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3,从供销社代销店开始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25章 莫欺少年穷

最新网址:m.biquw.cc

哪方面的价钱高了低了?

汪老师有点疑惑。

而他的婆娘,则一惊一乍的开口道,“你直杠杠的看斗老娘咋子嘛!

跟黄鼠狼盯着兔子似的...看你眼镜后面的那两道幽光,瘆人不?

我不过就是在剩下的底货里面,以前掺杂进去的那些私货,我都把价钱往上抬了一点点而已。”

只见那婆娘讪讪挠头。

“但刚才听你一说,说是赵小磊这孩子,以后肯定会有大出息。咱们家以后,指不定有可能还会有求于他哩。”

那婆娘撒丫子就跑。

“所以啊,老娘就觉得可不敢给老赵算的那么贵...不行,我这就去改改价钱,全都给他算成实打实的进价!

要不然,等过阵子小磊这孩子醒悟过来了,岂不就把老娘给恨上了么?”

汪老师一听,顿时觉得一个头两个大!

———自家这个连别人挑着猪粪路过,都想伸指头进去尝下咸淡的婆娘。

到底干的是些啥莫名堂的事哟,难怪生不出个带把的...

天菩萨啊!

这是正常人能干的出来的事吗?

还好,现在这件事还有挽回的余地...于是打算在赵小磊身上押注,想和老赵家结个善缘的汪老师两口子。

忙不迭的在账本上,着手修改商品价格...

而赵小磊一家子,依旧还在那里忙着搬货。

等把代销店里杂七杂八的东西,全都给一股脑的搬回家之后。

此时去公社信用社,顺利搞到了120块钱贷款的赵振海,也回到了家。

于是一家人连做饭也顾不上了,便开始忙着打扫屋子,摆柜台,玻璃柜。

还得安放用来装酒装酱油醋,豆瓣酱,还有粗盐的大大小小的缸子。

等到这些东西摆好了。

还得把那些零七碎八,乱七八糟的各种货物,给分门别类的往柜台上摆。

每摆放一样东西,还得往上面标价。

要不然刚刚接手代销店的老赵一家人,那是谁分不清哪样商品,到底该卖多少钱的!

事情繁杂,而且累人...

但一家人的心情却是非常非常愉悦的,似乎每个人的眼前,都在闪耀着一条金光大道!

这条大道祥云朵朵,仙鹤飞舞,圣光闪耀...

而在大道的另一头。

就是天天有香喷喷大米饭吃,每个月都能吃上一顿肉,偶尔...或许还能喝上一口小酒解解乏什么的...那种神仙日子!

这要是换成以前的话,谁敢想?

只怕做梦的时候,也不敢想老赵家除了过年那一天,平时竟然也能吃上白米饭呢!

但现在...不一样了。

至少,他们已经开始敢于去幻想了。

日子有了盼头,心里有了希望,干起活儿来就有劲!

当他们每拿起一件商品,摆到柜台上的同时,脑子里就幻想着这件商品卖出去了,便能给家里挣上5分钱。

这件能赚8分....

喏....这一大盒‘头痛粉’,每一盒是100小袋。

进价是4块3。

如果将这盒头痛粉全卖完了的话,总共能卖出5块钱...嘿嘿,那家里岂不就能挣到7毛了?

嗯...这支手电筒贵,卖出去了,最少能挣6毛8。

而那一坛子苞谷酒,总共是50斤,每斤烧酒卖3毛8。

卖一斤酒能赚5分。

要是能把这一坛子酒全卖光了,也就是说,家里就能挣到2块5啦?

这...这挣的也太多了吧?!!

而且,这还是没在酒里掺水的情况下...

啧啧啧...这钱赚的。

“啧啧啧...老汪家咋就剩了这么多的袜子、劳保手套,还有那么多的铅笔橡皮擦,作业本,削笔刀呢?”

赵张氏一边喜滋滋的,拿起箩筐里的针织品、文化用品。

嘴里一面啧啧有声。

“咱们红光生产1队总共就这么多人,我就搞不懂了,汪老师的婆娘那么精的一个人,她咋就敢压这么多的货呢?”

赵小磊嫂子扭头一看...也跟着欢喜起来:

好家伙!

可不咋的...那担好像是赵小磊挑回来的大箩筐里,装着的不正是一大堆袜子手套。

还有作业本,铅笔橡皮擦之类的商品么?

区区一个生产队而已。

对这些东西有刚性需求的顾客,总归是有限的。

按理说的话,是真不应该积压这么多的针织品和文化用品的。

可偏偏汪老师家,就备下了这么多的货...这,这也未免太多了些吧?

不过....袜子手套、袖套枕巾枕套,还有洗脸毛巾这些压货多。

其实是一件天大的好事!

所以这才让赵张氏高兴的呀,连嘴都快乐歪了...

这是因为在以前,在汪老师经营代销店的时候,那个时期购买针织品,纺织品不需要工业券。

而就在61年开始。

最先是在四九城和上海这种大地方,就开始试行工业券制度了。

而发展到现在...也就是63年。

如今的整个巴蜀地区,也已经在试着推广工业制品,需凭票供应的规定了。

只是目前。

必须使用工业券才能购买的工业品的品种,还没有全范围覆盖,只适用于少部分商品。

其中管的最严的当然得数布料,自行车,收音机之类的产品。

而对于其他的?

比如洗脸毛巾、搪瓷盆...则还没有对其进行严格限制。

只是,现在的供销社的批发政策,似乎也在越来越收紧。

就目前来说。

代销店要想去供销社的仓库,批发大批量的洗脸巾、袖套枕套,枕巾围巾的话?

公社的供销社,是会对其进行一定数量限制的...供销社这是在等,等上面的政策明朗化哩!

要是等到上面明确规定了:

以后购买任何工业制品,包括针织品,纺织品都必须凭票供应的话?

那么,供销社的供货制度,肯定也会随之转变!

会变成批发给代销店多少工业制品、纺织品,搪瓷制品了。

那么,这家代销店到了月底,就需上交相应的工业券抵账才行!

而生活在广大农村的社员,他们上哪去搞工业券去?

所以今天接手了不少积压货。

这事儿对于老赵家来说,却是一件天大的好事。

只因有了这些针织品在手,卖出去的时候,又还不需要乡亲们提供工业券?

这对于生产队大多数既有需求、却又苦于没券的广大社员来说?

那简直就是太,太几把友好了啊!

换句话来讲。

只要有了这些货在手,根本就不愁卖不说。

反倒还能靠这些东西,吸引不少有需要顾客,特意前来照顾老赵家的生意!

———这倒不是因为巴蜀的乡亲有多讲究,非得时常更换洗脸巾,枕巾。

他们哪更换的起!

而是因为巴蜀大地,有一个传统习俗:

谁家娶媳妇的时候。

送亲的队伍来到男方家,男方是需要给对方每人封一个红包。

另外还得送一条洗脸毛巾,或者枕巾作为答谢的。

而且打发媒婆的时候,也是要给人家毛巾的。

这样的话。

枕巾或者洗脸毛巾这些东西,就成了娶婆娘的刚需品,哪会愁卖?

今天捡了个大大的漏,一家人很高兴。

以至于铅笔,橡皮擦也积压得多...大家就不再那么犯愁了。

———反正这些商品一不会过期,二不会变质。

一个月两个月卖不掉,那就一年,两年慢慢卖吧!

只要有了那些劳保手套和袜子,围裙围巾洗脸巾...光是靠这些商品。

就足以给老赵家的代销店,带来一个开门红了!

有了这件喜事打底。

老赵一家人干活儿的速度,不由也快了起来,大家那是越干越有劲儿啊!

“咕噜噜——”

干着干着,大家伙儿的肚皮都纷纷开始唱响了空城计。

而一直都在闷头干活的赵振海,此时忽然直起身,使劲儿猛一拍自个儿的脑门儿!

“哎呦坏了!你说,我咋就把这事儿给忘了呢?”

最新网址:m.biquw.cc
本章换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