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大唐政局【跪求追读】
第4章 大唐政局【跪求追读】
“何意?”
程知节问道。
“此小獠泄露天机,至吾等事败,抛家弃子逃至于此!”
侯君集话落,长矟指向李元嘉。
此处无有宋王,只有不共戴天的仇敌。
“既如此,还与他废什么话,某将其杀之弃于荒野!”
程知节踏步向前,长矟刺出。
“叮!”
宇文士及横刀挡下,厉声道:“某在此,纵有千军万马,亦无人能犯宋王半分!”
“宇文士及!某一人便可轻取于你,你护得住吗?”
侯君集冷笑道。
“护不住也要护,否则,无以向家妹交代。”
宇文士及态度坚决。
“仁人兄,那便对不住了!”
程知节同侯君集左右合围,双矟冷寒如冰。
宇文士及单手持刀,另一只手护住李元嘉,向后缓退。
今日,怕是要殒命于此了。
他虽有勇力,但也不是这两位杀才的对手。
“宋王,快跑!”
宇文士及竟先行出手,冲向程侯二人。
与此同时,将李元嘉推向后方。
“叮叮!”
刀矟金鸣。
只一个回合,宇文士及的刀便脱手落地。
“嘭!”
侯君集扫矟,将宇文士及拍倒。
而后回矟再刺,真若是中了,宇文士及必死无疑。
此时,侯君集已经怒火攻心,红眼了!
管你是什么骑都尉驸马都尉,老子已是无家可归的亡命徒,杀一个宋王是杀,顺手杀个国公又能如何?
“瑞奴,别回头,往南跑!”
宇文士及大呼疾呼。
“舅父!侯君集我能保下你等家眷,莫伤我舅父!”
李元嘉急中生智,大喊道。
“叮!”
侯君集来不及收矟,还好程知节反应快,也或许是战场上磨炼出来的肌肉记忆,挑矟救下宇文士及。
“吾等犯下谋反重罪,你有何手段保全某等家眷?”
程知节急问。
按唐律,谋反正犯杀头,家产充公。其父绞死。其母不满六十没入掖庭宫为婢,满六十可免责,带走嫁妆财物另立门户。儿年满十六岁绞死,不满十六可免死,罪降一等罚为官奴。女儿未嫁入掖庭为婢,嫁人不罪。叔伯婶子,侄儿侄女徙三千里,若分家可携带财产流放。
无论是《武德律》还是后面的《永徽律疏》都蛮人性化的。
皇帝最忌讳的谋反重罪,都只祸及三代,且并不斩草除根。
其实,大多朝代也都只连坐三代,不会动不动就夷三族、诛九族。
当然也有律法严苛的。
比如商鞅变法后的秦国,谋反夷三族,包括父族、母族、妻族刑以具五,手段极其残忍。
还有以重刑破圈的明朝,正犯凌迟处死,父母,祖父母,十六岁以上子孙,兄弟,叔伯等,无论老疾残废一律处斩。
甚至,诛你十族也不是不可能。
说回正题!
谁都不愿父亲儿子被绞首,母亲妻子女儿为奴为婢。
程知节的长子程处墨,刚满十六岁,依法要被绞死。妻孙氏患有恶疾,根本遭不住掖庭宫的繁重劳作。
李元嘉的话,让程知节抓住一根救命稻草。
侯君集也是如此。
“你等莫问使何手段,反正寡人能保下他们,今日若杀寡人,尔等家眷必然陪葬!不信也无妨,寡人又逃不掉,你等定有办法获取长安的消息,陛下若迁怒你等家眷,杀寡人便是!”
李元嘉没把话说的太明白,也不能说明白。
因为程知节、侯君集等人的家眷是死是活并非他能左右,他更没手段保人。
如此笃定的原因,一个字,赌!
赌李渊还没老糊涂,能看清形势。
秦王的雷爆了,太子和齐王可还好好的呢。
都是一个娘胎里出来的,人家那两位也不差。
李元吉领并州大都督,势力范围正是李唐龙兴之地,手里还握着三座铸钱炉。
李建成讨灭刘武周后,深耕河北地广揽人心。得力干将燕王李艺,虽不在河北镇守,但幽州都督李瑗,燕州刺史王诜皆是太子党。
更不提陕东道大行台尚书令、益州道行台尚书令、蒲州都督、雍州牧李世民了。
从关中到河东【黄河以东】,从山东【崤山以东】到河南,甚至巴蜀,都是秦王的势力范围。
武德九年的大唐,除朔方梁师都及马邑东北的苑君璋势力,基本完成大一统。
拿来大唐舆图瞅瞅,李渊的势力范围还有哪里?
岭南之地,现在还刀耕火种呢,流放犯人可以,干别的还是算了。
最后就剩邓州【南阳地区】了。
武德七年,突厥寇关中。
有朝臣提出,突厥所以屡寇关中者,以女子玉帛皆在长安之故也,若焚长安而不都,则胡寇自息矣。
上深以为然,遣宇文士及逾南山至樊、邓二州,行可居之地,将徙都之。
太子建成、齐王元吉皆赞成其策。
秦王则强烈反对!
李渊真就窝囊至此,怕突厥怕到自毁都城?
非也!
那是怕突厥吗?那是怕雍州牧李二郎。
否则,为何不都洛阳?
国之中枢三川河谷,西邻关中可广招将相,东达江淮可运谷粟,南下襄州溯汉水而上可入巴蜀取财物,顺汉水而下可达荆楚,走随枣走廊可去江夏。
交通便利,四通八达,且有四塞八关据守。
又是夏商周汉魏晋六朝国都,作为都城的经验非常丰富。
真相只有一个,洛阳是李世民的地盘。
李渊择南阳而都,就是想跳出几个儿子的势力范围。
太子和齐王认可迁都,是想换个战场和李二对掏,胜算要大些。
秦王不认可,原因不言自明。
父兄莫走,我的地盘才能由我做主。
玄武门之变后,爷仨最大的政敌北遁,接下来的首要任务是什么?
接收李世民的政治遗产,也就是拉拢秦王府旧部。
尤其是皇帝李渊,手里的牌太少,不足以弹压太子齐王。
秦王府的文臣武将,可都是香饽饽。
李渊为拉拢人心,绝不会对程知节、侯君集等人的家眷动手。
至于国法?
在政治斗争面前,真就是一张废纸。
尤其是封建王朝时期,君让臣死臣不得不死,反之君让臣生臣也不得不生。
李元嘉在心里默默祈祷。
“应该不会杀吧,一定不会杀的吧…便宜老爹,你可别犯糊涂啊,寡人还没活够呢!”
“既如此,某且信你。”
程知节收起杀心。
侯君集也不再咄咄逼人。
感谢是不可能感谢的,若非此小獠,现在他们都该是国公了吧。
“舅父,安否?”
李元嘉忙扶起宇文士及,帮着掸去身上的尘污。
“君臣有别,某自己来。”
宇文士及辞不敢受。
他是国公,李元嘉是亲王,封建王朝时期等级制度森严,先是贵贱有等后是长幼有差。
“这里没有君臣,只有舅甥。现在是如此,往后亦是如此。”
李元嘉作为后世四好青年,坚决抵制封建旧思想,且两次遇险皆舅父以命相救,是有再造之恩。
宇文士及的眼窝瞬时泛红,方才舍命相护,有此话足矣。
“好儿郎,舅父没白疼你。”
舅甥亲近之时,远处传来马蹄声。
不多时,秦王带百余骑风驰电掣而归。
“吁…”
秦王下马,薅住李元嘉衣领举至半空。
“二兄,你弄疼我了…”
李世民双眼血红,杀气充塞虽隐犹显。
“李元嘉!”
他没说寡人必将你除之后快云云,只唤其名,情节更为严重。
完蛋!
李元嘉双股战战,呼救声细若蚊鸣。
刚从侯君集、程知节手中活命,秦王又欲杀他,而且是不杀不行的那种。
方才去设伏,到底发生何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