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象籍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9章 落雪庭前(8)

最新网址:m.biquw.cc

短篇小说

第八章:瓦缝里的新绿

修缮老屋的活计比砌墙更磨人。李建国踩着梯子上了屋顶,青瓦下的椽子已朽烂过半,手一掰就掉渣。他想起父亲当年上房时,总让他在底下递瓦,嘴里吆喝着“慢点儿递,砸了瓦楞可就漏雨了“。如今父亲不在了,递瓦的人换成了晓燕,她仰着脖子喊:“建国哥,这头旧瓦还留着不?“

“留着!“李建国扒下一片带青苔的瓦,上面刻着模糊的“李“字,是当年窑厂烧窑时父亲偷偷做的记号,“挑结实的,码在东边,破的扔下来。“

碎瓦落地的声响惊飞了梁上的燕子,那对衔泥的老燕在院子上空盘旋,叽叽喳喳叫个不停。娟儿端着水盆从屋里出来,看见燕子,眼睛亮了:“爸,它们是不是怕咱们拆了窝?“

李建国顺着房梁望去,燕窝果然在椽子缝隙里,泥巢边缘沾着几根羽毛。他放轻了动作:“别怕,给它们留着。“

秀莲在底下和泥,掺了麦秸秆的泥浆散发出泥土的腥气。她看着丈夫在屋顶上忙碌的背影,想起刚嫁过来时,李建国也是这样爬高上低,给新房糊顶棚。那时他的背挺得笔直,不像现在,弯腰时能看见脊椎凸起的骨节。

“建国,下来喝口水!“秀莲扬声喊,声音里带着不易察觉的心疼。

李建国擦了把汗,顺着梯子往下爬。路过燕窝时,他特意放慢了脚步,生怕碰掉一根泥丝。下地时,娟儿递过毛巾,眼神里多了些以前没有的关切:“爸,你小心点,别摔着。“

这句简单的叮嘱,让李建国心里一暖。他接过毛巾,看见女儿手腕上戴着母亲的银镯子——秀莲昨天偷偷给她戴上的,说“奶奶的镯子,该传给孙女了“。银镯子在娟儿细瘦的手腕上晃荡着,像一轮弯月。

下午,老周伯拄着拐杖来了,身后跟着几个拎着工具的村民。“建国,听说你要盘新灶膛?“瘸腿的老石匠晃了晃手里的凿子,“我当年跟我爹学过,保准你火旺不呛烟。“

李建国愣住了。他不过是跟晓燕提了句旧灶膛漏烟,没想到这么快就传开了。看着村民们七手八脚地搬砖和泥,他忽然想起母亲说过的“乡里乡亲,就是你帮我一把,我扶你一程“。这些年在城市里,邻居间门对门都不认识,哪有这样的热乎气。

盘灶膛时,娟儿蹲在旁边看,老石匠教她怎么留风道口。“丫头,这灶膛就像人的心,得留个透气的缝,不然火就旺不起来。“老石匠的话让娟儿若有所思,她偷偷看了眼父亲,见他正专注地砌着灶台,额角的白发在夕阳下闪着光。

夜里,李建国躺在新糊的顶棚下,听着屋顶燕子的呢喃。秀莲在旁边缝补窗帘,针脚细密。娟儿抱着膝盖坐在窗边,借着台灯看课本,银镯子时不时碰到书本,发出轻微的“叮当“声。

“爸,“娟儿忽然开口,“我们学校要办手抄报比赛,主题是'我的家乡',我想画咱们的院子。“

李建国翻身坐起:“好啊,咱院子里的梨树、磨盘、新砌的墙,都能画。“

娟儿笑了,露出久违的梨涡:“我还要画你砌墙的样子,还有妈妈在灶膛前烧火,晓燕老师教孩子们唱歌……“

看着女儿兴奋的样子,李建国忽然觉得,修缮的不只是老屋,更是这个家散了多年的烟火气。他起身走到窗边,看见梨树枝头冒出了新芽,嫩绿色的,在月光下像翡翠。

“爸,你看!“娟儿也发现了,“梨花开完,就要结果了。“

李建国点点头,心里涌起一股暖流。他知道,当瓦缝里长出新绿,当灶膛里燃起新火,这个曾经濒临坍塌的家,正在一点点焕发新生。而他留在这片土地上的选择,也像埋下的梨树根,终将在落雪的庭前,长出枝繁叶茂的希望。

最新网址:m.biquw.cc
本章换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