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章 谢道韫的无奈
第19章 谢道韫的无奈
罗仲夏强压下心中的激动,陪着张冲一同用了晚膳,随意聊了些八卦。
送走张冲,罗仲夏急不可耐地将自己关在房里,脑中却想着谢道韫略带悲惨的一生。
谢道韫是个才女,这点毋庸置疑。
而王凝之,毫无疑问是一个庸俗到愚蠢的废物。
谢道韫是看不上她这个丈夫的。记忆中的记载:谢道韫与王凝之成婚不久,便气得回了娘家。面对叔父谢安的询问,谢道韫愤然抱怨道:“不意天壤之中乃有王郎!”——说的是天底下怎还会有王凝之这样的人,几乎等于当面斥责王凝之是个蠢材。
当然,王凝之绝对当得起“蠢材”之名。
王凝之最后的官职是会稽内史(相当于太守)。当时孙恩作乱,谢道韫劝说王凝之积极备战,王凝之压根不听。
谢道韫怒其不争,亲自招募了数百家丁在家中训练。结果孙恩大军攻打会稽,官员们问计于王凝之,他竟说:“我已请得鬼神相助,贼兵自会溃败。”他甚至不设防,任由孙恩军队杀入城中。
直到敌军冲入城内,王凝之这才慌慌张张想要逃跑,被孙恩追上,一刀砍了脑袋。
反倒是谢道韫,带着百余名家丁力战数以万计的贼兵,手杀数人,力竭被俘。面对孙恩,这位女中豪杰毫无惧色,只求速死,并恳请孙恩放过城中无辜百姓。
孙恩为谢道韫的气概所折服,心生敬意,竟将她释放了。
想着王凝之与谢道韫的事迹,罗仲夏便为谢道韫感到深深不值,也更能体会到这位才女心中的悲苦:尤其是在当下这种急需支持的时刻,丈夫王凝之如此靠不住,那该是多么的无助与绝望。
罗仲夏反复揣摩谢道韫当时的困境与心态,小心翼翼裁剪出一块帛布,又从盒子里取过一支用过的旧毛笔、一小块墨锭和一方砚台。
尽管清理军营让他分得了一些财物,但所得都是众人均分,他所得无几,必须省着点用。罗仲夏平日练字,都只是用毛笔蘸水在桌面上书写。
在砚台上磨出些许墨汁,正欲提笔,内心却涌起一丝挣扎:自己如此行事,是否有些卑劣?
犹豫片刻,罗仲夏目光渐渐坚定,流畅落笔,将自己的处境与解决城外难民之策,一一书写于帛布之上。
翌日一早。
罗仲夏虽睡得稍晚,仍在卯时初准时醒来。
略作洗漱,便在院中热身。不多时,梁文、徐浩、郭磐几人先后赶到,不一会儿,院内已是人声鼎沸。
罗仲夏传授武艺并非秘密,反而是公开的。愿意学的人,他都不藏私,会适当传授几招。只是有些人学了几天便放弃了,毕竟日常劳作本就不轻松,早起练拳不仅耽误睡眠,还会过早消耗体力,影响当日的干活效率。真正能坚持下来的,寥寥无几……
今日众人齐聚一堂,显然是“何阎王”之事刺激了每个人的神经。
“这里太小了,我们去前面的军营校场!”罗仲夏道。
在他的带领下,一百九十九人兴致高昂地前往军营校场操练。
驿馆。
谢道韫放下手中的书简,对晴雪道:“备车,我们出城。”
“夫人!”晴雪脸色一白,脸颊似乎又隐隐作痛起来。
那日王凝之不舍得、或是不敢打谢道韫,便将怒火发泄到她身上,斥责她未能照顾好夫人,不但掴了她一掌,还扬言要将她发卖出去。
想起那日之事,谢道韫美眸中便燃起怒焰。王凝之那日借酒撒疯并非无意,而是受人挑唆,还服食了五石散。他与王国宝、顾永之等人饮酒,那两个心怀叵测之徒冷嘲热讽……
最可笑的是王凝之竟浑然不觉,反觉他们言之有理,在酒精与五石散的刺激下跑回驿馆,对谢道韫一通叱责,说她“不守妇道”,害他在好友面前抬不起头,受人耻笑。
谢道韫当时也急了。本就为城外危局愁得寝食难安,自己的夫君非但一点忙都帮不上,反而帮着外人给自己添堵,实在忍不住与他争辩了几句。
王凝之不知是气昏了头,还是酒劲上涌,或是五石散发作,抑或三者兼有,竟乱砸一通东西,还打了晴雪一巴掌,然后气冲冲地走了。
在这父权至上的时代,女子充满了无奈。
事后冷静下来,谢道韫想着服个软,与王凝之好好谈谈,由他这位朝廷使者出面,粮仓之事暂且不论,先将城外难民安置妥当。
谁知王凝之压根没回来,没心没肺地又外出游玩去了。
苦等几日不见人影,谢道韫的耐心也耗尽了。但见晴雪惶恐不安,便安慰道:“你莫怕。王郎那只是酒后胡言,他性子软,不会真做那等糊涂事。即便他真那般糊涂,也无权卖你。我谢道韫,也不是任他肆意欺辱的……”
晴雪是随谢道韫一同嫁入王家的,从归属上说属于谢家的陪嫁,王凝之确实无权将她发卖。
见谢道韫心意已决,晴雪不敢再多言,只得去安排马车与护卫。
其实谢道韫也明白,自己此刻亲临城外,解决不了根本问题。但眼看着难民处境日益艰难,让她不闻不问,实在做不到。
她只能尽力安抚,尽可能地向难民们传递朝廷并未遗忘他们的讯息,朝廷会妥善安置他们。
城外难民的反应一如谢道韫所料……
以她这般尊贵的身份,能够亲临难民营地,关心民情,对这些受难无助的百姓而言是莫大的慰藉,能有效安抚他们日益焦躁的情绪。
当然谢道韫更是明白,这春耕就是一道分水岭。越临近春耕,这些难民的处境就越发难以控制。一旦彻底错过春耕时节,断绝了他们来年的希望,任何安抚都将徒劳无功。
谢道韫做了力所能及之事,乘坐马车返回寿阳城。
一路上,她都在苦苦思索解决难民之策,可想了一路,也未能想出一个万全之法。
“唉!”千般思绪,万种忧虑,最终只化作一声沉重的叹息。
便在这时,车外传来护卫严厉的呵斥声:“走走走!这是什么地方?王长史是什么人物,岂是你这种人想见就能见的?快滚!莫逼老子动手!”
紧接着,一个略感熟悉的声音传入车中:“在下确有急事求见王长史!城外难民汇聚,时日一久必生祸乱。草民思得一策,或可解此危局,还望通融一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