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拆招
第2章 拆招
宏远的替补席前,主教练李春江跟下场的队员一一击掌。
轮到王溯时,他习惯性地揉了揉王溯的脑袋。
对于这位年轻球员,李春江是一点不舍得责备。
王溯平常训练刻苦认真,还时常利用空余时间加练;对教练组的战术安排领悟快;比赛失误少表现好。
关键还任劳任怨,场上的脏活累活也肯干……
试问,这样一名球员,哪位教练会不喜欢呀?
李春江甚至幻想过,如果他儿子未来能有王溯一半懂事,那他就可以安心了。
回替补席坐下,宏远的首发们都在喝水休息。
16岁的易建联递给身旁的王溯一条毛巾,压低声音兴奋说道:“阿溯,你那记no-look-pass的传球太帅了!”
对于阿联话中流露出出的羡慕与崇拜,王溯早已习以为常,“阿联,我跟你说,我们这一行心态和沟通比技术重要……”
面对王溯老气横秋的指导,易建联却听得非常专注。
只是让他不解的是,为什么王溯总是向他强调“心态”、”与队友沟通”之类的话题。
尽管心存疑虑,易建联对这位真实年龄可能比自己还小的好友是十分信服的。
耳边熟悉的教诲声,让易建联回想起了两人在体校上学,在宏远青训的日子。
那时候他们经常一起训练、一起参加比赛,赛后王溯总会找机会给他一些教导。
“阿联,你的身高和天赋跟我差不多,但是技术太糙了。想要打好职业,光靠身板是不行的。”
“光有天赋是不够的,比你优秀的人比你还努力,所以我们更加不能偷懒!”
“阿联呐,我们做人三观要正,黄赌毒这些东西都不要去沾。”
……
易建联并不清楚王溯为什么热衷于给自己讲道理,他也不打算深究,只是默默记在心里。
与其同时,他一心一意地跟着王溯从基础运球练起,逐步掌握了背身脚步,再到篮下勾手,直至三分投篮……
不知不觉间,易经理已经习惯了这种单调的训练节奏。
他为自己的进步感到欣喜,但同时也意识到自己与王溯之间的差距正在逐渐扩大。
如果说,在青年队的比赛中,易建联表现得游刃有余,那王溯就如同天神下凡,经常靠着个人能力左右比赛的胜负。
这个赛季被提拔上一队,王溯一飞冲天成为联赛中最耀眼的新星。易建联羡慕之余,也为好友感到高兴与自豪。
如果自己再强一点的话,就可以与他并肩作战,成为宏远主力阵容的一员……易建联常常憧憬着……
“阿联,记住没有?心态,沟通!”看到阿联有些走神,王溯忍不住再次提醒。
易建联连忙点头,“记住了,记住了。”
“那就好。现在过去,听听教练的战术布置,这些也是必须掌握的知识!”
两人走过去,跟其他球员一起围成半圆,主教练李春江蹲在中央,他用战术板指着记分牌。
“看到了没?一分!我们距离冠军只差一个球!都给我打起精神!”
“先防一个回合。”李春江在战术板画线。然后开始点兵。
“小朱你贴身防住李楠,干扰他的接球路线;阿杜、阿溯你们在罚球线包夹大刘,逼他把球传到外边;老李、老宋盯紧自己的人。
都给我把防守动作做得隐秘些,今晚的裁判不在我们这边,一定要注意!”
李春江安排好防守策略,扭头对王溯嘱咐道:“阿溯,你得留意大刘的进攻,他肯定会挑你来打。不过你也别怕,注意他的转身动作,他通常会先沉右肩。”
王溯认真地点头,他清楚自己的年龄和瘦弱的体格,可能会成为对手关键时刻攻击的目标。
但是,他并没有表现出任何的紧张或怯懦,反而有一种跃跃欲试的兴奋感。
他怎么可能会感到害怕呢?
这飘扬在穹顶的球队旗帜,这灌满耳膜的欢呼与呐喊,这脚下坚实的木地板,都是他梦寐以求的场景。
在前世,王溯作为川篮青训体系中的一员,同样是一名潜力无限的新星。
然而,一场地震夺走了他的右腿,不过他没有一蹶不振,在家人和朋友的鼓励下,重新练习篮球。
后来,依靠着一手精准的三分球,他入选了国家轮椅篮球队,并帮助国家赢得了亚残会的金牌。
直到重生之前,他仍然是国家轮椅篮球队的现役球员。
不幸的是,在一次训练后回家的路上,他因急于救人而跳河溺水身亡。
也许是上天得怜悯,王溯发现自己带着系统重生了。
虽然重生时间比前世早了十年,但幸运的是,他父母还是他父母。
……
镜头回到宏远的主场,主教练李春江正在在做最后的战术布置。
“进攻回合,阿溯你给老宋掩护,他负责吸引防守,你找机会切入;阿杜随时准备从弱侧空切,小朱等接球投三分。”
朱芳雨今晚三分球8中5,是队内最可靠的三分点。
战术部署完毕,暂停时间也即将结束。
镜头前,央视的解说员孙正平进行着实况解说,他的语调平稳得就像一条直线。
“现在双方球员重新回到赛场,距离全国男子甲A联赛2002-03赛季总冠军的产生,仅剩最后一分钟!”
央视体育对今晚的总决赛G5进行了实况转播,解说团队由孙正平和张卫平组成的“双平组合”担任。
孙正平做着详细介绍:“八一这边派出了中锋李可、二中锋刘玉栋、前锋李楠、后卫线由张劲松和范斌搭档。
广东队在第三节已经用完了外援名额,只能继续依靠‘全华班’。小将王溯和杜锋搭档内线,朱芳雨出任前锋,后场组合则是宋希和李群。”
旁边的张卫平补充道:“尽管广东队无法使用外援,但是在‘三叉戟’的引领下,他们成功缩小了比赛分差。接下来,八一这次进攻至关重要!”
“的确如此,比赛的胜负取决于最终得分,八一队和广东队谁能在最后时刻获得更多的分数,谁就能赢得比赛。”孙正平说道。
此刻的赛场上,双方球员已经展开了激烈的攻防较量。
刘玉栋并未如广东教练组所预期的那样在罚球区落位,而是停留在左侧罚球线的延长区域。
范斌从后场控球过来,广东队的李群第一时间迎上,两人纠缠之际,其他人也开始积极跑动。
李可从左侧低位向上移动,试图用身体挡住广东队的防守球员球员,为刘玉栋创造背身单打的机会。
刘玉栋的背身技术非常出色,转身进攻方式多样,小抛投、跳投和勾手样样精通。
八一队的核心战术就是通过拉开空间,让刘玉栋单打。
整个系列赛,刘玉栋通过单打战术场均得到20.3分,命中率高达58.7%。
刚回到场上的广东队并没有选择错位防守,如果李可成功挡住杜锋,那么“新兵”王溯就要面对“战神”的背身单打。
这是广东宏远绝对不想见到的场面。
“不用换!继续!”
杜锋大声指挥,示意王溯无需与自己换防。
经过去年在国家队的磨练,他的防守选择变得更加成熟。
杜锋提前调整了自己的位置,在对手掩护落位的刹那,利用加速突破了人墙,继续半绕前防守在刘玉栋的前方。
场下的阿的江双手抱胸,看到球队的进攻意图被对手轻松拆解,心中难免涌起一丝不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