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嬴政与赢熙
第1章 嬴政与赢熙
公元前256年,赵国都城邯郸,一对兄弟在树丛中仔细寻找着什么,哪怕是杂乱的野草也要拿起来仔细观察一下,看看是不是自己要寻找的东西。
兄弟二人正是秦国太子的嫡子嬴子楚的长子次子,双胞胎兄弟,赵政为兄,赵熙为弟。
几年前嬴异人在魏国商人吕不韦的帮助下逃离邯郸归秦,成为太子赢柱的夫人华阳嫡子,更名子楚。
但妻子赵姬和一双儿子被留在了邯郸,继续为质,归秦之日遥遥无期。
因为还未认祖归宗,所以用赵为姓。
但没有人知道,赵熙是来自蓝星的穿越者,前世孤老终生,去世的时候也没什么遗憾,而这一世成为了始皇帝的双胞胎弟弟,对赵熙而言是天大的惊喜,也立誓一定要辅佐嬴政成就万古一帝,达成万世大秦的宏愿!
只是可惜,直到现在,赵熙都没有获得金手指的帮助,前世除了对历史有一定的了解外,什么火药、造纸、冶铁、玻璃烧制等等穿越者到古代必带的技术,都不曾了解过,所以赵熙此时只能时刻守在嬴政身边,助他平安度过质赵几年,归秦之后,再出谋划策。
“熙弟!我找到了!”
“哪儿呢?”
赵熙赶紧来到赵政身边,端详着手中的草木。
“对不对?”
“嗯……感觉像又不像……”
说着,赵熙折断一点根茎放在嘴里,微微的苦涩刺激着味蕾。
“呸,微苦,带着轻微的刺痛感……与夏老描述的一样,只是……”
大部分都对上了,但赵熙也不敢肯定这是不是他们要找的草药。
“要不我们先拿回去给夏老看看?万一找对了呢?”
“嗯,也行。”
赵熙将草药放入怀里,兄弟二人赶紧朝着城内跑去,结果却遇见了最不想遇见的人。
“咻~”
一支利箭插在他们的脚边,阻断了他们的脚步,连期待的心情都石沉大海。
与兄弟二人年龄差不多的少年来到了他们面前,领头的人手持长弓,背负箭筒,神色高高在上,看着兄弟二人的目光仿佛在看两只蝼蚁。
“哎呀,居然射歪了,真是晦气。”
“赵偃……”
兄弟二人面若寒霜,目含怒火,死瞪着赵偃一行人。
赵偃,赵姓,但却不是赢姓赵氏,而是赵国王室,赵王丹的二儿子。
与温文尔雅的兄长赵佾不同,赵偃是个十足的纨绔子弟,欺压平民,专横跋扈,无恶不作。
经常被赵王丹教训的他,就喜欢将怨气撒在邯郸城内的各国质子身上,其中以赵政、赵熙兄弟为最。
秦赵乃是世仇,赵偃也最讨厌兄弟二人,就算没事儿,也喜欢找他们麻烦。
赵姬母子苦不堪言,但碍于身份,也只能忍耐。
“真是晦气,本想着今日天晴气朗,出来猎野狗,结果还射歪了。”
兄弟二人冰冷冷地瞥了赵偃一眼,转身朝着邯郸城走去,根本不搭理赵偃。
他们不搭理赵偃,不代表赵偃愿意放过他们。
“本公子允许你们走了吗?”
赵偃发话,他手下的狗腿子们立即将兄弟二人围了起来。
“让开!”赵政冷喝道。
“哟?还很神气啊,别忘了这里是赵国!你们也不过是秦国抛弃在这里的野狗……”
“你……”
赵政的胸腔被怒火占满,抬手就想一拳打过去,但手却被赵熙死死地抓住。
“郭开,你别忘了,你只是赵偃的伴读而已,真以为你是个人物了吗?”赵熙冰冷冷地说道,浑身散发着冰冷的气息。
“哼!吓唬谁呢?”赵偃趾高气昂地来到兄弟二人的面前,护着郭开,“郭开是本公子的伴读,你们算什么东西?我告诉你们,就算是本公子养的一条狗,也比你们尊贵!”
“呵呵,是吗?”赵熙冷笑道。
“你!找死!”
“公子!使不得!”
赵熙的冷笑深深地刺痛了赵偃那可怜的自尊,赵偃气急败坏,拔剑就要砍死赵熙,但他身边的跟班虽然平日里跟着赵偃胡作非为,但不乏明事理之人,赶紧拦住赵偃。
兄弟二人此时再落魄,那也是秦国的质子,是当今秦国太子嫡子的儿子。
这段时间,秦国击败多国联军并灭了西周的消息已经人人皆知,而赵国与秦国毗邻,赵王丹与平原君赵胜正在商量要如何稳住秦国来化解这次危机。
若是赵政与赵熙在这个时候出了问题,那么秦赵和谈之事,就会变成镜中花,水中月。
“放开我!我要杀了这秦狗!放开我!”
作为纨绔子弟的赵偃可想不到这些,他也不想管这些,他只想杀人泄愤。
利剑加身,赵政与赵熙兄弟临危不惧,他们的体内流淌着赢姓的血脉,就算在他国为质,就算生活落魄,也不能给老秦人丢脸,不能给赢姓丢脸。
看到赵政和赵熙不屈服,赵偃的怒火更盛了,激烈地挣扎了起来,挣脱跟班的束缚,欲一脚将赵政踹倒在地。
赵熙见状,推开赵政,自己被踹中倒地,赵偃此时也不管倒地的是赵政还是赵熙了,高高地举起利剑,就要砍掉他的头颅。
“熙弟!”
“公子!不要!”
“住手!”
就在利刃即将落下之时,远处传来一声厉喝,让所有人都定在了原地。
赵政第一个回过神来,将赵熙扶起,目光恶狠狠地瞪着赵偃。
此时,巡查城防的廉颇带领兵卒赶来,阻止了闹剧,也救了赵熙一命。
“你们这是在干什么?”廉颇质问赵偃。
“他们辱我,我要杀了他们!”
“胡闹!两位公子乃是秦国质子,岂能伤害?把剑收起来!”
发展到如此事态的原由,廉颇用屁股都能猜得到,赵偃胡作非为又不是一次两次了,若不是他顶着赵王儿子的身份,廉颇都想杀了他为民除害。
对廉颇的责骂,赵偃愤怒不已,他与刚正的廉颇一向不对付,但廉颇是两朝老将,威望颇高,他也不敢违逆。
“老东西,你最好期待我不能上位,不然的话,我弄死你!”赵偃在心中恶狠狠地想到,在心里埋下了仇恨的种子,这份仇恨,不仅是对廉颇,还有赵政和赵熙,因为他们自己才会出丑,才会被廉颇教训。
“哼!我们走!”赵偃收剑,带着跟班们离开了此处。
廉颇见状,也没有再说什么,现在是秦赵盟约的关键时刻,他当然不能让秦国质子出事。
但私底下,他对秦国的仇恨比大多数赵国人都要深,因为长平之战,被坑杀的四十五万将士大都是他的军队,也是因为他没有打败白起,才导致后来被换将。
不过,在他眼中,年幼的赵政、赵熙兄弟已经能看到不属于稚子的气势,与刚刚离开的赵偃有了充分的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