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7:我靠呼吸就能赚钱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71章 头顶冒烟了(4k二合一)

最新网址:m.biquw.cc

“你这孩子,净乱花钱,这得花多少钱呐!”

“娘,这都是京城首都的特产,好不容易回来一次,总得给你们带些尝尝吧。”

方堃无奈,他老娘那嘴跟上了发条一样,这得花多少钱已经不知道嘟囔多少次了。

吃食上,他买的最多,烤鸭,驴打滚,糖火烧,富华斋绿豆糕类的糕点一通买。

可这些跟那几件儿的确良料子的衣服一比,在母亲梁英侠那里就黯然失色了。

他老娘一个劲儿的问花了多少钱,方堃笑呵呵的说不贵,可这料子咋可能忽悠住勤俭持家过日子的妇女。

方堃这还没有说烤鸭的价格,如果告诉他老娘一只烤鸭要八块钱,估计能吓的不敢吃。

“哥,我能吃么?”

方怡眼睛看看比自己两个脸还大的烤鸭,又看看那些小巧的糕点,一时间竟然不知道先看哪个。

方堃揉着她的头,笑道:“当然,就是给我们家方怡买的,想吃什么随便吃。”

这丫头半年不见,个子感觉没多大变化,倒是胖了不少。

方怡最后选择了先尝尝糕点,鸭子得等爹和二哥回来一起吃,绿豆糕送到嘴边大板牙一咬。

“唔~好哧!”

“就知道吃,学习怎么样,期末考了多少分?”

“两百!窝考了两百三锅。”

方堃又拧了拧她的小脸,村里小学是没多少科目的,上午数学下午语文,英语这玩意儿一直到千禧年初的乡下农村都见不到。

“好好学习听到没,京城好吃的还有很多,比你脸大的牛肉羊肉馅的包子,一咬直爆汁儿的门钉肉饼,还有卤肉火烧,爆肚...”

方堃嗷嗷一顿说,给小丫头馋坏了,眼睛瞪的老大。

“锅,我想快点长大,我以后也要去京城!”

方堃起身,看向他老娘:“娘,我在学校抽空写了篇小说,赚了些稿费,在京城租了套院子,等明年的,啥时候有空,你们去京城走一走,你不是老念叨天安门么,教员都能看到...”

中午饭点,老子方汉民才回家,二哥在公社,平常不在家住。

离家小半年,村里可以说是毫无变化,可他们家发生了很多事。

大姐方红怀孕了,已经有四个月的时间,如果不出意外,第一胎就能给老杨家生个大胖小子。

二哥的终身大事也有着落了,还是原配,并没有因为自己的影响发生多大的变化。

“本来也是等你回来再说,”方汉民叼着烟,看向自家儿子:“你几号走。”

“过完元宵,正月十八那天。”方堃起身翻了翻阴历疙瘩。

“两天...”方汉民跟着看了一眼,一脸的难办。

一问之下才知道,原来是想趁自己在家,给二哥把婚事办了。

“不用这么急吧爹,七八月份办不是更好?”

“哼,”方汉民冷哼一声,没说话。

一旁的梁英侠搭茬:“店上怀有福家的小闺女,跟你哥同岁,叫怀敏,肚子已经有了...”

方堃嘴角一抽,结婚的时间线已经提前,他以为有所改变呢,合着还是生米提前煮成熟饭闹的。

乡下农村就这情况,平静的日子里,如果冷不丁传出谁家小子要结婚,在此之前毫无消息漏出,绝大多数原因就是女方已经怀孕了,而且少说四五个月,眼瞅着肚子越来越大,不想闹闲话难看,只能利索结婚。

这种情况方汉民觉着脸上无光,提都不想提,可谁让是他的崽儿呢。

“晚回学校一两天也不是不行,我到时候发封请假电报过去。”

“不用,你学校的学业重要,元宵一过就结!”方汉民一家之主定了调子。

梁英侠见气氛有些不愉快,麻溜拿出方堃给买的黑色中山装让试一试,虽然老两口嘴上嚷嚷着贵乱花钱,可那嘴角一直是向上咧着的。

儿子回家买了一大堆东西,恰恰说明有出息,他们老方家走出去的唯二大学生,这小半年的舆论一直没降下去。

方堃每月寄的二十块钱,梁英侠也给收了起来,喜滋滋的说留着给他以后娶媳妇用。

方堃一脸的无奈,说什么也没招儿啊,乡下不比大首都,你就是手里有钱,想花也花不出去,留着可不就用来娶媳妇了。

他想到了宁姚,如果俩人最后真的走到一起,考虑照顾到两边家人,办婚事也应该在京城办吧,难不成老家京城各办一场?

中午吃大米,炒了个大烩菜,他不在的日子,哪怕家里宽裕了,老两口平常也不可能去买肉,也就现在过年大队杀猪买了斤猪肉和两根肋骨。

烤鸭没有吃,反正冬天也能搁得住,下午方堃先跑去公社叫二哥,傍晚又把大姐方红和姐夫杨学兵给喊了过来。

烤鸭上蒸屉热了热,口感肯定大大折扣,可还是让人吃的满口流油。

“弟,首都长啥样儿,是不是跟咱们县城差不多?”方海啃着鸭屁股,手上的油光折射着光亮。

“差的不是一星半点,等以后的吧,有机会一起过去住几天我带你们好好逛逛。”

方海前二十年最远的地方,去的就是县城,连本市的市区都没进去过,脑子里压根连京城长啥样儿都想象不出来。

不过众人脑海里,天安门这一标志建筑是肯定存在的。

方堃说差的不止一星半点也不是开玩笑,京城现在的发展水平,在他看来已经能媲美二十年后千禧年初他们县城的发展水平了。

听着夸张,可事实就是如此,百货大楼,西单商场,东风商场,随便拎一个出来,在他们这小地方都是绝杀的。

“姐夫,明天有时间没,咱们组团进趟城呗?”

杨学兵看了眼方红:“去县城干什么?”

“这眼瞅着要过年了,过年就得有个过年样儿,咱们去置办些年货。”

大姐肚子已经小有雏形,身子骨不可避免也胖了不少。

让方汉民满意的是,杨士易老两口舍得给儿媳妇吃喝,还扯花布弄了件新袄子,自家闺女没在那边受欺负吃苦,现在对上女婿杨学兵,也是笑呵呵的。

“哥姐夫,我也想去,我长这么大还没去过县城呢。”

“你才多大,咱们可没车,走过去得很远,很累的,哥给你带好吃的回来。”方堃听着哭笑不得,哄半天才给应付过去。

夜里,没有送走大姐他们,挺着个肚子,哪怕再安全落家长眼里也是不放心的。

新屋下午已经点上了炉子,杨学兵有些不好意思,方堃和方海无所谓的去了老屋。

对他而言这里就是家,只要有个遮风挡雨的地方,睡哪儿不是睡,无非就是有点冷而已。

可方堃后半夜被冻惨了,他没想到老屋太久没住人,能冷到这个程度,怪不得他老娘一个劲儿的劝。

饶是他现在御寒能力强,后半夜迷迷糊糊间,还是觉着跟掉进冰窟窿里似的。

早晨睁眼,被窝完整没有漏风,可里面仅有少许的温度。

方堃麻溜穿好衣服,回前院倒热水暖和暖和。

天色还很早,一茶缸水喝完,方堃又拿着竹条帚把院子里昨晚新下的雪扫出来。

他要练功,想要身子热的快,不需要走几趟五行拳,三体式一站,体内自然很快就有热流升起。

方堃不知道这算不算内功,内功这两个字贯穿在七零八零九零乃至零零后,所有看过的古装武侠电视剧中。

传统武术练拳讲究练拳不练功到老一场空,那这个功到底讲的是什么?

而且拳术还被细分出了内家拳和外家拳之说。

尽管内功这个名词,对于种花老爷们儿来说是个人都再熟悉不过,可是真是假存在与否一直是个迷。

方堃现在的情况就是,练拳的时候,能很明显感受到体内有气流流动,可练罢身体恢复平静后,那股热流便会消失不见。

时至今日,他能很迅速的通过肢体的运动让这股热流在体内出现,可远远没有电视剧里,武林高手随心所欲能使唤出来的地步。

方堃觉着内功这个东西应该是存在,是有的,只是他没有练习的法门。

又或者说,可能是自己现在境界不够,到了一定的境界自然而然就有了。

这方面他就像个青瓜蛋子,方堃突然觉着,等回京城可以跟赵英雄继续接触接触,系统的探讨学习一下,他还是知道的太少了。

站完三体式,身体的寒意已经荡然无存,方堃又开始走五行拳。

天微微亮,一大家子起床给吓了一大跳。

方怡瞪眼指着道:“三哥,你头顶冒烟了。”

“三哥这是热的,”方堃知道这个情况,跑步锻炼时间长了,头顶自然会冒烟。

十七岁以下的小孩儿基本上都有过这种经历,只是岁数一上来,这种情况会慢慢消失,成年人无论你再怎么跑,只会哗哗流汗,头顶不会再冒起白气。

洗漱吃饭,杨学兵回家拿钱,方堃回来的消息一队的人已经知道,组团过来窜门。

最后方堃又喊上薛建军一起去县城晃悠,这厮的哥哥薛建国今年秋收结束,同样通过媒婆想了门亲事。

“我那个嫂子很漂亮,就是感觉不太好说话。”

“呦,半年不见,还会给人看相了?”

“我哪会看相,堃哥,我真羡慕你。”

方堃掏出烟给他们散了散,笑道:“羡慕我?我有什么好羡慕的,一个脑袋一张嘴,两条胳膊两条腿,大家都一样。”

“不一样,不光我,咱们村的年轻人应该都羡慕你,考上了大学,还是京城的大学,采华姐都说了,她们学校每个月还发17块钱的生活补贴,每个月还有三十多斤的粮票,吃都吃不完。”

薛建军相当认真道:“你是刚回来还没见过采华姐,考上大学进了趟城,冬天回来跟变了一个人似的。”

方海在公社农机部,冬天是闲赋衙门,跟着给自家弟弟解释道:“你别说,城里是养人,采华离开前又黑又瘦的,上个星期回来,好家伙差点没敢认,你也是,又长高了,细皮嫩肉白白净净的,哪里还有村里人的样子。”

方海说着,手指向自己:“再看我,一年到头儿天天在太阳底下待着,这张脸现在跟奔三十岁的人差不多。”

方坤一时间不知道该怎么接话,尤其是薛建军,这小子小小的脑仁里已经有了大大的烦恼。

让自己违心的说村里也不错,可事实上城里的生活的确舒适便利,的确养人。

改开的春风在京城刮着,在南方广州鹏城刮着,可在他们这个小山捞捞里,像是被太行山脉完美的挡住了似的,完全没半点反应。

可谁又能想到,不出三十年,最短二十年种花大陆就会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

到时候薛建军也才四十多岁,好日子是有奔头的,只是现在他的迷茫,方堃实在是不知道该怎么说。

村里的年轻人现在如果不选择读书,家里也没个哪怕偏到不能再偏的亲戚硬关系给带出去,那走出去的唯一出路也已经被堵死。

农忙时照顾庄稼,农闲时四处晃悠打牌打架,娶个老婆生个儿子,晃晃悠悠就是半辈子。

方堃的出现,给他们村里这些年轻产生的迷茫不是一般的大,现在一个惹家里人不如意了,张嘴就是‘你看看人家方堃’

方堃自己都不知道,他已经成了那个让人恐惧的别人家的孩子。

手搭在薛建军肩膀上,看着不远处白茫茫的山头:“没什么好羡慕的,时间还长,日子还久,以后的事儿谁说的准,没准儿以后我毕了业回来还得跟着你混呢。”

薛建军苦笑:“哥,你就别逗我了,我跟着你混还差不多。”

“那就跟着我混!晚点娶媳妇,哥到时候给你物色个城里姑娘!”

“......”

到县城,四处晃荡,方堃喊着杨学兵先去扯了几尺布料。

鸽子市场今年比去年更活络宽松,鸡鸭鱼肉,花生瓜子糖果一通买。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虽然方红已经嫁了出去,家里少了一个人,可老方家的新年过得愈发热闹,愈发有滋味。

方堃买了烟花,院当间,夜空中的绚烂照映在母亲梁英侠的眼睛里,她只觉着时间过得太快,双手怎么抓也抓不住。

日子是越过越好了,可她希望尽可能的慢点,小女儿方怡成天喊着要快点长大快点长大,她反而希望慢点。

最新网址:m.biquw.cc
本章换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