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7章 碱
第77章 碱
王愔之暗暗一笑。
事实上,这些女子就是他留下来招待人的,姿容相对不俗,如果何会有相中的,带回京口也是无妨。
倘若怀孕了,得看何会的意思,要是不认账,王愔之也不会狠心把胎儿打掉,而是抚养人,好歹是口劳动力。
当天晚上,王愔之带上王六王七等与何会相熟诸人,在宅子里设宴招待,酒酣耳热之后,适时离去,留下何会享用美人儿。
事实上,王愔之也想用美色拴住何会,以免跟着自己,窥探秘密。
其实他清楚,技术扩散是不可避免的,即便在现代社会,都不以个人乃至于国家的意志有所转移,更何况没有知识产权意识的古代?
他只希望这一天来的尽量迟,待得自己的产业有了足够的体量,就算技术扩散了,也可以凭借体量打挎竞争对手。
果然,睡在温暖的被窝里,左右各伏着个美人儿,即便天亮了,何会也不起来,赖起了床。
王愔之暗暗一笑,领着众人去了庄子。
按照他的吩咐,匠作营搭了个土窑,上置大铁锅。
“督帅,是否开始?”
焦诚问道。
“开始!”
王愔之点头。
今日,将以土法制碱,把硝土、石灰石和煤炭在高温下还原。
硝土的主要成份是硝酸钠,煤作为催化剂,与石灰石反应,把钠置换成氧化钠,再通水通二氧化碳,使其碳酸化,生成含碳酸钠的黑灰状粗制品。
然后经过浸取、蒸发、精制、结晶以及烘干等诸多步骤,可获得纯度相当高的纯碱。
二氧化碳不须额外准备,把石灰石加热会自动分离出二氧化碳。
制取步骤已经交待下去,随着焦诚一声令下,工匠按步骤操作。
与近代制碱相比,土法制碱的效率不低,纯度在95%以上,无非是工序繁琐,耗费人工罢了,不过这时代,最不值钱的就是人工。
以土法制碱,一锅可得纯碱150到200公斤。
一个半时辰过后。
众人看着竹匾中那晶莹洁白的粉末状晶体,都有种不可思议的感觉,把石炭、硝土和石灰石放一起加热,制取的竟是如此美丽的晶体。
薛银瓶目现奇光,叹道:“到现在我都未明白,碱是如何制出的。”
奴奴也眼珠子一转道:“听说上古道人可点石成金,郎君这本事怕是差不了多少,难道这也是仙人托的梦?”
王愔之摆摆手道:”个中机理看似复杂,实则不难,归根结底,世间万物均由肉眼难以分辨的细小颗粒构成,种类繁多,颗粒与颗粒之间,可结合为不同的事物,也可将其分解开,依物性重新组合。
制碱便是如此,将石炭、硝土与石灰石加热分解,再注水,把石灰石分解出的碳气与其中的有用成份结合,经提纯过滤,便得了碱,日后此法可推广应用,但目前须严格保密,绝不能向外人泄露半分。“
”诺!“
工匠们执手应下。
众人议论纷纷,都把这视作点石成金。
王愔之锐目一扫,发现每人人都是一副迷迷糊糊的样子,这让他挺无语的,他觉得自己已经讲的够直白了,奈何还是没人听懂。
随即王愔之着妇人用碱水鞣制羔皮,还特意挑了几副最脏,最难闻的。
妇人们得戴着口罩才能操作。
为防止碱水烧手,均是戴上了轻薄的兔皮手套。
在反复搓洗下,羔皮中未曾剔尽的油脂与各种生物酸被分解,深黄色的羔皮渐渐变得白晰,水里愈发浑浊。
其实南人不是不知道皮裘保暖,但是因鞣制不干净,腥膻难闻,几乎没人穿,可有了碱就大不相同,王愔之还是挺期待以干净整洁的皮裘打开建康市场。
薛丽妃不由道:“郎君,碱既然可以鞣制羔皮,也可以清洗皮甲吧?”
皮甲同样有味道难闻的问题,而且会渗油,很多皮甲,会莫名其妙出现一块又一块的油斑,这不仅影响到皮甲的防御性能,对于女战士也很不友好。
“回头且试一试!”
王愔之笑着点头。
众人继续看去,足足鞣洗了个半个时辰,换了好几盆碱水,羔皮已是雪白透亮,再无一丝异味。
薛家子弟在坞堡时,都穿过那种腥膻味十足的羊皮袄子,此时一一传看,均是啧啧称奇,爱不释手,若非羔皮还未晾干,怕是就披身上了。
当然,制碱只是其中的一项,匠作营还要继续合成硫酸,漂白纸张和饴糖,又于数日后,肥皂也做出来了。
帛皂非常简单,关键是用碱将油脂皂化,不论猪油羊油,都可以制皂,而今的麻烦是,动物油脂来源有限。
现代人不怎么吃动物油脂,但是古人恨不能把猪羊牛的各个部位都吃到肚子里。
这注定了,在拥有大量且固定的动物油脂来源之前,肥皂注定只能是小范围使用的奢侈品,王愔之定价一贯钱一块。
其实以现有的条件,王愔之也能着匠作营造纸,并且用竹子造纸成本更低,纸质也更加坚韧,但是自己造了,何家就少了份收入。
这不仅是小钱钱,关键是,未来何澹之会投靠桓玄,执掌水军,这就由不得他不给何家让利。
一晃数日过去。
基本上,何会都要睡到日上三杆,府里的歌姬乐妓,近半都被他睡过了,这尼玛的,整一个人形泰迪啊!
当然,这也是王愔之喜闻乐见,只每日午后,与何会一起用膳,并带着他检阅自己的军队。
只有展现出足够强大的实力,何家才会越来越靠近。
同时,王愔之也了解到这段时间京口的变化。
刘牢之虽成了北府军大都督,却不能一手遮天,论起权威,还不如王恭。
毕竟王恭有身份。
再论战功,何谦、孙无终等北府宿将不比刘牢之差。
臻使刘牢之叛主背上付出了巨大的代价,只能处处让利,王恭的核心僚属未受清算,何澹之便于此列。
这和司马家代魏一个模式,靠背刺得来的江山,不占大义名份,就只能让利。
衣冠南渡之前,司马家封了几百个宗王,搁在历朝历代都耸人听闻,刘牢之被迫走了这条路,也种下了日后败亡的祸根。
何澹之并未在刘牢之幕府中任职,这或许就为日后奔投桓玄埋下了伏笔。
“阿母,披上这件斗蓬试试。”
这日,王愔之拿了件羊毛斗蓬奉给母亲。
“这……”
郗氏神色一滞,扫量过去。
斗蓬通体洁白,浑如一体,全无腥膻气味,领后有帽子。
“阿母,子妇为您系上吧。”
谢月镜接过斗蓬,给郗氏披在了身上,并将系带系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