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游现代后回去的崇祯爆发了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73章 太祖皇帝要求的

最新网址:m.biquw.cc

想辞职跑路吧,都察院的御史,还有刚才的甄淑,都是例子。皇帝本来还没查他们的,就因为他们辞职,所以头上的刀就落下去了。

甚至连陈新甲那样被免职的,也逃不掉头上那一刀。

这处境,真是有点绝望了!

当然了,这些文官可都是读书人中杀出来的精英,脑子转动之下,他们就想到了应对之策。

这不,就见户科给事中许世善出列,向皇帝奏道:“陛下,微臣弹劾户部尚书贪赃枉法,克扣百官俸禄,以至于百官养家艰难,致使不少官员德行有亏!”

户部尚书李待问一听,顿时傻眼,朝廷拖欠俸禄,关他什么事?

他还没反应过来,其他官员听到许世善的弹劾,立刻便委屈起来。

朝廷要是不对他们的俸禄折色,不拖欠他们的俸禄,说不定也能像黄道周那样挺直了胸膛说话的。

于是,他们便都趁着这个机会,追讨薪水。

当然了,他们肯定不敢质问皇帝,矛头自然是对准了户部尚书的。

李待问那叫一个气啊,俸禄的事情,又不是他当了户部尚书之后是这样的。这都多少年了,别人在当户部尚书的时候不弹劾追薪,就这个时候来讨薪了?

不管是为了他自己辩护,还是他明白众人这么做的意思,李待问都立刻向崇祯皇帝陈情道:“陛下,国库空虚,每年赋税所得,根本不够支出,如今陛下有旨,又停了三饷。微臣无能,没法变出银子来,还请陛下治罪!”

本来的话,他是想请辞的,但是有刑部尚书的前车之鉴,他就不敢辞职,改为主动请罪得了。

殿内的文官,真实目的,当然不是弹劾李待问。他们看到崇祯皇帝在沉思,便一个个都开口奏事,反而替李待问开脱起来。

“陛下,微臣以为,国库空虚,确实不能怪罪户部。”

“国库空虚也不是最近才有的事情,李大人尽忠职守,微臣可以作证!”

“……”

另外一些人,便趁机说出来他们的真正目的。

“可朝廷拖欠百官俸禄不少,又如何能让百官安心尽王事?”

“像黄大人一样家境好的,可以做到身正为官,那家境不好的怎么办?”

“贪官确实可恨,但是,有的贪官也确实可怜,还请陛下体恤。”

“……”

崇祯皇帝压根不阻止他们的说话,因为他们在打的如意算盘,早就被他料到了。

无非是说朝廷既然发不出俸禄,官员没法活,那也要对官员的礼尚往来之类的事情,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这样一来,百官对于朝廷拖欠俸禄的事情,也就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朝廷好,百官也好,皆大欢喜!

否则的话,朝廷追究,那最终有损的,还是朝廷脸面,皇帝脸面。

又想让马儿跑,又不想让马儿吃草,哪有这样的好事?

崇祯皇帝一直等到他们都不说了,把他们想表达的意思,也就是想让他不要追究一般的礼尚往来的事情,把这个意思露出来时,他才严肃地开口问道:“此等行贿受贿的钱,来自何处?朕要视而不见,吏治不清,百姓之苦,何人替他们做主?”

百官称之为礼尚往来,但他就定性为行贿受贿,从这点上就明确了,这不是他能容忍的。

殿内的文官们没想到皇帝竟然这么认真,那就没办法了,只能追讨欠薪了。

不过他们还没来得及开口呢,就听皇帝话锋一转又道:“不过朝廷有亏诸卿之事也确实是实情。国库要是有钱,当不会发生这样的事情。”

说到这里,崇祯皇帝忽然变得更为严肃,冷声喝道:“太祖皇帝托梦,对于当下吏治甚是不满,直言朕太心软了。太祖皇帝的话,朕不敢不听!”

听到这话,殿内的百官,顿时麻了:“……”

太祖皇帝当年,那是杀的人头滚滚。说出这样的话,一点都不意外。

但是,但是……

这一刻,他们都有点怕了。

按照太祖皇帝的标准,估计殿内绝大部分官员的人头都要落地了。

朝廷拖欠俸禄是实情,但他们按照太祖皇帝的标准,要人头落地也是没问题的。

皇帝真要发疯的话,又有谁能逃得脱?

崇祯皇帝看到下面臣子的脸色,心中一声冷笑,随后便又开口说道:“不过朕也给太祖皇帝陈情,如今之局势远非洪武年间可比。不说别的,就只是物价,就涨了不少。洪武年间所定下的俸禄,两百七十年来就没变过,朝廷还有折色,甚至有付不出俸禄的时候,对于一些事情,确实是情有可原之处……”

听到皇帝说这样的话,几乎所有的官员,都是大有认同感。

皇帝终于说人话了,不容易啊!

隐隐的,他们对当今皇帝多了一份感激。

只听崇祯皇帝继续说道:“……然则太祖皇帝有言,说朝廷收不上赋税是主因。为什么收不上税,是百姓没交赋税呢,还是百姓不但没有不交,甚至还比洪武年间都要多交,但是国库空虚,这钱去哪了?”

听到这话,脑海中想象太祖皇帝说这话的气势,不少人感觉头皮有点凉了。

“朕和太祖皇帝解释许多,最终,太祖皇帝指点了朕解决之道。最后,还对朕千叮万嘱,吏治乃是根本,绝不能松。否则任何事情执行下去,都会变样,好事也会变成坏事。因此,太祖皇帝一定让朕答应了要严抓吏治。”

从道理上来说,太祖皇帝的这个话,肯定是没错的。

而从太祖皇帝的性格和当年的行事来说,他会这样要求,也绝对是合情合理的。

而太祖皇帝的话,哪个大明皇帝敢不听?

因此,皇帝在这些天那么大动干戈地整顿宫内二十四衙门,还有抓捕了外廷这么多的官员,也就有合理解释了:这是太祖皇帝的旨意!

那问题来了,太祖皇帝到底指点了当今皇帝什么法子,来解决国库空虚的问题?

总不可能是杀贪官,抄贪官的家吧?

他们这么想着,又有点怕,以太祖皇帝的性子,说不定真是这个法子也不一定。

最新网址:m.biquw.cc
本章换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