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日子不可长久
第3章 日子不可长久
闻言,恍然间卫振华感到这一家子像是一窝相濡以沫的鱼!
……
而只是拐过了弯,就看到聋老太太正拄着拐杖准备过后院那高高的门槛,蓝色斜襟大褂子,三寸金莲,小腿用黑布条缠成了千层鳞,这让她看上去很利索,虽然已是脚步瞒珊。
卫振华知道聋老太太在整栋四合院是老祖宗般的存在,看人看事都十分明白,傻柱要是没他,就绝后了,因此对聋老太太,卫振华倒是感觉有些亲切。
而不论亲切不亲切,卫振华明白,聋老太太这腿脚不利索的样子,万一碰着了、摔倒了,谁遇到都是个事儿。紧走了两步,搀了下她的胳臂:“老太太慢点。”
“小华上班去?”
“嗯……老太太,你这去哪儿?”
“去你二大爷家坐会儿。你这带的是什么?”
“细面。我二嫂没奶,我大嫂让我给送过去的。”
“好孩子。”
……
对于聋老太太能听清他的话,卫振华一点都没感觉到奇怪,在看《情满四合院》电视剧时,他就感到聋老太太的人生境界已经达到自如之境,想听的就听,不想听的就可以听不到。
……
来到文化胡同他二哥卫振中家,卫振华就听到屋子里传来“哇哇”的哭声,“二嫂,娘,大嫂让我给送细粮来了!”说话之间,卫振华打开了门。
只见她母亲卫李氏正收拾着碗筷,衣着与贾张氏几乎一模一样,灰色的中山装式样的大褂子,硬币大小的纽扣,花白的头发梳的干干净净。
她二嫂薛贵枝却完全没有了护士的白衣形象,小碎花的褂子开着,正在尝试给“跃进”喂奶,只是小跃进显然受不了她的欺骗,“哇哇”大哭着。
白花花的,卫振华赶紧扭过了头,同时顺口说道:“二哥呢?”说话之间把绿军包放在了桌子上。
“昨夜值班,还没下班。这都拿来了!”
卫振华的二哥卫振中军人复原,被分配当了片儿警,三天两值班。这其实是这个时代的好处,穷是穷了点,但此时还没有失业一说,对于城市青年,或早或晚,组织上都会给个安排。
而卫李氏显然是极为熟悉卫振汉家中的情况的,说话之时,语气里带着明显的惊讶。
“大嫂说,哪头紧顾哪头,娘,二嫂,我上班去了。”
此情此景,卫振华感觉有些悲怆,不愿多留,转身就走。
“还是给大嫂送一半过去吧!”
“也行。这细面只怕也不行,得有些油水,哎,小孩,小孩。”说到这里,卫李氏招着手,向门口喊道。
“小孩”是卫李氏对卫振华的专用称呼。
“娘,什么事?”
“到厂里,你找找傻柱,看他能不能给你嫂子弄块肉,或者一些鱼,咱给他粮票,你问问行不行?不能让你嫂子身子垮了,还得要个闺女呢!”
“还生!”
都穷成这样了,还坚持不懈,想要一个小棉袄!卫振华不由吃了一惊,脱口而出。
“你小孩子懂什么,一代没闺女,三代没亲戚。你别忘了。”
卫振华明白这事他只有同甘共苦的份,却没有什么决策权,只能轻轻的“嗯”了一声。
……
出了大院的门,便是窄窄的巷子,青石铺就的道路,三三两两的行人,男的大多数都是蓝色的工装服、黄胶鞋、布鞋,女的大多是也是工装服,格子褂子。极少数男的穿着中山装,上放口插着一支或两支钢笔,少数女的穿着列宁装,大翻领,双排大扣。这样打扮的都是干部。
但是不论干部也罢,群众也罢,一路行去,卫振华居然没看到一个胖子,相反的他看到的是一张张略显消瘦的脸,但是偏偏这样的脸上闪现着,热忱、质朴、昂扬向上的光芒。
……
“东方红,太阳升……”
还没到厂门口,激昂的乐曲就落进了卫振华的耳中。到了红星轧钢厂的大门口。大门口上白底黑字,一副漆写的标语——工业学大庆,农业学大寨,全国人民学解放军。
大门下工人涌流如鲫!
对于这种富有时代感的标语,卫振华不禁多瞧了几眼,随后他便往工人食堂而去。
傻柱今天正好上夜班,还没下班。而毕竟是一个院的,虽然卫振华与傻柱相差了几岁,上山下乡又疏远了几年,但往日的、现在的交情都在,因此到了工人食堂后,卫振华直接去了后厨,然后就见到了四合院第一舔狗,第一性情中人傻柱。
一张长的稍微着急的黄疸脸,一双质朴的眼睛,稍大的鼻子,一身白厨衣。
而通过电视剧卫振华当然已经深入了解了傻柱这个人,心地善良,为人热心肠,急公好义,虽然深陷于道德的枷笼,但是却是一个完全可以托之以后背的人。
与这样的人交往最是轻松,相处的方式也是简单的直来直去,因此把傻柱拉到厨房的角落之后,卫振华,直接说道:“柱子哥,我有一件事,不知你能不能帮帮忙?我二嫂没奶了,小跃进饿的“嗷嗷”叫,你看你能不能给我弄块鱼、肉什么的,我娘说可以给你粮票。”
“给什么粮票,一个院的,这不是寒碜人吗!这事你放心吧,厨里正好有一块肥肉,回头我切一块给振中送过去,你说说,他也不早与我说一声,这一搬出去,人也越来越生分了。”
果然,如卫振华所料,傻柱很义气的答应了,而且对他二哥颇有微词。
这其中的原因卫振华也了解,傻柱与卫振中年龄相当,可以说是一起长大的。
而在此时肥肉要比瘦肉稀罕,寻常人买一块肥肉,那是要挂在自行车车把上的。
“柱子哥谢谢你了。”
“没事,嘴巴牢靠点就行了。我去收拾了。”
傻柱大刺刺的挥了下手,转身进了厨房。
他这话的意思卫振华倒也明白,他是怕传出去,求他的人多了,他照顾不过来。
“古道热肠啊!”
事情如此顺利,纵然知晓此时的社会风清气正,但想到后世处处用钱说话,卫振华还是不由的心生感慨。
到了热轧车间,带上了橡胶帽,拿了表格,带了钢笔,卫振华进了热轧车间。
这就是他在热轧车间的工作,专门做生产记录,包括加热铁锭的数量,加热温度,钢筋、钢板等成品的数量之类。
热轧车间其实岗位很多。
操作辊道、翻料、拉料、移位和升降等设备、装置或使用工具,将金属锭、坯调头、移位、翻面、送入轧机,液压、控孔、卷管等都需要工人操作。
卫振华之所以能得到这么一个相对轻松的工作并不是因为他的父亲,而是因为他的学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