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散衙后的接风宴
第5章 散衙后的接风宴
“哈哈哈,泽峰兄,这么快就盯上我们汉阳了啊?”
就在湖广司罗洪载开口后,一道令李斌颇感耳熟的声音,哈哈大笑着响起:“不过别怪我没提醒你们,以汉阳的本事,到时候谁帮谁的忙,还不一定呢!”
“晚生见过郑郎中、徐员外。”
李斌转过头一看,果然是陕西司的郑宏与徐翰文,正一前一后地从退思堂,走向他们几人。
“郑大人,徐大人!”
与李斌一样,湖广司两人,先是行礼。随后,便是那难以抑制的八卦之心:“听郑大人此言,汉阳今日定是表现优异咯?”
“闫大人有所不知,今日汉阳初到我陕西司,恰逢西宁茶马岁计抵京。仅凭汉阳一人,不到一个时辰,这西宁茶马的岁计册上,大小端倪,皆无所遁形。随后,郑大人便命人,将其余五地茶马的岁册都交于汉阳勘验,看这模样...汉阳应是查完了?”
徐翰文接上话题,好似炫耀一般,讲了李斌今日所作一切,随后,目光看向李斌。
“回徐员外,晚生确实勘完了其余账册,正要寻二位大人汇报呢。”
迎着湖广司两人,还有其他一些同僚们惊讶的目光,李斌脸不红,心不跳地回道。
从其他人那异样的反应来看,自己这审查账册的速度,想必是极快的。
对于这个结果,李斌倒也不意外。
毕竟,姑且不提这大明和未来二十一世纪在数算一道上的知识代差,就说培养路径上。明算科,一直都不算科举的正科,水平有限很正常。
再加上李斌前世就是一个金融从业者,看财报、审报表,完全就是他的日常。
就像每一个神枪手都是子弹喂出来的一样,每一个老账房,也都是无数财账喂出来的。
“瞧瞧!瞧瞧咱们汉阳这效率,别说我郑某人不讲同僚之谊啊,这人,我陕西司预定了。等有缺了,这人我陕西司必要。”
郑宏看向围观的同僚们,笑呵呵地当众说了这么一番似乎是在表明李斌归属的话,亦是对其评价极高的话后,这才重新看向李斌吩咐道:
“汉阳,你先去左堂大人那吧,一会我和浩川在外面等你。晚上跟我们走,在彩风楼给你接风,潮升他们已经先过去了。到时候,咱们边吃边谈,你再将结果告知我也不急。反正眼下已是申时将尽,兵部那边早都散衙了,要去也得明日再去。”
“晚生明白,不敢让大人久候,我这就去了。”
“去吧去吧!”
笑着拍了拍李斌的肩膀,郑宏便与徐翰文一道,一边与其他同僚们侃着,一边走向院门。
而另一边,李斌在排队了片刻后,也再次见到了那个忙碌、精瘦的秦金、秦侍郎。
秦侍郎的作风一如既往的“务实”,勉励了李斌两句后,似乎是知道李斌如今在做什么,却又知之不详一般。只是吩咐他:
“既然郑郎中已经给你派了差事,那明日你就不必来庭参了。点卯后,自去陕西司听候即可。”
躬身应是后,李斌退出退思堂。
片刻后,在户部衙门外,刻有“国计民生”大字的照壁前,李斌与郑宏二人会合。接着坐上对方的轿子,两个连续的右转后,一路向东,向着黄华坊而去。
黄华坊,位于京师内城东侧,紧邻朝阳门。
从地理位置来说,算不得很好,却也不坏。
李斌目前居住的地方,就在黄华坊,到户部上班,距离不到五公里,步行得一小时多。和居住在紧邻皇城的保大坊、南熏坊或大时良坊等地的人没法比,却又好过外城的宣北坊等等。
只是这一切,都不是李斌将住处选在黄华坊的根本原因。
李斌之所以将自己旅居京城的住所,选在黄华坊,盖因,这里是京师文化娱乐活动,最活跃的一个坊。
原因也很简单:大名鼎鼎的教坊司,就在黄华坊!
以教坊司为中心,周边勾栏瓦肆林立。从红灯区里,低端的半掩门,到高档的青楼楚馆;从演艺歌舞,到戏剧小品;再到酒楼食肆...
对李斌这么一个习惯了未来灯红酒绿的夜生活的人而言。
唯有这黄华坊的夜晚,能带给李斌一丝生活的乐趣。
郑宏几人设宴的彩风楼便位于黄华坊的中心位置,以李斌的了解,这楼...怕是不太正经。
由于此时已经到了嘉靖年间,风纪略显败坏。洪武朝的着装规定,此时还遵守的人并不多,是以,李斌并没能在楼外迎宾的小厮身上,看出青楼的痕迹。
进入彩风楼内,一路直上二楼包间。
随着郑宏进入包间,王俊良和张靖轩立马起身肃立,异口同声道:“下官恭迎郑大人、徐大人!”
“好了好了,都是自己人,不必客气。都坐吧!”
郑宏一边摆手,一边当仁不让地落座主位。徐翰文也十分自然地走到郑宏的左手边落座,张靖轩本就在主位的右侧,此时直接坐下就好。
王俊良倒是没有第一时间落座,他似乎是陕西司几人里,地位最低的一位。这会,该他去门外,喊小二传菜。
几人动作熟练、分工明确、神情自然,显然是平日里没少如此吃喝。
唯有李斌,拘谨地坐在下首处。
隐隐约约间,李斌已经嗅到了些许不正常的味道。
此前在衙门里还好,那些夸赞、吹捧,李斌尚且能够理解:
一来,自己业务水平的确过硬,李斌对这一点极其自信;这二来嘛,就是自己的年纪...
十六岁便中进士的,上一个...都不用说上一个了,就说如今的杨廷和杨阁老。成化十四年中进士时,都已经十九岁了!
即便是未来大名鼎鼎的张居正,也只是十六岁中举。
在政坛上,年龄的优势无需多言。
无论是在礼部辞馆选时,还是在吏部听官选候时,李斌都吃尽了年龄带给自己的红利。通常情况下,只要李斌所提的要求,恰好在对方的职权范围内,一般对方都不会为难李斌。
原因也很简单,无非是想卖个好,不得罪李斌这么一个,有着比其他新科进士更有可能成为部堂高官的人物罢了。
可如今呢?
这彩风楼,听名字不像青楼,可档次,却不低。
再看郑宏几人熟练的动作,很明显是一个极其熟络的小团伙。
唯有自己,是个外人...
别看郑宏此前说得好听,什么“这个人我陕西司要定了”。
可李斌清楚的知道:如今的陕西司,压根没有官员缺位!
换而言之,自己观政结束后,是绝无可能留在陕西司的。
这也意味着,自己天然,就是一个“陕西司小团伙”以外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