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落雪庭前(10)
第11章 落雪庭前(10)
短篇小说
第十章:钢筋兄弟的泥腿
立秋那天,王工头带着三个工友突然出现在院子里。他们穿着沾满水泥的工装,背着工具包,皮鞋上还沾着城市的柏油,与院子里晒的玉米形成刺眼的对比。
“李建国!你丫真躲这儿享清福了!“王工头嗓门还是那么大,拍着李建国的肩膀直晃,“老子在城里找了你三个月,电话不接微信不回,原来窝在这世外桃源砌猪圈呢!“
李建国看着老工友们熟悉的面孔,鼻子一酸。老张缺了半颗牙,是去年拆脚手架时摔的;老周与小刘晒得更黑了,袖口还留着钢筋划破的口子。他们身后的工具包鼓鼓囊囊,露出半截水准仪——那是工地丈量用的精密仪器。
“工头,你们咋来了?“李建国接过老张递来的烟,手指有些发抖。
“咋来了?“王工头吐了个烟圈,指着东墙新砌的砖,“你走后,三单元的墙没人砌得像你那么直。老子琢磨着,你小子不是不想干,是心里那道墙比砖头还硬。“
秀莲端出刚煮的绿豆汤,看见工装裤上的水泥灰,眼圈红了:“大哥们快歇歇,路上累坏了吧。“
王工头灌了半碗汤,抹着嘴走到猪圈前。那是李建国用旧木料搭的简易棚,几只芦花鸡在里面刨食。“建国,“他蹲下身,用安全帽拨拉着猪粪,“晓燕跟我说了,你想搞生态养殖?就这破棚子?连个化粪池都没有!“
小刘打开工具包,拿出平板电脑:“建国哥,我们在工地上画了个改造图,你看——“屏幕上跳出三维模型,猪圈被分成产床区、发酵床区,屋顶还能架太阳能板。
李建国愣住了。他只想让鸡有个遮风挡雨的地方,没想过这么复杂。老张蹲在地上,用树枝画着:“发酵床就是用锯末和菌种,猪粪掉进去自动分解,不臭还能当肥,比你这土法子科学多了。“
娟儿放学回来,看见穿工装的叔叔们,躲在秀莲身后。王工头却掏出个变形金刚:“丫头,这是给你的。你爸在工地老念叨你,说你数学好,以后能当工程师。“
娟儿看着变形金刚,又看看父亲粗糙的手,小声说:“叔叔,我爸砌的墙才是最好的。“
王工头哈哈大笑,拍着李建国的背:“听见没?你闺女比你有眼光!老子这次来,不光帮你改猪圈,还带来个好消息——“他从包里掏出份文件,“政府搞乡村振兴,像你这种返乡创业的,能申请技能培训补贴,我连报名表都给你带来了。“
李建国看着报名表上的“新型职业农民“字样,又看看工友们泥腿上沾的草屑——他们刚从工地赶来,连裤子都没换,就想帮他把钢筋水泥的技术用到泥土里。
夜里,工人们打地铺睡在堂屋。李建国躺在炕上,听见他们用对讲机讨论明天的施工方案,那些熟悉的工地术语混着窗外的虫鸣,竟不觉得刺耳。秀莲握着他的手:“建国,你说……咱们真能养好猪?“
李建国看着屋顶的燕窝,老燕正给雏燕喂食。“工头说,“他低声说,“钢筋能撑起高楼,泥腿也能踩出活路。咱守着这院子,总得让土地长出新东西。“
第二天开工时,老周伯带着村民送来了自家的锯末。王工头指挥着小刘用激光水平仪打线,老张教妇女们拌菌种,晓燕带着孩子们给猪圈画壁画。阳光下,穿工装的手和沾泥土的手一起搬砖,钢筋的冰冷与泥土的温热在工具碰撞中融合。
当夕阳把新猪圈染成金色时,王工头拍着沾满锯末的手:“建国,记住了,以后你不是砌墙的李建国,是会用发酵床的李老板了!“
李建国看着眼前的一切,忽然明白,坚守不是固步自封,就像老屋的墙,既能留住回忆,也能开出新窗。而他这些钢筋兄弟的泥腿,踩在哪里,哪里就有破土而出的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