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8章 大汉忠臣贾文和
第78章 大汉忠臣贾文和
连续三日的摧残终于让法正认清自我了。
郭嘉看向拿着竹简一脸迷茫的法正,颇有些感同身受,当年戏志才就是这么殴打他的,还不止一次。
“孝直,别傻呆着怀疑人生了,我给你分配点政务,省的你无所事事。”
苏淮看着呆若木鸡的法正有些无聊,将张既桌前叠好的一沓文书抽了出来,随后往法正屁股下面放了个坐垫。
“不要,我想静静。”
法正闷哼一声回道,其实第二天的时候他就认识到自己的不足之处了,只不过自身的骄傲让他一直不肯低头。
而第三天对上徐庶的时候被对方以微弱的优势胜出,才算是压垮他的最后一根稻草。
自己和郭嘉、刘晔之间的差距至少还要熬上三五年,虽说和现在的徐庶相近,但对方一旦觉醒精神天赋,貌似也能压着他打,这让他有些泄气。
“好了孝直,你之才智确实当世罕见,仅为此事丧了心气大可不必,我让奉孝他们下死手也只是为了勉励于你,并非是出于个人因素。”
“如我先前所言,你是能接替玄德公谋主之位的,哪怕现在还欠缺火候,但诸如奉孝、子扬他们想要更进一步难如登天,以你的资质和潜力,超越他们只是时间问题罢了。”
法正闻言脸色稍稍好转。
随后双眸内闪过一丝亮光,好奇问道:
“那若与你相比又是如何?”
说着,便露出期待的目光。
倒是郭嘉于一旁挑了挑眉,对于法正这自找没趣的行为连连叹气。
于是法正刚缓过来的脾气又炸毛了。
“郭奉孝,汝为何在一旁作此姿态,莫非瞧不起我吗?”
“哼,手下败将也有资格聒噪?一边玩去。”郭嘉也不惯着,轻蔑一笑。
“啊……”
法正被戳到痛处,恨不得扑上去找郭嘉单挑武力,好在郭嘉已经先一步挪开身子。
拳怕少壮,更何况他郭嘉从不欺负小孩。
苏淮则是无语地看着郭嘉,你那是不想揍法正吗?是根本打不过好吧。
“孝直,虽说很不想继续打击你,但子韫的精神天赋已经二次升华了,未来很长一段时间里,天下文臣无人能出其左右。”
刘晔不禁叹了口气,幽幽说道。
他也很惆怅啊,本来大家都是同一水准线,但冒出来这么一个另类,还能不能好好玩耍了。
闻得此言,法正心中顿时掀起狂风骇浪。
他面上的希冀笑容渐渐消失。
说话之时都有些颤颤巍巍了。
“子扬兄当真不曾欺瞒于我?”
“你让子韫释放精神力,瞧上一瞧便是。”
刘晔也不回答,而是扭头看向苏淮,表示用事实来说话。
而眼见法正不死心地瞪着自己,苏淮也只能照做,丝丝缕缕的强大精神力覆盖了全场,甚至将正在开着天赋工作的张既都被压制住一时。
张既不由停下笔,感受到自己天赋力量的衰减,抬头往这边看过来,不过也就是迟滞一会儿,便没在意了。
“……”
法正彻底心灰意冷了。
若说郭嘉他还有信心追赶,那眼前这位在释放出精神力后是真的让他绝望,关键是苏淮也就比他大上一岁,这种人物是怎么修习出来的。
天之骄子,不应该都是早夭的吗?!
法正将之前用来自夸的话弃如敝履。
与此同时,苏淮还在一边注意观察当下法正的心理状态,一边默默回收精神力,生怕给法正整自闭了。
浑然不知面前这家伙已经在诅咒他了。
法正也没有自暴自弃,准确来说他还有些幸灾乐祸,毕竟不是自己一个人被压制,独祸祸不如众祸祸,这样转念一想心境不由平和甚多。
甘愿给苏淮伏低做小怎么了,在座的众人地位也是一样,那不就相当于没有苏淮这个人嘛,大家几年之后再来比划便是,再说了,他法孝直年轻气盛,还能弄不过郭嘉你一个病痨鬼?
熬也能熬死你,然后再去你坟头嘲讽……
总之,经过被郭嘉惨无人道地殴打后,法正现在心中的邪火不断,击败郭嘉已经成为他的毕生信念了。
郭嘉随意一瞥,看到法正那毫无收敛的表情,便轻易洞穿了对方的想法,还是太年幼了,连喜怒不形于色都做不到,看来想要成长还是任重而道远,也罢,就让他来当这个恶人吧。
想到这,郭嘉用眼神给苏淮示意了一下,表示这家伙交给我来培养。
苏淮虽说有些不明白郭嘉为何有这种闲心来教法正,但还是欣然接受了。
简单的会心交流后,沉默许久的政务厅突然响起急促的话音,一个传令兵闯了进来,奉上一封简短的书信。
“报,苏郡丞,长安来信。”
苏淮将信接过,随手屏退前来的兵卒。
“长安城中也有我们的暗线吗?”法正见状一脸不解地问道。
长安城的情况他或多或少也了解一些,西凉军奉天子以令不臣,其恶贯满盈之作为比之董卓在时尤有甚之,可以说仅凭天子一人基本上难以挽回大局了。
“嗯,冀州、兖州方面都有奉孝布置的暗子,不过为了避免被对方排查出来,只策反了少量的底层吏员和士族,中上层基本无有渗透。”
“至于司隶地界太远,不与我们接壤,而且对于将来的战略局势影响不大,之所以我时刻注意动向,只是因为那里有个家伙需要招揽。”
苏淮看了一眼几人,缓缓解释道。
话音刚落,刘晔便面露疑惑地问道:
“难道是长安城中的哪位朝臣来信?”
郭嘉倒是懒得去问,但他觉得应该不会是某个朝堂公卿级别的大佬,以苏淮目前的资源还拉拢不到这些人。
而且那群忠汉君食汉碌的朝臣既然选择留在长安,就不大可能来帮刘备。
听到这里,张既都不禁有些好奇,露出一丝八卦的神情。
苏淮也没隐瞒,淡然回应道:
“这是我长安城里一个朋友的回信,我上次让子仲托人去长安售盐的时候,假借拜访之名去见了一面对方,顺便问问对方有没有来平原的意愿。”
说实话,那个时候的苏淮还没多大把握能拿下贾诩,而且收到信的贾诩也没有回复,应该是有意继续观察一番,看看刘备究竟是否值得追随。
而今既然能回信,那八成是事情稳了。
苏淮先是自己拆开浏览了一遍,接着将信给众人传阅,上面的内容大致就是对方要开始策划还政于汉,联合朝堂诸公挑拨西凉部将,使其自相残杀,最后以功成隐退之名前来青州。
贾诩的这套操作在苏淮眼里也没有太多意外,毕竟原先的历史轨迹西凉一系就闹出了内讧,虽说这明面上是因为争权夺利以及粮草问题,但同样有杨彪等朝臣的设计撺掇。
而贾诩作为鼓动西凉军反叛的第一功臣,参没参与其中尚且无从得知,不过李榷、郭汜等人不听贾诩劝告也是真的,双方也逐渐生出嫌隙,否则也就不必先投段煨,再投张绣了。
也即是说,在确保自身安全的情况下,贾诩愿意适当维护一下皇权。
“好一招借刀杀人,看来这贾文和还是个大汉忠臣呢?”
刘晔看完以后忍不住面皮抽动,冷笑一声道。
引西凉军反攻长安这点,洗是没法洗了,此举无疑是将汉室的尊严狠狠踩了一遍,即便如今口口声声说要剿除西凉军,在旁人看来也不过是谎言罢了。
“子韫,我记得对方还曾跟随董贼,你不会想说此等背主不忠之人便是你之友吧?”
“……子扬,贾文和只是为求自保,并无背主,且董卓是自取灭亡,改头换面这种事情也不难接受吧,这个日后我可以让他与你解释。”
苏淮有些无奈地说道,他已经猜到贾诩这封信的用意了,绝对是写给刘备看的,因为如果刘备真的仁义,那么犯错后改正也是可以饶恕的。
换而言之,贾诩确实是显现出了诚意。
搞定纵横关中的西凉军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哼,某羞于与此人为伍,若他真的前来,我宁愿永不同殿为臣。”
然而,刘晔的态度依旧坚决。
“那若是贾文和真的替大汉除贼了呢。”苏淮也只能给出自己的底线。
贾诩不收留给曹操的话以后就真的麻烦了。
“……”
刘晔沉默片刻,他刚才的假设全是基于贾诩信中内容言不符实的情况,加上先入为主的印象,但贾诩这个人到底是什么样还真的缺乏了解。
此时冷静下来,身为智者的刘晔也恢复了平常心。
“子韫,打心底来说我不认可此人,但我还是想问你一句,此人的能力几何?对主公而言究竟有多重要?”
苏淮的神情微微凝重,不吝评价道:
“至少对方在大局观的把控上不会弱于奉孝,而且在战略谋划方面鲜有人及,哪怕是你,对上其也是输多赢少。”
“而且其最强的一点在于算无遗策,无论是小略还是大势皆能所料必中。”
此言一出,众人皆是倒吸一口凉气。
“若真如此,即便我可以做到摒弃过往,但玄德公那边,你有把握说服吗?”
刘晔也陷入了沉默,随后皱了皱眉问道。
“以玄德公的性子必然可以容忍,而且贾文和选择加入我们想必也有了万全之策,除这封信外大概还有别的手段,只是现在未曾得知。”
苏淮犹豫了一会儿,还是表示出对贾诩的无条件信任,毕竟这家伙稍微有点风险都会溜之大吉,此番投诚,应当不会只有一封除贼信这么简单。
PS:两章一起拉一下追读吧,另外明天上架了,应该是五更万字,求个首订,因为追读也不多,所以首订200就加一更,以此往上多100就加一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