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3章 驱狼吞虎
第123章 驱狼吞虎
卢谌的额头上,渗出了一层细密的冷汗,他急切地看向冉闵。
“陛下,那……那臣以为,当立刻增兵襄国,以固城防!”
一旁的蒋干苦着一张脸,接话道。
“卢大人,如今邺城守军亦不过万余,还要防备南面的氐人苻菁,哪里还有兵马可以增援襄国?”
“一旦邺城空虚,后果不堪设想!”
冉闵冷哼一声,那股睥睨天下的傲气,又回到了他的脸上。
“区区一个慕容恪,何须如此畏惧!”
“他若敢来,朕亲领三千铁骑,便可直趋襄国,将那鲜卑小儿的头颅,挂于城门之上!”
“陛下,万万不可!”
韦謏与申钟等人,齐齐苦声劝谏。
就在这乱作一团的时候,薛渭的声音,清晰地响了起来。
“陛下不必亲征。”
“我有一策,非但能解襄国之围,更能让慕容恪损兵折将,吃个天大的闷亏。”
“甚至,还能让石衹与慕容恪,反目成仇,两败俱伤。”
此言一出,满院皆惊。
所有人的目光,瞬间都聚焦在了薛渭身上,充满了难以置信。
冉闵的眼睛,也猛地亮了起来。
“你有何计?”
薛渭却退后半步,再次将身后的王猛,让了出来。
“此计,还是由王景略,为陛下分说。”
王猛上前一步,面对着众人疑惑、审视甚至敌意的目光,缓缓开口。
“草民之计,说来也简单。”
“立刻派人,八百里加急,传令襄国守将周成。”
“命他,尽起城中所有兵马,带上所有能带走的粮草辎重,即刻撤出襄国。”
“什么?”
卢谌第一个跳了起来,指着王猛的鼻子,怒不可遏。
“让城于敌?”
“襄国是我大魏将士用多少鲜血才换回来的!更是羯赵故都,意义非凡!”
“你这分明是通敌之计!安敢在此蛊惑圣听!”
其余几位大臣,也是一脸的愤怒与不解,纷纷出言附和,指责王猛居心叵测。
王猛只是静静地等着他们说完,脸上没有半分波澜。
直到院中的声浪渐渐平息,他才不紧不慢地问道。
“敢问诸位大人。”
“若是慕容恪兵不血刃,拿下了襄国这座空城,那远在中山的石衹,会怎么想?”
众人皆是一愣。
王猛继续说道。
“鲜卑人,是石衹请来的援军吧?”
“襄国,是石衹的故都吧?”
“他会不会派人去向慕容恪,索要回这座城池?”
“若是诸位身为慕容恪,这到嘴的肥肉,你们给,还是不给?”
卢谌等人下意识地摇头。
“自然是不给!”
王猛的嘴角,终于露出了一丝笑意。
“若是不给,以石衹那睚眦必报的性子,他会眼睁睁看着自己的故都,落入外人之手吗?”
“他,会不会与慕容恪翻脸?”
院子里,瞬间变得鸦雀无声。
之前还怒气冲冲的几位大臣,此刻都瞪大了眼睛,仿佛第一次认识眼前这个布衣青年。
他们顺着王猛的思路想下去,只觉得后背一阵阵地发凉。
石衹必然会跟慕容恪开战。
到时候,他们两家打得头破血流,而大魏,则可以获得宝贵的喘息之机,休养生息,恢复元气。
甚至可以坐山观虎斗,等到他们两败俱伤之时,再看准时机,给予致命一击。
至于襄国,那座城池早已在战火中被摧残得不成样子,百姓离心,守之无益,弃之可惜。
用这样一座残破的空城,去离间两个强大的敌人,这笔买卖,简直是天底下最划算的事情。
王猛看着众人变幻的神色,又补上了一句。
“甚至,可以让周成将军在撤离之时,将城中所有粮食都带走,一粒米都不给鲜卑人留下。”
“慕容恪的大军入城,人吃马嚼,皆是消耗。”
“他从哪里去筹集粮草?是就地向那些本就对他心怀戒备的汉家百姓征缴,还是从遥远的燕国转运?”
“无论哪一种,都够他头疼的了。”
冉闵的眼中,爆发出一种骇人的精光。
他盯着王猛,看了许久,然后猛地一拍大腿,放声大笑。
“好!”
“好一个驱虎吞狼,借刀杀人之计!”
“就依先生之策行事!”
他转过头,目光灼灼地看着薛渭。
“薛三郎,薛文长。”
“你也留下吧。”
“朕今日,便拜你为征东大将军,总领一部兵马,随朕一同,匡扶汉室江山!”
此言一出,韦謏、卢谌等人皆是面露喜色。
薛渭的本事,他们是亲眼见过的。
若能得他相助,大魏何愁不兴。
薛渭却对着冉闵,深深一躬。
“多谢陛下厚爱。”
“只是,臣不能领命。”
冉闵的笑容,僵在了脸上。
“为何?”
薛渭缓缓直起身,脸上露出一丝苦涩。
“臣的族人,尚在河东闻喜。”
“那苻健气量狭小,睚眦必报。”
“若他得知臣又在陛下麾下为将,必定会迁怒于我家中老小。”
“届时,我薛氏一族,上下数十口人,尽遭屠戮。”
“陛下,让臣如何能忍心?”
他的声音里,带着一丝难以掩饰的悲怆。
冉闵沉默了。
他可以不畏惧天下任何强敌,却无法去命令一个人,舍弃自己的家人。
一旁的韦謏与卢谌也纷纷上前劝说,言说此事确实难以两全,不如放薛将军归去,以待天时。
许久之后,冉闵才长长地叹了一口气。
“也罢。”
他从腰间解下一块龙纹玉佩,递到薛渭面前。
“你拿着此物,日后若是有暇,可随时来邺城见朕。”
“大魏的征东大将军之位,永远为你留着。”
薛渭接过玉佩,入手温润,他再次躬身行礼。
“臣,谢陛下隆恩。”
……
薛渭与王猛并未急着离开,而是住在了韦謏的府邸。
那夜的惊心动魄之后,这座宅院仿佛被抽走了所有的生气,连下人们走路都踮着脚尖,生怕惊扰了什么。
厅堂内,新换的石桌旁,熏香的烟气笔直地升起,又缓缓散开。
韦謏亲自为二人斟茶,动作从容,那张保养得极好的脸上,透着一种劫后余生的松弛。
“前日匆忙,有件事忘了与郡公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