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小御医:开局救活马皇后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88章 朱元璋与太子朱标的争论

最新网址:m.biquw.cc

“父皇,海禁虽防倭寇,却断了闽浙百姓生路,逼得渔户为盗;商税苛重,反倒让走私猖獗,国库徒损。”

太子朱标上次和王平安谈论大明经济的时候,王平安专门为朱标讲解了大明海禁的弊端。

今天,太子朱标正好接着这个机会向父皇朱元璋提出。

“咱大明应有尽有,就是实施海禁,也没什么影响!”

朱元璋仍旧执拗道。

王平安也趁机说道:“陛下!大明朝地大物博,却非应有尽有!”

“南洋的胡椒、西洋的硫磺,皆是军中急需;而我朝的丝绸瓷器,在海外能换得十倍利钱,这些利钱若入国库,可充军饷、赈灾民,何必只靠农税盘剥百姓?”

“现在大明百姓身上的税太重了!”

“而且现在富民豪族大规模兼并百姓土地,引发大批小农土地流失,导致税收减少。”

“陛下您发行的大明宝钞贬值,更加重了百姓的负担!”

“放肆!”朱元璋的拐杖重重砸在金砖上,“你是说朕盘剥百姓?”

他指着殿外,“朕出身农家,知稼穑之苦!农夫面朝黄土背朝天,才产出一粒米;商人倒手转卖,便赚得盆满钵满,这不是不劳而获是什么?”

“陛下!”王平安的声音陡然拔高,在空旷的大殿里回荡。

“若无商人转运,江南的丝绸到不了北平,岭南的药材救不了关中的瘟疫!贸易不是掠夺,是互通有无!您禁海,禁的不只是倭寇,还有沿海数十万百姓的活路;您抑商,抑的不只是商人,还有能让国家富强的新机!”

“新机?”朱元璋冷笑,眼神如刀,“朕看是祸机!汉唐和亲,换来了什么?两宋通商,却被辽金追着打!朕告诉你,国家根基在农不在商,百姓有饭吃,才不会反!”

“可百姓要的不只是饭吃!”王平安低声道。

“几十年后,西洋的船队会带着火炮环游世界,他们用贸易打开国门,用枪炮掠夺土地!而我朝却困守海疆,将能造船的良匠贬为贱籍,将懂航海的水手视为奸民——等到他们的舰队开到大明海岸,陛下的海禁,能挡得住火炮吗?”

“一派胡言!”朱元璋勃然大怒,“朕的水师,能扫平倭寇,就能挡住任何蛮夷!大明朝不需要那些奇技淫巧,更不需要与外邦勾连!”

朱标突然起身,挡在王平安身前:“父皇!儿臣看过王御医画的海图,知道西洋有万里疆域。

“也听过他说的‘资本’,知道让百姓有恒产,国家才有恒富。若一味禁绝,怕是会重蹈宋末覆辙——关起门来称王道,门外的世界早已变了天!”

朱元璋死死盯着朱标,胸口剧烈起伏。

殿内死寂,只有烛火爆裂的轻响。

王平安望着朱元璋鬓角的白发,突然明白这场辩论的尖锐,早已超越了商与农的分歧。

那是一个从乱世中走来、信奉铁腕治世的帝王,与一个窥见未来、渴望变革的灵魂,在历史的岔路口上,最激烈的碰撞。

“标儿,”朱元璋的声音突然低了下去,带着一丝疲惫,“你太仁厚,不懂人心险恶。”

朱标挺直脊梁,目光坚定:“儿臣懂,但儿臣更懂,堵不如疏。”

“鼓励商业,可使我大明税源剧增,也能缓解我大明现在铜钱短缺,造成宝钞贬值的困境。”

朱标仔细地为朱元璋分析鼓励发展商业的好处。

“有了钱,父皇您定下的‘北虏南倭’的军事部署也能早日实现,咱们可以早日扫除北元,让蕞尔倭国尝一尝咱们大明的龙威!”

朱标知道父皇朱元璋一直忧心忡忡北方蠢蠢欲动的北元残存势力和福建沿海屡禁不止的倭寇。

父皇迟迟不动手,就是因为现在大明刚立,百姓正在休养生息,没有那么多的钱能拿出来支付高额的军费支出。

毕竟,调集部队、出征打仗,都是要花钱的!

朱元璋明显被太子朱标说的有些动心了,脸色也稍微和缓了一些。

“标儿,你接着说。”朱元璋罕见的没有动怒,和颜悦色道。

太子朱标也是一怔,随即又恢复过来,继续分析道:

“而且,父皇,您想一想,现在那些来咱大明朝贡的外国使臣,每次不都是满载而归。”

“咱大明每次给他们至少三倍的赏赐。”

王平安也想到历史记载确实如此,在这种不公平的朝贡贸易中,大明周边国家都把大明当成了冤大头,扎堆要来朝见朱元璋,回去的时候收获满满。

甚至日本南朝的亲王怀良也抱着这个心思来到明朝,结果朱元璋认为他不够格,无情地拒绝了他。

怀良只能灰溜溜的回去了!

“长此以往,咱们大明财政如何能够支撑的住!”

朱标说的言辞恳切,说完后,一直留意着朱元璋的反应。

朱元璋呆愣了好一会,才低声看向王平安:“平安,你还有话要说吗?”

王平安上前一步,高声道:“陛下,太子殿下所言非虚,如果只靠农业,只靠农民纳税,大明的军费支出、朝贡贸易时间一长,肯定都支撑不下去了。”

“再加上朝廷全国上下缺铜,百姓又将外面流入的白银藏匿起来,白银在市场上不流通,长此以往,宝钞迟早会出问题!”

朱元璋微微点了点头,表示赞同王平安的说法。

朱元璋虽然不懂经济,但锦衣卫已经不止一次和自己私下汇报说,老百姓对自己发行的宝钞很是不满,而且现在百姓们都在偷偷地用白银交易,或者以物换物。

朱元璋自己也清楚,继续这样下去,大明财政乃至王朝稳定都会出问题。

“如果鼓励商业,开放海禁,发展海外贸易,咱大明的税款将会越来越多,而且外国的铜和白银流入也能缓解朝廷财政。”

“包括官员腐败屡禁不止、皇室高额俸禄问题都能得到解决!”

王平安一口气将发展商业的好处都说了出来。

“好,咱再好好想一想!”朱元璋终于松了口。

“买卖大蒜素这事,咱允了。”朱元璋正颜说道。

“那陛下太医院也卖大蒜素这……”

王平安一想到太医院还是自己的竞争对手,试探问道。

毕竟自己一家垄断还是好处多多。

“咱即日就会下旨,买卖大蒜素一事全权交由标儿和平安你们两个人,任何人不得插手。”

朱元璋回应道。

“谢陛下!”

“谢父皇!”

太子朱标和和王平安对望了一眼,既松了口气,又很是兴奋。

“父皇,您累了,儿臣扶你进去休息吧。”朱标上前搀扶着已经有些疲累的朱元璋走进偏殿。

王平安看着朱元璋和朱标父子二人离去的身影,心情大好,他知道自己的商业帝国正要一步步建立起来。

最新网址:m.biquw.cc
本章换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