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章 造势酒会
第53章 造势酒会
“诸位,关于这次的事情,我作为会社的社长,当然有义务出面周旋、出力协调。”
“不过——”他故意顿了顿,目光看向身旁的高桥。
“咱们会社的这位新人,才是可以称得上是真正拯救我们会社的英雄啊。”
“请容我再介绍一次,这位就是提出了鱼获装箱方案,同时说服了我们县的一系列官员,以及最终拿到农林水产省大臣盖签证书的,高桥慎一郎君!”
说着,他就将高桥拉到了自己的身边。
“高桥桑,请你给大家再详细的介绍一下我们的鲜鱼箱事业吧!”
高桥点点头,郑重地向下方会社的前辈们鞠了一躬。
台下坐着的、或是站着的渔夫们纷纷回以注目礼,有些人神情专注,有些人依旧半信半疑,有的人则露出不解的表情。
但空气中已经隐隐凝聚起一种久违的期待。
高桥清了清嗓子,开始向众人解释起来关于鲜鱼箱事业的这番模式:
“大家可能曾经只是单纯地对渔协感到不满,总是觉得自己的收入不够生活,每天要加把劲地干,却不知道这个问题的根源是什么。”
“我今天在这里告诉大家,大家生活水平的衰退,会社整体收益的衰退,都来源于时代和制度的落后。”
“而这些天,经过结城社长、我本人、还有结城社长的千金的努力,以及参与到这件事情来的官僚们的努力,我们终于拿到了打破这个怪圈的钥匙。”
说着,他再一次将那张盖有农林水产省大臣的证书拿了出来,展示给众人。
随后他看向结城义男,结城义男点点头,出门将一箱鲜鱼箱搬到了众人面前。
随着鲜鱼箱被打开,众人得以窥见内部的结构。
其实很简单,就是跟他们平时给渔协装箱一样,将鱼放进箱子里,然后盖上冰块而已。
“这就是只是把渔获装箱了而已吧!”一位大叔脱口而出道。
“没错!大叔,你说的很对!”高桥马上接话道。
“不过,虽然只是装箱这么简单一件事,但大家捕完鱼上岸后,只需要装十箱,每个月就能多出五万圆的额外收入。”
“五万?”
“这样就能赚五万吗?”
高桥看着台下议论纷纷的渔夫,除了之前的几位元老外,其他人还是第一次这么直观地听到高桥说起这件事情。
高桥对自己的这番话引起的效果感到满意。
对于这些可能文化程度并不是太高的渔夫来说,他不需要给他们讲一堆乱七八糟的大道理。
只需要一招,那就是用钱来打动他们。
当他们听说,这个年轻人给他们带来了一份额外收益,而且只需要多装几箱子鱼,每个月就能额外获得5W日元收入的时候。
他们就已经对高桥的策略感到认同了。
高桥开始画饼道:
“等咱们会社的鲜鱼箱做出口碑,做大做强以后,销售正式步入轨道,大家的薪水就能翻倍了!”
“甚至说,翻倍以后再翻倍,翻倍翻倍以后再翻倍也不止!”
“你说工资翻倍吗小子?”台下,一位胖胖的员工直接从椅子上高兴地跳了起来。
他身旁的中岛大叔赶忙将他按下,不过此时他脸上的笑意也是止不住。
“米娜桑,就请大家找回曾经当渔夫的骄傲,以及,应该有的收入吧!”
“好!说得好啊!”
掌声、笑声、啤酒罐相互碰撞的声音,此刻在这间不大的办公室里此起彼伏。
原本还有些紧张的结城义男,此刻在一旁也不由得鼓起了掌来。
“来来来,喝一个!”
永泽已经迫不及待地拧开新一轮啤酒,笑着往高桥手中递去。
“各位,今天就用这些鱼,来办一场造势酒会吧。”高志举起酒杯,高呼起来。
众人七手八脚地将桌子移开,把空地腾出来,一边架起便携炉,一边清理鱼肚、刮鳞、切片,不一会儿锅里便传来滋滋作响的油炸声。
“哎呀,这香味儿,简直比东京的居酒屋还上头!”
“快,拿盐和柚子胡椒来,别忘了再切几片生姜!”
高桥一边喝着啤酒,一边被人簇拥着从这一桌转到那一桌。每个人都像是突然对他充满兴趣:
“高桥桑,你以前做什么工作的啊?”
“高桥桑,听说你是做设计的?哦不对,是会计吧!”
结城义男靠在会社门口的玻璃门旁,中岛走上前去,拍了拍他的肩膀道:
“社长,这烟你也抽慢点。”
“今天是高兴的日子,别又多想。”
义男笑了笑,抖了抖烟灰,“我哪敢多想。只是觉得啊,这个会社,终于也有点年轻气息了。”
办公室中央,下条宏人突然对高桥说道:
“高桥桑,那个新闻回放我看了,上面说你和社长的千金是情侣,这件事是真的吗?已经官宣了吗?”
随后他转头看向结城义男,大笑道:
“社长,什么时候可以去喝喜酒啊?”
结城义男一个激灵,差点没站稳。
“下条你小子,皮痒了是吧?我女儿还没到这个时候呢,电视上说的你就都信了?”
“要我说啊,高桥桑这人不错!工作上有魄力,人也老实可靠,我举双手双脚赞成!”看到这一幕,又有不少人在一旁起哄起来。
时间流逝。
濑户内海的夜晚,像是也喝醉了一样,微醺地晃动着星光。
办公室门前的空地上,酒会仍在继续。
啤酒的泡沫溢出罐口,流淌在老旧木桌上,没人去擦。
几个年轻人坐在堆叠的渔网边弹起吉他,唱的是早年濑户内流传的小调,歌词有些土气,却意外地契合当下这片安宁的空气。
有人靠在柱子上打起了瞌睡,有人则举着啤酒罐还在滔滔不绝地讲着旧时捕青花鱼的趣事。笑声、酒意、咸咸的海风与炸鱼的香味,交织在一起,像是一张濑户内海独有的、温柔又粗粝的生活织网。
在这一刻,时间仿佛变得黏稠,缓缓地、柔软地流淌着。
高桥坐在角落的一张折叠椅上,仰头望向夜空。
那深蓝的天幕上,星星稀疏地闪着光,好像也在聆听这群渔夫对未来的期待。
而他知道,这一夜过后,很多事情都不一样了。
不是因为谁说了什么动人的话,不是因为谁签了什么文件,而是因为——他们这些人,第一次在笑声和干杯中,开始相信:这个会社,或许真的还有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