错唐:开局为李渊提供避坑指南?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48章 东宫告密

最新网址:m.biquw.cc

“臣寿光县主李氏,谢大王恩赐!”

寿光县主肃拜道。

宇文崇嗣为妾氏所出,但由她抚养,多年相伴左右。

如今,儿受提携母当以礼相谢。

“舅母,外甥只是做些力所能及之事,快请起身,快请起身!”

宇文昭仪接话道:“阿嫂,不必多礼,这竖子是个护家的,理应如此。然,今侄儿入仕,当恪尽职守,奉公守正,勿怠勿骄。惟以勤勉持身,清廉济世,方不负朝廷重托家族厚望。”

宇文昭仪的后半句话才是重点,翻译过来为,某儿提携汝入仕,莫嚣张跋扈以权谋私,须好好做事低调做人,不可给某儿招惹麻烦!

寿光县主与宇文崇嗣连连点头称是。

一顿饭,宾主尽欢。

……

是夜,千秋殿寝殿。

“娘,某做得糖醋大虾好吃不?刻意给您做滴。”

李元嘉贱嗖嗖的凑到宇文昭仪身边,一双手臂欲环宇文昭仪的玉臂。

“恩,尚可。”

宇文昭仪心不在焉的回了一句。

“娘,某也不想当甚的少府卿…可是,武德犁与筒车关乎大唐百姓的饭碗,若交于他人,儿不放心。”

“娘,儿真没争储的心思,儿只想让大唐的百姓都能吃饱饭,只想大唐不再受外族欺负,或许还想亲眼看一看那盛唐荣耀!”

李元嘉靠在宇文昭仪肩头,自言自语着。

其实,李元嘉还有句心里话没说。

当初若不是他病犯,一切按正常的历史轨迹运行,李二凤会把这些事做好的。

根本轮不到李元嘉操心。

可世上没有后悔药,李渊还是天子,且年事已高,正是最容易犯糊涂的时候。

李元嘉是尽孩儿之责,也是将功补过。

“瑞奴,齐王未来千秋殿举荐出使林邑之人?”

宇文昭仪轻声问。

“没,某还纳闷,这等要事他怎能不来?阿耶与大兄皆以此为引提拔亲信近臣,而齐王死忠李思行,如今只是正四品下的护军,他不想提拔吗?要知道,李思行可是元从功臣。”

“汝怎知他不想提拔?”

宇文昭仪反问。

李元嘉恍然大悟。

“娘,您的意思是,他欲抢功!”

“汝轻些!旬月之间,汝的气力怎长得如此之快?”

宇文昭仪轻皱柳眉,嗔怪一句。

“娘亲恕儿鲁莽。明日儿去寻大兄。”

……

次日。

李元嘉起床时,旁边已不见宇文昭仪的身影。

“娘!”

李元嘉轻唤。

不多时,冰冰趋步而来。

头埋的很低,且神色慌张。

“冰冰,汝身体有恙?”

李元嘉问道。

“非也非也,大王,奴服侍您更衣洗漱。”

冰冰小心翼翼道。

李元嘉虽有疑惑,也未深究。

直到他出门去隔壁通文馆,才发现不对。

千秋殿的内侍宫女,少了很多。

原本几十人,现在就剩五六人。

“小桌子,其他人呢?”

李元嘉问道。

小桌子赶紧行礼道:“禀,禀大王,皆被昭仪遣送出宫,妥为安置。昭仪有令,我朝累赐突厥财帛不可胜计,国库渐虚,千秋殿理当以身作则体念圣心,裁汰浮费,以纾国用之急。”

“然也,娘亲大善!”

李元嘉不得不为宇文昭仪竖起大拇指,此番行事,颇有长孙皇后之风。

“小桌子小凳子,带些礼品,随寡人去东宫。”李元嘉话落,又补充道:“昨日已与娘亲说好。”

……

东宫,显德殿。

郑观音与李承道、李婉顺等也都来至前殿。

李元嘉先给长兄阿嫂行礼,几位侄儿侄女复又给他行礼。

“老十一,今日怎地能来东宫矣?”

李建成含笑挖苦一句。

“良人说的甚话?十一郎都脸红了。”

郑观音嗔怪一句。

“哈哈哈,无事无事,吾等兄弟间,戏谑之言本属常事。”

“然也然也,阿嫂,弟带了甜嘴的吃食。”

李元嘉脸皮厚的很,完全没把李建成的玩笑话当回事儿。

寡人就惧母?如何?!

“十一郎有心了。承道,带弟妹们去寝殿分吃食。”

郑观音吩咐道。

“彩!阿耶,娘,十一叔,吾等先行告退。”

几小只颠儿颠儿的跑开了。

“尔等也都下去吧。”

郑观音再道。

“喏!”

内侍宫女行礼退出大殿。

“老十一说吧,今日有何要事来东宫?”

李建成问道。

“大兄,齐王欲抢功!”

李元嘉开门见山。

宇文昭仪看出来的事,李建成也一定能看得出来。

李元嘉还过来告知,便是态度问题喽。

大兄,十一弟永远站在你这边,咱俩天下第一最最好!

“哼!昨日他未去千秋殿,孤便猜出大概,李思行一乌合之众尔,难以成事。”

李建成自信道。

“大兄既有定计,爱弟便不忧心矣,昨日思至此处,欲视死而更生,不知何计!今早便不顾娘亲告诫,亲赴东宫告知长兄实情。”

李元嘉情深至切,急切的样子,真不像演出来的。

李建成很感动,轻拍李元嘉的肩膀。

“吾弟且安!”

郑观音复又感激道:“十一郎与良人同心,齐王小人何足道哉?”

“大兄,阿嫂,弟先行告退。”

李元嘉说完正事,起身告别。

“老十一且慢,带承道等一并去通文馆。”

李建成道。

“然也,十一郎广览群书博学多识,将承道等托付之,某也心安。”

郑观音话落,召来孩儿们。

“把这些拿上,汝十一叔爱吃水果,去通文馆要听十一叔的话,不许调皮…”

……

通文馆内部改造完毕,房玄龄杜如晦等人已在大殿办公。

他们的首要任务,还是编纂《氏族志》。

“韩王到!”

小桌子大呼道。

“臣拜见大王。”

众臣公起身行礼。

“怎得都心不在焉的?”

李元嘉问道。

众人低头不答。

“房公你说。”

“…大王,吾等…吾等…”

房玄龄结结巴巴的不敢言。

“大王,吾等想随使团前去林邑取粮种。”

杜如晦不卑不亢道。

“某就知道是如此,某还知杜公并无私心。只怕假他人之手生异。”

“大王明鉴!”

“既如此,汝等十八人推举五人随往林邑,其余人辅助编纂《氏族志》。”

李元嘉没给十八学士选择的权利,也没指定谁去。

你们自己研究,寡人只要结果。

“大王明鉴!”

众臣公复又行礼。

“承道,带弟妹于通文馆温习功课,十一叔去趟少府监。”

“喏!十一叔早些归来。”

李元嘉刚出通文馆,便看见一身影鬼鬼祟祟的。

“干嘛的!?”

李元嘉大呼道。

最新网址:m.biquw.cc
本章换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