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章 蟾角岁龙丹
第74章 蟾角岁龙丹
自然,这丹药其实也没有传说中的那么厉害,根本做不到寿延千岁,不过十几二十年的光阴还是有的。
至于说这些药材是哪来的,当然是从朱厚熜那里顺的。
“爹!”
沈誊激动地握住父亲枯瘦的手,欣喜道:“你有救了!“
沈幻山却按住儿子的手,目光灼灼地看向韩云:“小友,这丹药珍贵,之前我们可是素不相识……”
沈幻山的意思很明确,你为什么愿意拿出这么珍贵的丹药来救我这个老头子呢,难道真是因为自家手段?
对此,沈幻山心中有所怀疑。
自家手段说白了就是个杂技戏法,根本上不得台面,这中间的价值不对等啊!
韩云正色道:“若论价值,您当年的功绩,又岂是几枚丹药能衡量的?”
沈幻山闻言一怔,眼中泛起一丝湿润。他深吸一口气,郑重抱拳:“小友高义,沈某有愧啊。”
韩云不再多言,将白色丹药递过去:“前辈先服此丹,我以炁助您化开药力。”
沈幻山接过丹药,仰头服下。丹药入口即化,一股清凉之意瞬间弥漫全身。
韩云双掌轻按在沈幻山后背,九阳之炁源源不断输入,引导药力游走经脉,直达肺腑。
只见沈幻山面色渐渐红润,呼吸也平稳了许多。他忽然剧烈咳嗽起来,吐出几口黑紫色的淤血。
“爹!”沈誊紧张地上前。
沈幻山摆摆手,长舒一口气:“舒服多了,三十多年没这么畅快呼吸过了。”
韩云又取出褐色丹药:“接下来是祛毒,可能会有些痛苦,前辈需忍耐一二。”
沈幻山豪迈一笑:“当年蛊虫噬腑都过来了,还怕这点疼?来吧!”
褐色丹药服下后,沈幻山浑身颤抖,额头渗出豆大的汗珠。他紧咬牙关,双手死死抓住石桌边缘,指节发白。
约莫一刻钟后,沈幻山猛地喷出一口黑血,血中竟有细小的虫尸蠕动,看得人头皮发麻。
韩云眼疾手快,一道炁劲将虫尸焚毁。
“好了,最凶险的部分已经过去,最后这枚青色丹药,能助前辈恢复元气。”
青色丹药入腹,沈幻山只觉得一股暖流涌向四肢百骸。他惊讶地发现,自己干枯的手臂竟渐渐有了血色,老年斑也淡了不少。
半个时辰后,治疗结束。
沈幻山站起身来活动筋骨,原本佝偻的腰背挺直了许多,眼中精光湛湛,哪还有先前垂暮之态?
“神乎其技!”
沈幻山激动地握住韩云的手,“小友再造之恩,沈某没齿难忘!”
沈誊更是激动的直接跪下:“韩兄弟大恩,沈家没世不忘!”
韩云连忙扶起他:“快请起,这都是晚辈应该做的。”
沈幻山忽然正色道:“小友,我沈家虽不是什么名门大派,但祖传的神仙戏术也算有些独到之处。若不嫌弃,我愿意倾囊相授!”
韩云刚要推辞,沈幻山又道:“莫要推辞,这功夫在我手里也就是个戏法,博人叫好而已,比不上机云社的传承,也不值当什么。”
见沈幻山态度坚决,韩云郑重抱拳:“那晚辈就恭敬不如从命了。”
神仙戏术听起来名头大,但确实也有些来头,乃是成书于明代,也有几百年的传承了。
主要分为三个部分:幻术,手彩,秘物。
幻术,使用先天一炁结合光影、云雾、物品等等,构建出一方景象,而这种景象往往是需要以一定的物品作为依据的。
就比如说之前所提到的种瓜,都是假借它物,幻化为真,也就是说,想要凭空造出一方“景物”来,很难。
你可以让一盆光秃秃的盆景生花长草,幻化出海外仙山的模样,但做不到无中生有。
手彩,其实韩云之前也触类旁通过一些,其实说白了就是手上的功夫,如暗器飞刀,三仙归洞等等,都是讲究一个手快无影。
有偷、藏、转、换、掩等等窍门。
再说最后的秘物,也是韩云最为感兴趣的,里面包括了种种戏法运用之物的炼制方法。
就比如说,粟米千斤定,辅以密咒炼制的小米,撒到地上,对接触到它的生物产生固定的效果。
集合了化物与厌胜之法两门手段。
化物可以改变物品的性质与形态,但需要长时间的蕴养,戏法一门讲究的是博而彩,掌握的手段越多越好。
自然不可能为了一门戏术而耗费自己许多的时间,于是在将粟米初步炼制后,对其施展厌胜之法。
所谓厌胜,也可以说是压胜,乃是压制对方而胜之的意思,一般是借物厌胜。
古代最为常见的,春节贴春联,放爆竹,正月十五上灯,端午节插艾蒿,喝雄黄酒等,都是为了压制某些人、物或魔怪。
可以说,属于在精神、灵魂上给人一定的压制。
粟米在经过化物之后,使其具有更重的重量,使用时,以化物之法驱动,念动厌胜咒语,从而可以在肉体和灵魂上对人身进行束缚。
其他的秘物,如神仙索等等,其实也是化物手段的一种,可以在短时间内将绳子变得僵硬。
爬绳索的孩童,则是草扎的小人,里面裹有化物的丝线为筋骨,作为傀儡,变戏法时,以幻真之术欺骗人眼。
小人爬上“假云彩”之后,变戏法者用化物法操控小人肢解,掉落下来,以求观众怜悯。
当然,还有一些更加血腥的幻术,如刀锯解人,吹口气后,人身恢复如初之类,其实都是秘物中的傀儡。
但和真正偃师一派的机巧傀儡比起来,戏法一门的手段又充斥着种种粗陋之处。
不过即便再粗陋,也是一辈辈的人不断摸索、完善、传承下来的,值得尊敬。
在离去前,沈誊请韩云看了一场演出。
以彩绸、皮毛等物,扎出形状,幻化出百数锦鲤天龙共舞,并有仙鹤祥云,猛虎啸聚等等,场面恢宏,堪称惟妙惟肖。
幻术,其实还是人们对于现实景物的映照与认知,以及对某种美好事物的憧憬和期许。
汉时为何幻术得以兴盛?
也许就是来源于当权者对于仙的向往吧!
终不过是一场梦幻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