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后诸葛亮:朕的丞相来自五丈原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76章 自证是不可能自证,刘备有高祖遗风

最新网址:m.biquw.cc

中军大帐。

袁绍坐在主位,面有愁容。

而在帐中。

文武争吵不休。

今日一早。

细作便传回情报,称“曹操焚毁了白马城津,又强迁了白马一带的百姓,正沿着黄河往西而撤。”

袁绍便聚众商议,欲将黎阳大军尽渡黄河,追击曹操。

然而不商议还好。

一商议争吵就来。

颜良想报进攻白马失利的仇,拉着文丑、孟岱、蒋奇等一干武将,呼应了袁绍的决定。

然而颜良进攻白马失利本就令沮授不满,今日又在沮授面前高谈阔论称“渡河后定能生擒曹操一雪前耻”,沮授当场就恼了,直怼颜良等人贪功夺利。

颜良等人自然不服,一个个自恃嗓门大,直怼沮授。

随后。

田丰、荀谌、许攸、审配、张郃、高览等文武也加入了争吵,有的帮着颜良怼沮授,有的帮着沮授怼颜良,有的直接将沮授颜良一并怼。

商议军务时,麾下文武有分歧而争吵都是很正常的。

不正常在于,袁绍麾下文武的争吵又往往夹带私怨,更有煽风点火、挑拨离间、搬弄是非,恨不得不同的声音从今以后都能消失。

曹操评价袁绍“外宽内忌,好谋无断”其实给袁绍留了面子,真要不留面子,就得评价袁绍“御下不严,治下无方”。

直到人报“左将军到”,大帐中的争吵才逐渐消停。

倒不是刘备的威望能让帐中文武闭嘴,而是刘备目前还是个“外人”,在“外人”面前争吵,只会惹人笑话。

【终于清静了!】

袁绍暗暗松了口气,大帐中的争吵,吵得袁绍头仿佛都要炸裂了。

“快请玄德!”

不多时。

刘备大步入内。

扫了一眼帐中文武,再想到隔老远就听到大帐中有人在争吵,刘备隐隐有了猜测。

“拜见大将军!”

刘备不动声色,向袁绍作揖一礼。

“玄德无需多礼。”

袁绍离席起身,将刘备请到身旁的席位,具言诸事。

得知袁绍要将黎阳大军尽渡黄河、追击曹操,刘备当即呼道:“大将军英明!十万步骑尽渡黄河,曹贼焉能抵挡?”

话音刚落,沮授的喝声便响起:“刘备,你竟敢诳大将军渡河,是何居心?”

怎又是这个沮授!

刘备不由蹙眉。

我是天冷时节拆你家房屋了还是饥荒年间抢你家大米了?

犯得着处处敌视我?

看着满脸敌意的沮授,刘备不准备惯着,气场气势也有了变化:“沮监军,我乃天子册封的左将军、宜城亭侯、豫州牧,你直呼我姓名,未免太失礼了。”

沮授冷笑:“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诸事都不由天子做主。你这左将军、宜城亭侯、豫州牧,定非天子册封,而是曹操矫诏。既是曹操矫诏,直呼你姓名,便不是失礼。”

刘备呵呵:“照沮监军的意思。大将军亦非天子册封而是曹操矫诏。在场诸位,所持印绶,皆是伪造。我等皆为:乱_臣_贼_子。”

刘备可没打算自证。

既然沮授将刘备的“左将军、宜城亭侯、豫州牧”定义为曹操矫诏,那么袁绍的大将军同样得被定义为曹操矫诏。

在场文武有一个算一个,都是伪造了印绶的乱臣贼子。

若论大略,沮授的才识毋庸置疑。

可要论激化矛盾、把水搅混、以毒攻毒、装傻充愣,沮授比不过自底层混出头的刘备。

且又有流氓皇帝刘邦珠玉在前,谁还跟你规规矩矩的坐而论道?

一时之间。

沮授便成了众矢之的。

起先与沮授争吵的颜良等人,也顾不得刘备是个“外人”了,再次与沮授争吵。

“尽放狗屁,沮授你懂个毛!”

“大将军乃天子册封,与曹操何干?”

“放你的狗屁,少在这儿碍手碍脚,耽误俺砍曹操的头!”

“瘪犊子玩意儿,尽说屁话,吃饱了撑的!”

“再嚷嚷俺一刀捅了你!”

“.....”

众人越怼越粗鄙,气得沮授脖子都赤红了。

再看刘备,不仅气定神闲,还斜着眼瞥沮授。

“够了!”

袁绍再也看不下去了,拍案而喝。

刘备没来的时候袁绍还能忍,刘备来了还争吵不休,袁绍不要面子的吗?

众人见袁绍发怒,这才止了争吵。

然而这也只是表面,一个个暗地里依旧是横挑鼻子竖挑眼,总想挑对方的毛病。

“孤意已决!”袁绍拔剑起身,一剑砍断案桌一角:“再有阻孤渡河者,有如此案!”

袁绍不想再听众人争吵,更不想被刘备看轻而让刘备以为堂堂大将军竟然御下不严,直接表现出了“王者”应有的“霸气”。

而效果同样明显。

沮授、田丰等人欲言又止,跺脚叹气;颜良、文丑等人皆高呼“大将军英明”,欢呼雀跃。

颜良、文丑二人更是请命为先锋,誓要生擒曹操。

袁绍又有意让刘备见识河北军容的强盛,看向刘备:“玄德可愿与颜良、文丑一并渡河,以报曹阿瞒相逼之仇?”

刘备不假思索:“我与曹贼不共戴天,夙夜难眠。今又受大将军厚礼相待,又岂敢不尽力?愿与二位上将军同渡黄河,斩曹将于阵前,献首级于大将军帐下!”

“好!”袁绍抚掌大笑:“有玄德相助,定可生擒曹阿瞒!”

又唤颜良文丑近前,取军令与二人:“曹阿瞒焚弃白马而逃,乃心怯也。今以文丑为主将,颜良为副将,引骑兵五千、步卒四千,速往延津北岸与郭图、淳于琼二人合兵,渡河拦截,不得有误!”

二人皆是兴奋领命。

尤其颜良,得到了一雪前耻的机会,恨不得立即飞渡黄河生擒曹操。

袁绍又单独取军令与刘备,道:“玄德可引本部骑兵与二将同行。你为左将军,不可屈居二将之下,虽与二将同行,但可不受二将约束。”

袁绍也是人精。

若让文丑节制刘备,刘备或会因为屈居人下而不尽力。

而给了刘备自由,刘备敢不尽力?

刘备亦知袁绍用意,再次誓言要斩杀曹将以报袁绍厚恩。

最新网址:m.biquw.cc
本章换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