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武第一攻略:天子坐中堂!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59章 独属于朱标的帝王心术,不见血的仁慈!

最新网址:m.biquw.cc

朱樉眼底闪过一丝怔忪,忽而涩然扯动嘴角:“无论是阴谋阳谋,只要是让你来劝我娶王月悯,便注定要在你我之间埋下钉子。”

他指腹碾过嘴角血痕,烛火将他眸中讥讽映得愈发锋利,“洪武朝三大嫡亲王坐镇北方,莫说大哥心有忌惮,便是老爷子,又如何能高枕无忧?”

这话如利刃剖开宗藩制度的血肉,露出内里森森白骨:朱元璋一面以“亲亲之谊”为旗号,将皇子分封至边疆要地,美其名曰“藩屏帝室”;

一面又以联姻为绳、眼线为网、礼制为枷,将诸王困在猜忌的牢笼里。

北方三王看似组成拱卫京畿的铁三角,实则是帝王掌心三枚彼此抵牾的棋子。

他们越手握重兵、相隔千里,便越能在“制衡”中消解威胁。

“所以老爷子最想看到的,便是你我为了个异族女子反目成仇。”

朱樉又是低笑出声,那笑声混着血腥气撞在廊柱上,“咱们越像仇人,他的江山便越安稳。”

指尖重重叩击着桌沿,他眼底尽是悲凉的醒目,而在皇权的天平上,手足相惜从来不如猜忌制衡来得实用。

所谓“亲情”不过是丈量权力的标尺,刻度的每一处弯折,都浸着帝王家最凉薄的算计。

朱棡端起茶盏轻抿一口,忽而侧首挑眉:“你觉得自己压得住我?”

朱樉抬眼直视弟弟,眸中闪过一丝复杂神色:“论用兵之道,某自认不输于你,但若论心性城府......”

他声音微沉,“咱老朱家唯有老大能与你比肩。”

这话道破了洪武朝皇子们的隐秘脉络,或许也是因为受朱元璋言传身教。

除太子朱标外,朱樉、朱棡、朱棣皆对兵法韬略爱不释手,每个人都渴望提枪跃马、建功塞上。

这也正是朱元璋将他们分封北方的深意:让善战之子镇守边疆,既固国本,又可借战火磨去宗室子弟的骄矜之气。

然而在权力的暗潮里,“善战”不过是浮在水面的舟楫,真正决定沉浮的是水下涌动的权谋。

朱樉清楚,论及排兵布阵,三人各有千秋;但若比隐忍筹谋,城府之深,自己终究不如朱棡。

这个三弟看似爽朗直率,实则总能在不动声色间切中要害,永远站在一个立场,一个在此时对自己最有利的立场。

而太子朱标虽以仁厚闻名,骨子里却承袭了朱元璋的果决狠辣。

他能在诸王朝臣之间游刃有余,也能让朱元璋放心“储君仁善”,又能让兄弟们信服其权威。

正是因为,这份在宽仁与铁血间游走的手腕,才是真正的帝王之才。

正如朱樉所言,唯有朱标能在城府深沉上与朱棡抗衡。

只因这二人都深谙一个道理:朝廷就是一个巨大的草台班子,显露锋芒易,藏起锋芒难。

但能让锋芒在该出鞘时出鞘的,才是真正的下棋人。

所以,世人皆道太子朱标仁厚宽和,却鲜少看透这“仁厚”二字背后的刀光剑影。

这位端坐礼法之巅的储君,恰恰是用最钝的刀,下着最狠的棋。

他将“不争”炼作无形之刃,在温情脉脉的表象下,织就一张笼罩诸王的权力大网。

以仁厚之名,行操控之实,朱标深谙“道德即权力”的帝王哲学。

对于兄弟百般回护:当朱元璋欲严惩犯错藩王时,朱标必定涕泪横流地跪求父皇宽宥。

当诸王在朝堂遭文官弹劾时,朱标总会以“手足之情”为由居中调和。

这份“仁德”看似出自天性,实则是精准的政治投资。

他用一次次“救场”,在宗室中树立起“唯一庇护者”的形象。

让诸王下意识地将他与“宽厚皇兄”绑定,却忽略了这层身份的另一面:能救你于水火者,亦可令你陷入水火。

这便是朱标所设立的枷锁,悄然垄断了道德解释权。

日后若有藩王生出异心,朱标便能借此,在舆论与宗法层面将对方钉死在“不忠不义”的耻辱柱上。

这柄以“仁厚”为刃的钝刀,比明晃晃的皇权更具威慑力。

再者,朱元璋对朱标有着复杂的情感,既是舐犊情深的父亲,又是怕朱标在逆境中爆发,终酿成无法挽回的后果。

这不是朱元璋不爱朱标,恰恰是爱惨了朱标。

毕竟,历史诸般因果,纵然父慈子孝,也难道权力竖之高阁的诱惑。

但朱标却是将这份复杂的爱,转化为了政治资本,总能在关键时刻用“孝道”打动朱元璋。

比如借“兄弟和睦则父皇省心”为由,委婉劝阻朱元璋对藩王的过度猜忌。

这种“以柔克刚”的策略,既满足了朱元璋对“仁君储君”的期待,又不动声色地软化了皇权对宗室的压迫。

更狠的是,朱标将朱元璋对其他皇子的严苛,转化为自身的政治优势。

当诸王在父皇的高压下战战兢兢时,朱标便成为他们心中“唯一能与朱元璋说得上话的人”。

这份近乎垄断的“沟通渠道”,让他在诸王心中的地位超越了普通兄长,成为皇权与宗藩之间的缓冲阀口。

而掌控缓冲阀口的人,实则掌握着双方的生杀予夺。

所以,史书总爱用“柔仁“二字概括朱标,朱棡却是不以为然。

毕竟,真正的政治高手,从不用硬刀砍断藤蔓,而是让藤蔓沿着自己指定的方向生长。

朱标也是用一生演绎了何为“杀人不见血“的最高境界。

当其他皇子在皇权下战栗时,朱标却让他们在战栗中微笑着说“谢谢”。

这才是藏在“仁厚”面具下的终极杀招。

不是让你怕我,而是让你离不开我,直至成为我掌中的提线木偶,仍以为线绳是救命的绳索。

不过,只要你甘做一个循规蹈矩、安守本份的好弟弟,朱标便会永远以仁爱的兄长之姿相待。

这是朱棡数日间最深切的感悟,亦是他对权力本质的最新认知。

身处权力漩涡的核心方知,人性的幽微复杂,从来不是朝夕之间便能参透的命题。

即便是两世为人的穿越者,前世未曾登临高位的局限,终究让朱棡对人性与权力的洞察太过浅薄。

于是,少年的成长乃是必然。

就像那日在奉天殿上,少年第一次从父亲身上感知到的慈爱,实则是帝王对人性与权力的精妙制衡之术,其间更夹杂着深不可测的冷漠之色。

最新网址:m.biquw.cc
本章换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