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明昭武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79章 江阴之战,应元入城

最新网址:m.biquw.cc

前言程壁四处求援,终在昆山、嘉定两地求得先遣兵,随后又在世子朱由梓处得到水陆援兵五千名。

但就在程壁外出求援之际,常山知府宗灏得到了被囚禁江阴知县方亨的求援信。

信中言:“江阴民因抗拒剃发令全县暴动,囚下官于驿馆,卑职急请上府遣大兵来镇压,调营兵多杀立威,以严新朝法度。”

宗灏得到消息后不敢怠慢,当即叫来常州守备副将骆如正,命他急调守备营兵马往江阴镇压民乱。

骆如正接到命令后稍作一番准备后,次日一早便点齐守备营三百兵丁,自通吴门东出,行九十里抵达江阴县。

然而主持县事的典史陈明遇早有预料,每日派人在常州门外盯点。

一看到常州城内有兵丁出来,立马撒开腿往江阴跑去,直到傍晚才赶回江阴。

陈明遇得知消息泄露,当即意识到城内有奸细。

为了防止清兵抵达时奸细里应外合,连夜召集士民在公堂集会,让各家配合游巡守备顾元泌搜索细作。

经过一整夜的搜捕,果然在黎明时分抓住了想要潜入城中的外乡人时隆以及其同党四人。

在监狱狱卒的审问下,很快就盘问出有七十多名清人奸细埋伏在城里。

他们都是常州知府宗灏安插进来,每人给了火药四斤,银四两,开元钱一百二十文。

约定今日夜里举火为号,城外清兵见火便会冲进城内杀人。

拿着招词,顾元泌果断在奄观搜捕了六十多人,又问出了义军中的内应,武弁王珑,可惜被他跑了,只有他在售山的家室被愤怒的县民焚毁,连带着没跑掉的父亲妻子也被殴死。

肃清了敌人在城内的奸细,陈明遇决定先发制人,提前召集县兵、乡兵千余人埋伏在来江阴的必经之路秦望山。

等到骆如正领兵路过秦望山时,金鼓声四起,来犯郡兵尽数被全歼山下,唯有领头的骆如正仗着马快单骑跑回了常州。

经过这一次情报战,陈明遇果断下达了《搜奸令》,明发城中百姓但有擒获奸细者,赏银五十两,但有举报奸细者,赏银二十两。

重赏之下,江阴百姓发挥出人民的力量,不过两三日,就有人在城外一处集市上发现一个穿着青色衣服的人,行迹十分诡异。

乡民们果断将其抓捕,一番搜索下在他身上搜出地图一张,上面写满了清军兵马进入江阴的路线,以及江阴自境内各山中布置的瞭望台和埋伏点,加之私信一封。

大家将其扭送至顾元泌处拷讯,揪出了投靠满清的诸生沈曰敬、吏书吴大成、任粹然、无赖马三等人,尽数被陈明遇处死。

而通过奸细的招词,陈明遇也得知了宗灏又派出水路兵马千人前来攻打江阴。

听闻清兵来袭,县城内的义兵,乡野外的乡兵秉持着义勇汇集而来的有十余万,都表示愿意为了保卫江阴而战。

陈明遇决定出城御敌,将所有人派出各个要点严查死守。

来犯清兵见江阴到处都是义兵,都观望不前。

只有一支五百人的水师,他们许多人原来是江阴县里的盗贼出身,后来被清廷诏安。

他们的船队经过葫桥时,被人发现,田夫们都在岸上骂他们。

水师里的士卒被激怒,想要上岸抓住这些田夫,但被田夫拔出青苗投掷到船上,青苗上自带的淤泥滑不溜秋,使得船上的士卒站立不稳,纷纷落水。

好不容易游上岸,被乡民们团团围住,士卒们丢掉兵器跪下来请求饶命,但愤怒的乡民们不予理会,锄头、铁锹齐下将他们全部打死,尸体堆满了整个河面。

如此一来,来犯的清兵更加不敢前进,停在江阴与武进县交界处,不管宗灏如何催促,说什么都不敢再往前。

随着江阴民变的消息传到南京,多铎果断益兵两万往攻。

随着时间不断接近七月中旬,抵达江阴界外的清兵兵马也逐渐增多,接近三千人。

陈明遇自知对于武事不甚熟练,故而拜县内武艺出众的邵康公为将,让他统领县内义兵抵御清兵,自己总览后勤,带着县内诸生、士绅们协助他防守。

及至清兵兵力抵达万人,程壁求援的兵力顾炎武等人抵达江阴,带来了程壁往杭州面见世子的消息。

听说了昆山义军的义举,且为了坚定全县人民的抵抗决心,彻底断绝内应,陈明遇在当晚领人将关押在县监狱中的清委知县方亨、亲北主簿莫士英斩杀。

随着时间来到七月末,清兵兵力增至两万,领头的清军将领变成了原明朝降将刘良佐,之前俘虏弘光皇帝也是他的手笔。

由于江阴百姓众志成城,全县十余万乡兵、义兵充盈于野,有的乡保距县城五、六十里,乡里的百姓每天都会背着武器和粮食进城打仗,也没有心思种地了。

但是若有谁不用命,立即就会遭到大家的批评,说他没良心,要当汉奸。

碍于清兵时不时就会遭到乡兵的袭击、埋伏,有时候是放炮,有时候是纵火,这使得清军连日连夜无法好好休息。

刘良佐领兵攻打江阴西门,邵康公奋力领兵抵抗,加之清军因为乡兵每晚袭营,休息不好的他们最终以失败告终。

派人外出搜捕吧,前一秒遇到的还是淳朴的百姓,后一秒拿起武器就变成义勇乡兵了,加之乡兵不断劫掠清军的粮道,让清军不堪其扰。

为了躲避乡兵的袭扰,刘良佐将营地移动到南关,并不断增修营垒,从东门到北门修了十六座围城。

为了解决士气和军粮的问题,刘良佐又纵火焚烧东城,派兵抢掠城外的富户,数万乡兵们聚集起来想要拼死一战,但最终还是败走了。

不过清军损失了一员骑将,损兵百余名。

刘良佐又分兵攻打北门,乡兵分三路防御,最终两路被击溃,只有数十人据桥力战,清军见不能奏效,于是收兵回营。

另一边,由于刘良佐久攻江阴无功,多铎调集进攻苏州失败的恭顺王孔有德、李率泰、土国宝三部合计四万余人增援江阴,独留下梅勒额真伊尔德领两万人驻守无锡,防备苏州明军。

得到孔有德三部的增援,整个江阴城被清军六万人团团围住,水泄不通,这使得江阴的守城战愈加艰难。

刘良佐命人作招降书一纸,从东城外射了进来,想要劝降,被陈明遇言辞拒绝,言:“江阴素来礼仪之邦,向来以忠义著称,若没有大的变化,没有什么不可以听从的。”

“但只剃头一令,大拂人心,所以乡城老幼,誓死不能听从,坚持不二。”

又谈及清军在苏杭的失利,如果苏杭都收服了,怎还会有江阴的事呢?

要不然的话,就算是有百万大军来攻城,江阴死守的决心也不会改变,绝不会苟且偷安。

总的来说,他们会以苏杭为表率,让他们攻下了苏杭,再来与他说话。

孔有德、刘良佐等人无奈,只能让人加急攻城。

而这封招降书对江阴也不是没有威力。

陈明遇的得力助手顾元泌此后因为私通清军,因为登城射箭软弱无力被众人察觉,一番搜索下来果然在他住处发现清军文书一封。

陈明遇只得挥泪斩之。

随后,武力担当邵康公又因为私放乡民出城被民众下狱。

整个江阴城防战斗一下子全压在了陈明遇一人身上担着。

若不是陈明遇做事公道,凡是博战到城下的人,必定会开城奖赏,以忠义的精神鼓励,有功必赏。

再加上来援顾炎武,城内孝廉夏维新,诸生章经世、王华中书戚勋、贡生黄毓祺,痒生许用等二十多人的帮助,江阴早就不为江阴人所有了。

可如此大的压力,让陈明遇深感自己能力的不够。

于是他再次想到了自己的前任,原江阴典史阎应元。

早在江阴事变最初,陈明遇和县里的民众就想要请他出山,但顾元泌与其有旧怨,从中作梗。

如今顾元泌被诛杀,于是大家决心顾元泌。

当夜陈明遇特地派了十六人,用绳子绑在身上从城门上吊了下来,趁着夜色出了城。

找到阎应元说明来意,阎应元也没有拒绝,而是有言在先:“要我入城主持也行,但前提是你们要听我的。”

众人自然说道:“敢不惟命是从。”

最终阎应元在同乡乡兵的护送下,进入了江阴城,代替陈明遇成为了江阴主事。

刚进城,阎应元就把邵康公从狱里放了出来,让他继续负责防御。

又叫来原任兵使徐世荫、曾化龙制造火药和火攻用的器具,这些人也都是他在任时的监造者。

然后又通知那些有钱的人出资助饷,无钱的人出人守城。

将所有的东西统一放到察院里,用这些物资犒赏有功的民众。

随之开始统计户口,编户造册,从中选取有勇力人单独编为一营,作为总预备队,其余人编为民夫,协助运输守城器械,搬运伤员。

就这样,整个江阴县肃然一整,衣甲、器械和旗帜准备妥当,整理出火药三百瓮,铅弹子千石,大炮百座,鸟枪千张,钱千万贯,絮帛千万端,酒千坛,水果万钟,其余杂物不计可数。

以武举人王公略守东门,汪把总某守南门,陈明遇守西门,自己守北门。

他与陈明遇分班次每日总督四门,日夜巡历。

有了阎应元的帮助,江阴城的守卫更加严密,清军连日攻城受阻,双方陷入僵持。

最新网址:m.biquw.cc
本章换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