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捡漏也是门艺术
第2章 捡漏也是门艺术
第二日,清晨
李牧来到古玩城,这里地处市中心偏西,是周围几个城市古玩集散中心。
虽是早晨,但古玩城人头传动,喧闹异常。
地摊拥挤,各式各样的摊位沿着街边道路摆开。
摊主们南腔北调的吆喝着,热情的招揽着形形色色的冤大头。
李牧缓步行走在地摊之间,目光扫过一件件:“古玩”。
“老板,这玉蝉什么朝代的?保真吗?”一个中年胖子拿起一块色泽艳丽的玉器问道。
“宋代的和田老玉,非常开门。”摊主信誓旦旦道。
李牧看了一眼,心中暗笑,宋代?
明显是现代的!
树枝加染料的工艺品,坑的就是这种不懂装懂的。
李牧一路看过去,十件有九件是假货,要么是老仿品,要么就是残破不堪的民窑瓷片。
真货也就是一些就是清末民国的杂项,不值什么钱。
这些摊主,大多都是自以为很懂,其实就是半瓶子醋。
古玩行业龙蛇混杂,买定离手,李牧早已习惯,没有多做停留,直接去了目的地“天韵阁”。
天韵阁的老板是,班主任刘一泉多年的好友,为人还算靠谱,两人提前打好招呼。
来到门口,李牧推门而入。
店铺的比想象中大不少,有一股淡淡的檀香味。
店铺内陈列着各种瓷器、铜器、玉器和一些书画。
老板看着五十岁上下,戴着一副金丝眼镜,悠闲的喝着茶。
“老板,我是刘老师的学生。”
“文物修复班的是吧?”
老板抬眼看向李牧,随即温和笑道:“你们老师打过招呼了,我就不多说了,各凭眼力,有什么看上的,小心点可以上手。”
“哈哈,做咱们这一行,买定离手,眼力差了可别怪我欺负你们。”老板笑道。
“自然”
“老板您贵姓?”
李牧一边看,一边观察老板,闲聊道:“您这店里的东西,可比外面强多了。”
“免贵,姓钱”
钱老板抿了口茶,道:“小本买卖,养家糊口而已,上不了台面,上不了台面。”
“有没有,生坑货?”
李牧小声道,这是一句行话,说的是新出土的东西,钱老板肯定能听懂。
“你一个学生,懂得还不少。”
“以前倒是还有,现在你也知道管得严,早就不碰了。”
“店里的这些,来路都正,早就不搞那些了。”
几句交谈下来,李牧就知道这钱老板是个行家,说话滴水不漏,想要从他手里捡漏,怕是不容易。
门口的风铃轻轻一响。
一个女生走了进来。
李牧回头一看,是同班同学周琴。
周琴身穿白色T恤和牛仔裤,扎着马尾,五官端正,属于耐看型的姑娘。
四目相对,周琴倒也不意外,礼貌道:“李牧,你来这么早?”
“嗯,随便看看”李牧点点头道。
钱老板似乎和周琴认识,笑着招呼道:“周同学来了,随便看。”
周琴直接走向一边书架,戴上手套,开始翻看一些古籍残叶、旧钱币之类的东西。
李牧也打扰,在店内独步,目光不经意的扫过各种物件。
这天韵阁的东西,确实比外面好不少,但也多是一些普通品,偶尔有几件开门老物件,价格也不低。
一千块不够买。
过了半小时,周琴有了目标。
他走到一个玻璃柜台前,拿起了几枚钱币仔细看。
“钱老板,这几枚银元怎么卖?”
钱老板起身走过去,拿起那几枚钱币看了看:“这是民国时期的银元,品相还行,都是些常见版,你要是喜欢,八百块拿走。”
周琴拿起钱币,仔细端详一番,又用随身携带的小放大镜看了看细节。
李牧早就看到这些银元,值点钱但是要当第一,怕是有点难度。
“开国纪念币”当十文、“共和纪念币”当十文,还有一枚“川军政府”的汉字“川”版银元。
这几枚银元,市场价加起来,品相好的话,在几百到两千之间浮动。
周琴显想了想,便爽快地答应道:“行,八百块我要了。”
这周琴眼力倒是不差,没亏钱,甚至还能小赚。
她从钱包里递了八张毛爷爷,给老板。
钱老板收了钱,笑着将钱币用个小锦袋装好递给周琴:“周同学好眼力。”
这话一出,李牧猜了个大概,钱老板应该知道,这几枚银元一枚值个一两千,但恰好认识周琴,卖了个顺水人情。
周琴微微一笑,将锦袋收好。
李牧的目光,不经意间扫过房间角落。
是一个青铜香炉,被随意地放在一个茶几上。
炉内塞满了烟蒂和烟灰,被当成了烟灰缸。
李牧心中微微一动。
他不动声色,眼神却在那香炉上多停留了几秒。
这香炉的盖子有些不协调,材质和工艺都与炉身有明显差异,应该是后来加上去的。
香炉整体遍布着青绿色的铜锈,锈色自然,有层次感,应该是真品,但香炉又有化学修复的痕迹。
李牧思考片刻,这个香炉应该是真品,被后来人修复过,只是手法不够高明,懂行的人很容易分辨出来。
这种修复,很可能是在民国时期进行的。反而被误认为是民国时期的仿制品。
但从器型和纹饰风格判断,炉身九成九是春秋战国时期的真品。
可惜因为保存的不当,品相很差了,要是保存完好拍卖个几十个万,也不难。
现在估价5-8万左右,对于自己的来说,也是天价了。
李牧中心恼怒,这么好的东西居然拿来当,烟灰缸?
暴殄天物啊!
这绝对是个大漏!
心中虽然焦急,但是李牧,也不能表露声色,能做古玩店老板的人精,万一被他看出来就前功尽弃了。
李牧余光一直盯着那个香炉。
现在的问题是,怎么样才能用最低的价钱买下个这个大漏。
直接开口问价,表现的太明显,精明的钱老板肯定会起疑心。
一个品相这么差的烟灰缸,自己又是学文物修复的,多少懂一点。
李牧脑中飞快地思索着对策。
视线中恰好看到一副,唐伯虎的画作。
“钱老板,我要那副,唐寅仿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