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章 一触即发
第42章 一触即发
独立旅旅部,原鬼子宪兵队的地下审讯室,刺鼻的血腥味混合着皮肉烧焦的味道弥漫在冰冷的空气中。
两间刑房内,中村和南云晴子分别被反绑在沉重的铁椅上,一条条皮肉翻卷着的鞭痕和烙铁烫伤的痕迹,诉说着审讯的酷烈。
可面对审讯,这个两个鬼子特高课的间谍,除了断断续续的呻吟和愤怒的低吼外,紧闭了的嘴巴,像两块又臭又硬的石头,没有透露出哪怕一点有用的信息。
屠夫出身,负责审讯的陈二牛抹了一把溅到脸上的血迹,有些气馁地看向旁边观刑的警卫连长张锁子:
“张连长,您也看到了,这俩小鬼子嘴巴太硬了,实在是撬不开。”
南云晴子微微抬起头,被打得乌青的眼角扫过刑讯室内的几人,即使身处如此狼狈境地,眼神深处依然藏着一丝倨傲,武士道的狂热和对天皇的愚忠,已经刻进了她的骨髓。
作为卫远的贴身警卫兼警卫连长,张锁子看着这个鬼子女间谍,知道常规手段短期内是没用了。
“把这个鬼子女间谍先带下去,交给军医处理下伤口,小心点别死掉了!”
张锁子刚吩咐完,身后走出来两名膀大腰圆的警卫连士兵,一人架着南云晴子一只胳膊,双脚在地面上拖着往刑房外走去。
接着,张锁子从怀里掏出一个小巧精致的铝制盒子转头对陈二牛道:“试试这个,旅座给的新鲜玩意,说是用这个能撬开鬼子间谍的嘴!”
片刻后,简单清洗包扎了伤口、灌了些水的南云晴子,被重新押进了刑讯室内。
只见一名士兵先是用注射器从一个小玻璃瓶里抽出了些无色液体,注入一杯清水后,又加入了一种白色粉末,轻微摇晃溶解,直到彻底溶解后,才转身对一旁的张锁子点了点头。
南云晴子满脸警惕地看着那杯递到自己面前的透明液体,本能地想要抗拒,但下巴被一名身材强壮士兵的大手死死捏住,混合了两种后世强效致幻吐真药剂的液体,被强行灌了下去。
眼看着不知名的液体灌入自己喉咙后,起初,南云晴子只觉得一阵麻木感从胃部升起,接着眼前的东西开始有些晃动,她极力想要保持清醒,想要咬紧牙关,但那份意志力像被无形的潮水迅速冲刷、瓦解。
她感觉墙壁在扭曲,铁椅在旋转,面前卫远的面孔变得模糊又遥远,心底最深处的秘密开始不受控制地翻涌。
仅仅几分钟后,南云晴子的眼神失去了焦距,迷蒙涣散,嘴角甚至挂起了一丝痴傻的弧度。
抵抗?在后世神经药物的刺激下,她的意志早已经溃散。
“你的姓名?真实身份?”
“特高课菊机关…南云晴子…代号…千面狐…”
声音含糊不清,但基本上能够听得明白,一旁负责记录的文书迅速把南云晴子吐出的情报信息记录在册。
“潜入目的?”
“周家口…指挥官…番号兵力…火器装备…尤其…新型战车…”
回答不再是语句,而是零散但准确的词汇和碎片,如同梦呓一般。
“日军大部队针对周家口动向?”
“十一旅团…主力…返汴…步兵第14联队…3500人…重武器…今日晨…郑汴公路…急进…攻击目标…周家口…独立旅…肃清…”
“水谷大队任务,侧翼…牵制…五里铺…攻击…截断…东逃…明日…同时进攻…”
“城内接应?上线?”
一个个原本死扛到底的名字、接头地点、信号方式,如同竹筒倒豆子般,噼里啪啦从南云晴子这个特高课女间谍嘴里吐了出来。
此时,隔壁刑讯室内的男间谍中村面对的情况也完全一样。
一旁还拎着个皮鞭的陈二牛,连同另外几名负责刑讯的士兵早已经被震惊的瞪大双眼,眼前一幕完全超出了他们心中的认知,此刻审讯室只剩下笔尖划过纸张的沙沙声和南云晴子梦呓般的坦白。
南云晴子与中村这份口供,与游击队老吴提前传来的日军调动情报,基本上可以做到了相互印证,鬼子出动兵力、武器配置、行军路线、进攻时间等情报信息,卫远这边基本上可以确定下来,可以说这次和小鬼子在情报方面的较量卫远已经占了先手。
徐家凹,军用机场。
寒风呼啸着刮过已经完成硬化的地面,三条灰白色的混凝土跑道如同巨大的利刃,延伸向远方。
机场四周,高高的铁丝网和哨塔林立,除了距离机场五公里的外围检查站,以及不时出现的巡逻车队,机场内还驻扎着一个刚刚完成训练的整编连,把整个机场围的如同铁桶一般。
平时别说陌生人靠近,就算是一只兔子,没有经过允许也别想进入机场内部。
卫远一行人裹着军大衣,在参谋长叶子良、副官王景福以及卡尔·冯·施陶芬贝格、弗里德里希·阿德勒两位德国顾问的陪同下,站在钢筋混凝土浇筑略显简陋但功能完备的塔台观察区内,视线紧紧盯着跑道起点那三架模样奇特的“初教-6。”
面前的这三架教练机原先造型已不复存在,后方的教练舱被金属蒙板彻底封死,流线型的气动外形被打断,显得颇为怪异,机腹正下方固定着一根粗大的枪口,正是由M2重机枪改装而成的航空机枪,备弹500发,左右两侧机翼下有4个武器挂点,可同时悬挂4枚50公斤级航弹或2枚100公斤航弹。
卫远带回来的10架初教-6,除了留下2架作为专门的教练机,其余的8架初教-6全部按照这个配置进行了改装。
“冯·施陶芬贝格先生,你对这样的改装怎么看?”卫远目光没有离开跑道,随口问道。
卡尔·冯·施陶芬贝格紧皱着眉头,空军出身的他对这种粗暴的改造充方式也是充满质疑:“旅长先生,恕我直言,这简直是航空工程师的噩梦,封死后座破坏了气动平衡,巨大的机腹增加了空气阻力,不对称挂载…这架原本操控灵敏的教练机,飞行性能会直线下降!稳定性和机动性都将大打折扣!”
卡尔·冯·施陶芬贝格的语气带着一丝惋惜和不屑。
卫远笑了笑,毫不在意:“我理解你的担忧,但我们现在不是驾驶着它在空中和日军专业的战斗机缠,我们只需要它飞起来,飞到敌人的头顶,然后把子弹和炸弹砸下去,性能下降?只要炮管能正常开火,炸弹能投下去,对我们来说,就是完美的‘攻击型战斗机!”
最后三个字卫远用的是略带调侃意味的语气。
相反,阿德勒的表情则带着些玩味,似乎觉得这种近乎野蛮但无比实用的改装也别有趣味,他对面前这架飞机改装后的作战能力倒是有一定信心。
对于一架初级教练机能够改装成现在的状态,卫远还是比较满意的,之所以这么做完全是因为时间紧迫的无奈之举。
况且从情报上来看,鬼子也没有出动战斗机或轰炸机的打算,或许在鬼子旅团长坂井德太郎看来,对付一个小小的“独立旅”还不至于浪费帝国宝贵的陆航资源。
“塔台呼叫一号机,允许起飞!”
塔台内的飞行指令通过机载电台清晰的传入到1号机驾驶舱内。
“一号机收到,开始滑跑!”
一号机驾驶舱内,原觅桥航校学员兵赵尚志深吸一口气,推动油门,初教-6搭载的星型发动机开始发出轰鸣,机头位置的螺旋桨也开始转动起来,随着发动机转速增加,螺旋桨也跟着越转越快,直到化作一片模糊的残影,巨大的推力开始推着这架满弹满油状态下的初教-6开始向前加速!
“嗡嗡嗡——嗡嗡嗡——”
强劲的气流卷起跑道上零星的积雪,飞机在跑道上滑跑了两百多米后,便轻盈地拔地而起,紧接着,二号机、三号机在极短的间隔内相继升空,展现出改装后依旧保留的良好短距起降性能。
三架战机迅速爬升,在空中完成编队,随即开始了适应性的飞行,水平盘旋、小角度俯冲拉起、翻滚…动作虽然远不如教练机时期那么流畅优雅,满弹满油状态下甚至带着一丝迟滞感。
但赵尚志并不这么认为,这架被命名“初教-6”的新式飞机,比起自己在觅桥航校时飞行的霍克-2型飞机,无论是操控性还是飞机本身的参数不知道强了多少倍,他简直爱死这款飞机了。
塌台内,端着一个望远镜仔细观察飞行姿态的冯·施陶芬贝格眉头稍松,但眼神依旧凝重,叶子良和王景福则带着几分新奇和期待。
“攻击分队注意!目标区开始对地攻击演练!”
塔台内引导员的声音再次响起。
三架飞机立刻进入攻击航线,更像是发现了猎物的猛禽,带着粗重的引擎轰鸣,以俯冲的姿态扑向距离机场两公里外,被巨大石灰白圈标记出来的野外标靶区域!
“呜——”
引擎咆哮声陡然增大,俯冲角度迅速拉大!
“开火!”
只见领航的一号机机腹那12.7毫米粗大的枪管猛然爆发出骇人的火焰。
“咚!咚!咚!咚!”
沉闷而又极具穿透力的12.7mm重机枪扫射声,即便隔着两公里也清晰可闻,密集的弹雨如同烧红的铁犁,狠狠犁过那片被标记为“敌步兵群”的石灰圈范围,松软的雪地和冻土被狂暴地撕开,泥雪飞溅!
扫射完毕,飞行员猛地拉杆,战机迅速从俯冲状态下拉起然后爬升。
紧随其后的二号机和三号机依照攻击顺位,也开始进入俯冲航线!
“投弹!”
“投弹!”
喊声在无线电中响起,机腹的枪口暂时停止射击,机翼下的挂点瞬间释放。
数枚50公斤级航弹翻滚着脱离挂架,带着死亡的啸音砸向下方被标记为“敌军指挥部”、“炮兵阵地”和“坚固工事”的几个小型石灰圈中。
“轰隆!”
“轰隆!轰隆!”
沉闷巨大的爆炸声不断传来,即使相隔甚远,也能看到标靶区域内腾起数团混杂着冰雪和冻土的尘云!
完成模拟攻击后,三架战机在无线电指引下开始有序返场降落。
当最后一架飞机降落后平稳地滑行在跑道上时,卫远紧盯着远处标靶区域升起的烟尘,脸上终于露出一丝满意的笑容。
“旅座,这…”
参谋长叶子良看着那片被机载火力蹂躏过的靶场,再回头看看卫远,有些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
这火力…一个步兵连队冲进去怕是撑不住一轮扫射!”
冯·施陶芬贝格虽然依旧板着脸,但眼底的震惊却难以掩饰,他见识过德国战机俯冲轰炸,但那是专用的攻击机,而眼前这些改装后略显怪异的飞机,竟也能迸发出如此凶猛的对地打击火力,远超他的预料!
“看到了吗,上校?”
卫远看向冯·施陶芬贝格:“精确高效的对地打击能力,是我们空中部队目前最需要的战斗力,它也许不够优雅,但足够致命,尤其是对付没有防空力量的敌人时。”
冯·施陶芬贝格沉默片刻,勉强点了下头:“旅长先生您是对的,在非常时期,实用是第一位的,它们确实能完成您所设定的作战任务,只是…它们的战场生存能力会很低。”
卫远笑了,对冯·施陶芬贝格道:“正如你所见,这款飞机本质上是一款教练机,相信我接下来我们会有专用的对空对地攻击机,相比较飞机我更在意的是飞行员的生命安全。”
就在卫远等人沉浸在改装后的初教-6首次火力演练成功的振奋中时,一名通讯参谋急匆匆跑上塔台,将一份刚译出的电文递到叶子良手中。
叶子良只看了一眼,神情瞬间凝重,快步凑到卫远耳边:
“旅座!5连急电!陈州方向,日军水谷大队主力已抵达五里铺阻击战地外围,正在构筑工事,其先头部队试探性进攻已被击退,根据情报和当前态势分析,他们很可能在明日上午配合第41联队同时发动侧翼进攻!”
卫远眼中寒光一闪,嘴角勾起一抹冰冷的弧度:
“来得正好!命令5连钉死五里铺,即使部队打光,在没有得到旅部命令前不允许有一个小鬼子越过他们的阻击阵地,否则军法从事,传令其他各部,按预定计划进入战场,准备迎客!”
战争的绞索,在呼啸的风雪中骤然绷紧,周家口的雪地,即将被炮火与钢铁重新浇筑。
周家口东郊,五里铺防线。
连接陈州与周家口的“淮周线”公路在此被一道突兀的、巨大的伤痕斩断。
这条由“独立旅”工程营在短短数日内,利用超时代的钢筋混凝土速凝技术和挖掘设备构筑的防线,横亘在鬼子水谷大队的必经之路上,像一条冰冷的钢铁巨蟒。
此刻,大队长水谷正男正举着望远镜,脸上写满了难以置信的惊愕。
眼前的景象完全颠覆了他对中国军队防御工事的认知!
距离他前方位置约五百米外,一条高度超过两米、宽度近三米的钢筋混凝土墙横向延伸开来,视线所及,绵延数百米,把“淮周线”这条通往周家口的必经之路彻底截断。
这绝不是匆忙堆砌的沙袋土墙,而是用真正的钢筋水泥浇筑的,每隔五十米左右,就矗立着一个射孔密布、顶部呈半圆形的钢筋混泥土碉堡。
这还不算完!
在它后方约一百五十米的位置,还隐隐可见第二道类似的平行防线,同样配备了数个火力支撑点,两道防线高低错落,火力射界互补覆盖,将整段公路和两侧开阔地全部纳入交叉火网!
如此规范、先进、不惜工本的防御体系,竟然出现在一支“杂牌军”的阵地上?这需要多么精良的设备,多么恐怖的物资供应能力?
相比较他接到侧翼进攻命令时的兴奋,水谷正男的心一点点沉了下去,眼前这阵仗…哪里是一个连队能搞出来的?
一丝不祥的预感悄然爬上心头,但水谷正男很快甩了甩脑袋,将这股怯懦驱散,无论如何,帝国的命令必须执行!
况且,在他看来,对面的指挥官,或许擅长一些奇技淫巧,但论起士兵的战斗力?一群没经过严格训练的支那农夫,难道还能挡住大日本皇军的武士刀?
“报告大队长,部队工事构筑完成!前沿观察哨报告,对面守军兵力初步判断为一个加强连,火力配置尚不清楚,是否进行试探性攻击”一名中尉跑过来报告。
“哼!”
水谷正男放下望远镜,眼神重新变得凶狠:“不过是几只缩在坚固乌龟壳里的老鼠,命令!第一中队第一步兵小队向前推进,炮兵部队做好准备,十分钟后,进行试探性攻击,摸清支那人的火力配置和反应速度,帝国的武士们,效忠天皇的时候到了!”
“哈依!”鬼子中尉领命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