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2章 晓岚的黑历史
第112章 晓岚的黑历史
出了皇宫,回到富察府,福康安气不打一处来。
福灵安见状,一猜就知道办事儿不顺利,非拉着福康安要他做心理辅导。
福康安反抗无效,被迫听了一顿和尚念经。
无非是皇家于富察家有知遇之恩,雷霆雨露皆是君恩,不可为自身谋求过多等等。
这些东西,在他这个现代人眼里,都是洗脑的玩意儿。
为了应付福灵安,他只能一个劲地点头,然后心里开始盘算别的。
他打算想办法把纪昀从福建给调回来,多个军师在身边会安稳些。
再把宣化知府王者辅安排到江南,王者辅在政绩上素来清廉且爱民如子,他倒要看看永璇能翻起什么大浪。
有了计划,就得付诸行动。
接下来就得做做傅恒的工作了。
在人事调动这一块,乾隆颇有心德,且下手迅速。
比如讬恩多一个月前还是兵部尚书,一个月后就不是了。
入夜,傅恒从军机处下值回来,福康安破天荒地要给大家讲述征缅的精彩场面。
用过饭,全府上下齐坐一堂,福康安掏出一本本,开始绘声绘色地讲述。
既然要讲战役,那站前准备必然不能少。
这时,他嘴里冒出了纪昀的名字,又冒出了王锡昌的名字。
对于纪昀,傅恒有印象,他当即与福康安对人头。
“这个纪昀,在征缅中有何作用?”福灵安问道。
福康安给福灵安竖了个拇指,这个托表现得很不错。
“诸位不知,这个纪昀为人聪慧,是他指出缅甸的气候条件问题,我这才在出发前准备了大量药材和用具。”福康安解释道。
傅恒点了点头,夸赞道,“若真如康儿所说,倒真有先见之明!”
只是傅恒又皱起了眉,“怎么我听说的,似乎不对啊!当真是纪昀,纪晓岚?”
“当真!”福康安看着傅恒的表情有些后怕,难不成纪晓岚有他不知道的黑历史?
“恩,那我再去问问。”傅恒若有所思。
福康安反应及时,立马从纪昀换到了王锡昌,“大哥,你可知那些驱散毒虫和应对雾障的药,出自何人之手?”
“何人?”福灵安当即激动起来,表情很到位。
“就是这位王锡昌!”福康安看向傅恒,他似乎还在沉思,“阿玛,我们说到王锡昌了!”
“啊?王锡昌又是何人?”傅恒赶忙问道,不可以打击孩子的积极性。
“他可是位神医啊,不过您可能不认识他,但应该知道他的爹,王者辅。”福康安提到名字时,特意放慢了速度,“王、者、辅。”
傅恒眨眨眼,点了点头,“王者辅,一时想不起来。”
“儿子向神医打听了一下,王者辅乃是宣化知府,此人清廉爱民,与先前在苏州的那几位,可谓是天上地下。”福康安已经很努力在描述关键点,就怕傅恒睡了一觉全忘了。
“哦,真是良父无逆子啊!”傅恒感叹道,“那康儿是如何回报人家的?”
接下来就是关键,傅恒不愧是在乾隆跟前的红人,很会接话。
“儿子无能,无以回报。”福康安低下头表示很惭愧。
福灵安别过头捂嘴笑,这一幕他俩已经排练过了。
叶赫那拉氏走上前搂过福康安的肩膀,“康儿年纪小,无以回报是常事,但阿玛和额娘定会为你回报的。”然后看向傅恒,“老爷,你说是吧!”
傅恒嗅到了套路的味道,他觉得自己下值一回来,就走进了他们提前布置好的陷阱,此番看来,就是他这个宝贝儿子—福康安的注意。
“夫人说的对,康儿可有什么想法?”傅恒起身问道。
福康安看向福灵安,又看向福隆安。
福灵安会意点头,“阿玛,康儿还小,对朝中之事也不熟悉,不如您来帮他谋划一番吧。”
福隆安也跟着点头,“儿子也觉得。”
傅恒狡黠地一笑,“为父也不了解你们的心思,自然无法做出安排。”
福康安很满意事情的发展,他的要求也不高,把纪昀调回京城,王者辅调往苏州,但福灵安觉得这样有些刻意,还是需要多准备一些。
“阿玛,先前纪昀回京丁忧时,儿子与他一起看过书,得知他先前在翰林院待过。”福康安引导道。
“那就没错了,为父知道是谁了。”
……
下了早朝,傅恒随乾隆前往养心殿。
傅恒提到芍药与诗集,乾隆颇有感慨。
紧接着,傅恒又提到了翰林院精通写诗的人,乾隆摇了摇头。
“他们写的诗,都不行!”乾隆感叹道。
傅恒随即接话,“奴才记得,早些年,皇上给奴才看过几首诗,说是翰林院一位庶吉士写的,似乎不错。”
乾隆正欲提笔朱批,傅恒这么一提,他便放下了毛笔,然后看向窗外,开始回忆。
“朕记得好像是有这么一位,他的文采不错,写了不少诗进献给朕。”乾隆想来想去,想不出名字。
傅恒开动脑筋提醒乾隆,“那不若,皇上先处理政务,奴才拿笔先记下来,等皇上想起了再提。”
他还可以在“记”这个字上加重了语气。
为了宝贝儿子的愿望,傅恒算是拼了这张老脸。
“记下来可以,记下来,记下来……”乾隆念着念着,突然灵机一动,“朕想起来,他叫纪昀,字晓岚!”
傅恒突然恍然一悟的表情,“原来是叫纪昀啊,奴才前些日子还见过这个名字。”
“纪昀现在何处任职?”乾隆问道。
“奴才前几日见刘统勋大人在整理各地学政问题,那纪昀似乎就在福建任学政。”傅恒边想边回答。
“有些年头了吧,他这一走,给朕写夸赞诗的就没有了!”乾隆感叹道,“把人调回来吧,让他继续给朕写诗!”
傅恒点了点头,又问道,“那调到何处?要不要问一问刘统勋大人,那纪昀似乎是刘大人的学生。”
“学生?哦对,纪昀考学那年,刚好是刘统勋任主考官。”乾隆回忆起,“既然是学生,那就让纪昀继续在翰林院待着,给个从四品侍读学士吧!”
傅恒心里一松,终于,替福康安把这事儿给解决了。
接下来的王者辅,必须再等等,苏州可是肥差,但凡有人想往这上面钻,总会被乾隆盯上,怀疑不怀好意。
傅恒出面还好,但眼下还是要小心为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