影响,据说七八十年代古董遍地,十分便宜,并且假货少,真货多,而且价格也很低廉。
后来创立了第一家私立博物馆的马嘟嘟,就是在八十年代的时候,收了不少好东西。
因此,吴有良的好奇心作祟,看到有卖古董的,就忍不住过来看一眼。
“大兄弟,要仔细看看吗?可以上手的。”
见吴有良只是瞄了几眼,摊主有点儿急了。
“都怎么卖的?”吴有良十分随意的问道,就好像问一下路边的这捆菜多少钱一样。
“这件是乾隆年间的粉彩瓷,八十八元,这件是.....”
摊主也不管吴有良态度敷衍还是怎么的,都给详细的介绍了一番,什么朝代的,什么价钱,这些都说的头头是道的。
桌子上一共就十来件古董,两个大瓶子,五个盘子,还有一些是陶罐子,不怎么起眼。
陶瓷瓶和几个盘子倒是看着很光鲜亮丽,只是,太过绚丽了一些,瞧着有点儿照人的样子。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