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明昭武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74章 印册案

最新网址:m.biquw.cc

方亨,河南人,崇祯末期乙科进士,在清军还未到达他家乡前,他便带着巨款跑到了清军军营,主动捐给清军将领,表示愿做清朝顺民。

当时多铎正在向河南出发,进军潼关,与北路的英亲王阿济格南北夹击退到陕西的李自成军。

这次多铎任命江阴知县时,想起了这个给他捐献巨款,主动愿做顺民的方亨,但碍于对方年纪尚轻,没有多少阅历,害怕他误事,所以只是让他担任了江阴知县,以观实效。

这边,常州知府宗灏到任后迟迟没有接到江阴县的印册,于是不断派人来江阴催促。

但因为莫士英挥退了县衙所有人,所以常州府来人找不到县衙内的任何人,只得无功而返。

当然了,江阴士民也自然不知道他们推举出来的莫士英私下昧下了江阴印册,只为了报复收了钱不办事的刘光斗。

六月中旬,年纪轻轻的方亨,一副明人打扮,头戴纱帽,身穿蓝袍,没带家属,只带着二十多个家丁便优哉游哉来上任了。

当方亨走在县前街上时,自然而然的受到了士绅们组织的夹道欢迎。

但与之相对,人们也对此议论纷纷。

有的说,清廷怎么派了个乳臭未干的孩子来当江阴知县,表示怀疑。

有的说,看他的装束到底是明朝知县还是清朝知县。

也有的说,他的装束太土了,还不如我们江阴百姓的服装名贵和时尚。

反正总的来说,江阴百姓对于这个知县怎么怎么看不上眼,就连士绅们也暗地里看不起这个年轻的知县。

果然,等到方亨来到灰尘扑满,空无一人的县衙时,脸色不满的冷哼道:“原来你们江阴衙门中人,就这样不待见我?”

好在身旁一个有点见识的家仆知道他们初来乍到,不好与当地人有冲突,出言劝阻道:“大人,别生气,您且稍坐,我们来搞卫生,管教大人今晚有个好住处。”

年轻气盛的方亨这才作罢。

等到第二日,方亨坐在太师椅上屁股还没焐热,本县的几个士绅就联名前来求见。

方亨先是热情地接见了他们,然后一开口就直奔主题:“本县闻常州府其他四县都已上缴了印册,为何唯独我江阴没有上缴?”

原本方亨来江阴赴任前,常州知府宗灏找他谈了一次话,让他到江阴后做的第一件事就是要迅速把印册上缴府里。

方亨初入仕途,自然当场拍着胸脯,信心满满地说保证在最短时间内把江阴的印册上缴府里。

“这个,不会吧,县尊有所不知,县里的主簿莫士英早就把江阴的印册上缴常州府了啊,江阴早已归顺了新朝,怎会有此一说。”

方亨一听,先入为主的就认为这些士绅在糊弄他,他方亨家里也是河南乡绅出身,虽说没有当过知县,但也不是没当过士绅,当即心里就决定好好整治他们一番,不然自己以后还怎么当这个知县?

思索完毕,方亨当堂大怒,一拍惊堂木,大喝道:“大胆刁民,一派胡言。”

“本县昨天在常州府时,宗知府明确告诉我,唯有江阴没有上缴印册。”

“来人,教教他们如何说真话,都这么一大把年纪了,还不知羞。”

说完几名家丁就要上前打这些士绅一顿杀威棒,士绅们顿时脸色阴沉了起来。

这时,昨天那名聪慧的家丁连忙来到方亨耳边小声道:“大人,你刚来,不可以……”

方亨轻咳一声,“喔”了一声,挥退正要拿着水火棍上前的众家丁,马上缓和了语气,脸上堆起了笑容道:

“唉,这些没眼力的东西,各位前辈莫要见谅,是方某失礼了。”

众士绅这才阴雨转晴。

方亨思量片刻,站起身来说道:“既然莫主簿已把江阴印册上缴给了常州府,那烦请你们把莫主簿给我找来,本县要跟他商量一下工作。”

“是是是。”

见方亨态度和蔼,士绅们他们也装出唯唯诺诺的样子,“我们这就给方知县找莫主簿去。”

说完,士绅们被准许离开了县衙。

才出了县衙大门,士绅们你一句我一句愤慨道:“这姓方的才刚来,就那么颐指气使,就那么不把萝卜当青菜?他别神气活现,让他难受的日子等着他呢。”

但这些士绅虽然对方亨不满,但方亨毕竟代表着清廷,那清朝大军现在还在常州府呆着呢,所以不敢违背命令,只好前去找莫士英。

而莫士英只一句话:“江阴的印册确实已经交给了刘光斗,至于他有没有交给新任常州知府,那我就不得而知了。”

士绅面面相觑,却不好强行逼迫,只好将知县要求他去县衙对接工作的事情告知。

莫士英顾左右而言它,反正就说“我已经辞去主簿一职了,明吏安能仕清官。”。

士绅对于莫士英的态度也没办法,总不能告发莫士英反清吧。

现如今江阴的舆论被那群依旧思念大明的诸生们掌控,虽然江阴明面上归顺了清朝,但舆论上忠于明朝才是主流思想。

谁要是出卖忠明义士,被那群诸生们知道了,这家人将再也无法在江阴生存下来,全县百姓的口水都能将他们淹死。

他们之所以能够代表江阴顺清,也是找到了诸生的话语漏洞,依照林之骥走之前那句“江阴,是你们江阴人的江阴”为由,以扬州旧事,江阴全县百姓的性命为由,才让诸生们默然他们迎接清委县令。

这边方亨正等着莫士英来向他解释呢,结果得到了“在下已经辞职,印册早已递交给前安抚常州镇江大使、御史刘光斗,与县尊之间并无工作交际”为由的传话。

他当即大怒的指着士绅代表们道:“告诉他,本县不管他辞没辞职,顺不顺清,反正他之前是江阴的主簿,印册最后一次出现在他的手上。”

“本县管不了刘御史,还治不了他莫士英吗?”

“现在朝廷要本县交出印册,本县不管他有还是没有,明日之前本县要是没有见到印册,先以他莫士英一人抵罪,等到期限仍旧无法上交,天兵到时全县百姓不得安生,别怪本县没有提醒你们。”

方亨也是被气得没办法了,现如今这个江阴若论谁最了解江阴的状况,只有莫士英了。

士绅们对于方亨的态度又是畏惧又是恼怒,但没办法,他们只好再次来到莫士英家,劝他看在全县百姓生计的份上,将印册交出来吧。

实际上士绅们也不知道账册到底在没在莫士英手上,但他们只能逼迫,总不能逼自己吧。

莫士英见方亨要请援兵,最终没有坚持住,只好拿出了印册。

士绅们见莫士英果然拿出了印册,一个个的小表情耐人寻味。

最终他们面无表情的出了莫宅,带着印册去往了县衙交差。

方亨也没有再为难这群士绅,只是安排家丁护送印册前往常州。

这次印册事件才算是落下帷幕。

但是方亨也彻底与江阴本地士绅百姓撕破了脸,且又得不到诸生们的舆论支持,整日待在县衙中,政令出不了县衙。

江阴县的治理,只能依靠士绅、诸生们自治。

最新网址:m.biquw.cc
本章换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