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章 死局
第68章 死局
在前往山海关的官道上,一支军队正在匆匆行军中。
忽然,有一骑快马,逆着军队行进方向疾驰,到了“洪”字大旗下停住,滚鞍落马,从身上拿出一个卷筒,倒出里面的一卷纸禀告道:“总督大人,这便是最新一期的邸报!”
洪承畴一听,立刻勒马到了路边停下,从亲卫手中接过转呈过去的邸报,第一时间看了起来。
他从传旨宦官那边听说之后,便立刻派人快马去山海关取邸报。如今拿到,压着心中好奇自然快速看了起来。
这一期的邸报,就只有一个内容,那便是当今皇帝所写的《瘟疫论》。开篇第一行,就言明这是太祖皇帝托梦指点所得。
洪承畴先是一目十行地看了一遍,然后带着诧异之色又细细看了起来。
在他身边是东协总兵曹变蛟,他当然知道,洪总督在核实什么,因此,他的眼睛就一直盯着洪承畴,脸上不由自主地露出了期待之色。
过了好一会,就在他感觉要忍不住问问情况时,就见洪承畴终于看完,惊叹地说道:“太祖皇帝果然显灵了啊!”
曹变蛟一听,当即大喜,连忙确认道:“总督大人,此话怎讲?”
洪承畴并没有马上回答他的话,而是把邸报递回去,同时吩咐道:“尽快把邸报送给邱中丞。”
“是,总督大人!”那人答应一声,收好邸报之后,便快马往宁远而去。
之后,洪承畴才转头看向曹变蛟和其他手下将领说道:“若无太祖皇帝指点,陛下所写瘟疫论,断然不可能如此详尽。此瘟疫论一出,以后疙瘩病和天花,当无如今之危害也!”
说到这里,他把瘟疫论的内容,大概讲了一遍,听得曹变蛟他们一个个都是焕然大悟,原来那么厉害的瘟疫,竟然是这么回事!
洪承畴说完之后,表演严肃起来,大声喝道:“诸位,陛下急召,传本官军令,行军速度还要再快。”
其实,他们的行军速度已经是很快了。可如今,在太祖皇帝显灵消息的刺激下,人人振奋,包括曹变蛟在内的所有将领,都是齐声大吼回应道:“是!”
很显然,太祖皇帝显灵这个事情,很是刺激了他们。
…………
与此同时,在京师这边,都察院御史辞职的事情,已经愈演愈烈了。
特别是有御史见黄道周觐见皇帝回来之后,屁都不放一个,便认为他在皇帝那边被训斥了,要不然,肯定会要挟他们。
既然如此,写辞呈的御史就更多了。
只是短短的一个上午时间,通政使司这边就收到了七八十份都察院御史的辞呈。
通政使司这边那见过这么多辞呈,不敢耽搁,第一时间把这些辞呈全都转去了内阁。
内阁这边,本来也是听说了的,此时见到这么多辞呈,还是远远超过了他们的预估,顿时,谁都坐不住了,立刻拥到了首辅薛国观这边,七嘴八舌地说开了。
“元辅,此乃大明开国以来未有也,不能再任由黄道周胡闹了,要立刻上奏陛下才行。”
“是啊,洪武年间,也没如此多的御史一起辞官的。如果不是黄道周逼迫,何至于此!”
“如此治理都察院,简直是胡闹。”
“……”
薛国观擦了擦汗,也不知道是天热的缘故还是急的,当即吩咐几个人带着这些辞呈,匆匆赶去见皇帝。
崇祯皇帝听到说薛国观求见,自然不会不见的。
薛国观这边,只是见礼完毕,就急忙把情况说了,还让人把辞呈全都转呈御前,堆了有小山高。
同时,他向崇祯皇帝奏道:“陛下,官员俸禄折色,拖欠之下,如果没有礼尚往来,根本没法过活。左都御史黄道周之议,实不可行也!”
崇祯皇帝听了,淡淡的说道:“他们这是在威胁朕,朕岂能退让?”
“陛下!”薛国观一听,顿时急了,连忙又奏道,“微臣就怕不只都察院会如此,如果强行在都察院推行了此策,其他衙门担心之下,也可能会有众多官员辞官。”
在他看来,官员俸禄这么低,还不说折色和拖欠的,真要水至清则无鱼了啊。
崇祯皇帝当然也知道这点,便反问道:“如此,薛卿以为,任由他们礼尚往来,钱财不明,吏治能清否?”
听到这话,薛国观顿时哑然。
他当然也知道,如今吏治之腐败,已经到了骇人听闻的地步。要想整治,唯有让厂卫严加监督。
可是,厂卫也腐败呢?
如今皇帝已经在整顿厂卫了,按理来说,再用他的建议,用厂卫来监督百官,那吏治便能好转。
可这么一来,其实问题的根源又来了。官员怎么依靠俸禄过活?
给官员加俸禄么?国库都能饿死老鼠,哪来的钱给官员加俸禄?
不加俸禄,又要严格吏治,那当官的活不下去,要么顶风作案,要么辞官走人,还能有其他选择?
一时之间,薛国观只能沉默以对了。
如今之问题,深究起来,其实是无解的。
对吏治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的结果,就还是如当下局势一般,朝廷收不上钱,又无力赈灾,剿贼等等。
崇祯皇帝看到自己把薛国观说沉默了,便和缓了点语气,对他说道:“卿且勿忧,朕自有应对之策,且去做事吧!”
薛国观听了,不由得立刻抬头,有点诧异地看着皇帝。
就这样的死局,皇帝还有对策可破?
说真的,他有点不相信,很想问个清楚怎么应对?
但是,他看皇帝并没有要说的意思,便只好按住心中的好奇退下了。
等他一走,崇祯皇帝便立刻传旨,召东厂提督王承恩和锦衣卫代指挥使李若链觐见。
没过多久,两个厂卫头子便匆匆赶到了。
崇祯皇帝在他们见礼之后,先问王承恩道:“帮那几个巡城御史清点财物的事情,做得如何了?”
王承恩一听,立刻便回奏道:“还在清点中,不过奴婢已听手下禀告,说他们财物不少。”
对此,崇祯皇帝一点都不意外,于是,他脸色一冷,当即发话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