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章 新年!(求追读)
第72章 新年!(求追读)
江阳快步走下楼。
来到院子。
他看着吴均、苏筱和赵春苗等新实验楼的成员,有些意外。
见状,苏筱道:
“江教授,您不会是忘了,马上就要过年了吧?”
江阳疑惑道:
“是这样吗?”
他还真没注意。
毕竟每天都在研究。
难得有休息的时候,也要学习,根本闲不下来。
苏筱笑道:
“我就说江教授肯定忘了吧。”
“没关系,现在去置办年货还来得及。”
“我们人多力量大,一趟就给您全部搬回来。”
她说完后。
其他人也纷纷响应。
看到他们热情的样子。
江阳也不好拒绝,道:
“好吧,那就拜托大家了,今天我请大家吃饭。”
闻言,众人当即发出一阵欢呼,道:
“谢谢江教授!”
……
随后。
在苏筱的带领下。
众人骑着自行车,来到百货大楼。
刚刚进入58年。
物资供应目前还算稳定,给票就能购买。
江阳也没有吝啬。
将攒了几个月的肉票,全部交给了他们。
苏筱看到带着男生,负责去买比较重的肉类。
看到30多斤肉票。
吴均等人眼睛都快直了。
苏筱更是直接提议道:
“江教授,要不今天在您那儿吃饭怎么样?”
“这样能省下不少钱呢。”
“当然主要是能热闹热闹,大家说话也随意些,就是怕叨扰到您。”
江阳迟疑道:
“打扰倒是谈不上,但我不会做菜……”
他做菜。
只能用四个字形容。
——糟蹋粮食。
苏筱道:
“没关系,我们有好多同学都会做。”
“就说赵春苗同学。”
“我吃过她做的辣椒炒肉,味道可好了。”
她说完后。
旁边的学生们,跟着点了点头。
这个年代,大家多多少少都会做点菜,就是有难吃不难吃的区别罢了。
江阳颔首道:
“好吧,你们安排。”
听到这话。
众人脸上露出兴奋之色,相继结伴离开。
……
江阳也没闲着。
在百货大楼里逛了逛,来到卖钢笔的地方。
结果一问价格。
出乎意料的,并不算贵。
店员道:
“这位同志您一看就是知识分子。”
“我推荐您买这款英雄100金笔。”
“我跟您说,好多文化人,用的都是这款……”
面对店员滔滔不绝地介绍。
江阳看了看价格。
30块!
他疯了才会买,买几个1毛钱的笔记本倒是可以。
江阳的目光,在旁边的笔记本上打量了下。
似是察觉到他的目光。
店员立刻道:
“同志,普通的练习本1毛一本,但是粗纸印刷。”
“我推荐您买这种硬皮笔记本。”
“使用的高级道林纸,就比门外从老大哥那里进口的差一点。”
她说完后。
期待地看着江阳。
毕竟大过年的,说到这份上,多多少少都会买上一本。
江阳道:
“给我20本普通的练习本就好。”
店员:
“……”
白瞎介绍半天了。
她回过头,准备去拿本子。
这时,江阳忽然又道:
“再拿10只英雄616铱金笔和10本硬皮笔记本吧。”
店员愣住,道:
“您没说错吧?”
她本来以为江阳囊中羞涩,才只买几个笔记本。
结果突然就买这么多东西。
英雄616铱金笔4块1只,硬皮笔记本1块一本。
总共50块,价格甚至比一根英雄100金笔还贵。
江阳道:
“没说错,包起来吧。”
他一边说。
一边从口袋中拿出钱来,放在桌上。
看到真钱。
店员也没墨迹,利索地将东西包好。
正想攀谈几句。
突然跑过来一个十分漂亮的女生,将江阳拉开。
……
众人的速度很快。
不到半个小时。
就将东西全部买好,装在了自行车上。
这个年代的自行车。
可不像后世,注重轻便,主打一个结实耐|操。
每辆的载重。
至少都是100公斤,拉点年货绰绰有余。
当然,这么好的东西。
价格也不便宜。
一辆“二八大杠”,少说要150块钱。
他们一共也不过3辆。
所以,装完东西后,就有一个问题。
没位置了。
江阳和苏筱站在风雪中,看着车上的众人一阵沉默。
这时,吴均不确定道:
“其实我可以尝试带3个人。”
后座坐两个。
前杠做一个,问题一个不大。
就是有点吃技术,但他觉得自己没问题。
江阳连连摇头,道:
“算了,你们先去,然后回来接我们好了。”
他果断拒绝。
这样坐上去也不舒服。
还不如走一段路,等他们回来。
吴均道:
“好吧,那我们很快回来。”
他说完后。
便飞快带着其他人离开。
……
江阳和苏筱也没在原地傻等,跟着朝京钢院的方向走。
一路沉默。
只听得见鞋子才在雪地里,发出“咯吱咯吱”的声音。
江阳想了想,道:
“苏老师,您对硅平面工艺中P/N结……”
他话说到一半。
发现苏筱忽然跑了出去。
定睛看去。
只见远处一个老人,正拉着煤车,在雪地里艰难地向前走着。
见状,江阳也连忙上前,帮忙推车。
老人感觉到身后忽然一松,
回过头,道:
“谢谢你们啊!”
苏筱笑道:
“没事,都是我们应该做的。”
……
就在老人和苏筱说话时候。
江阳却在看着老人车上的煤粉出神。
他记得小时候。
用煤取暖,用的应该不是煤块,而是蜂窝煤。
想到这里。
江阳开口问道:
“大爷,您这煤块是从哪儿拉来的?”
闻言,老人警惕地看了眼江阳。
在哪里拉煤都不知道。
怕不是个特务。
眼看老人神色不对,苏筱连忙解释,道:
“大爷您别误会。”
“他是从国外过来的,在学校教书。”
“平时用煤都是学校直接发的,不了解情况。”
听到这话。
老人的神色稍松,道:
“是这样啊!”
“其实你问别人也能知道。”
“除了单位直接发,大家都是从国营煤店里买的。”
江阳继续道:
“那都是这样的煤吗?”
老人道:
“有煤块,但是贵,更多的煤粉。”
“我们拿回家。”
“都是掺上黄土,制成煤饼或者煤球再用。”
他说完后。
江阳基本确认了心中的猜想。
这个年代。
还没有蜂窝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