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章 三把火破灭了袁绍 曹操和刘备的理想
第66章 三把火破灭了袁绍 曹操和刘备的理想
刘宏本来挺稀罕抽象这个词语,听到后面瞬间无语了。
用得着揪着不放!?
“何青,注意你的言辞。”刘宏咳嗽了一声。
何青无所谓的撇嘴道:“说完了陆康和吴景的奇怪行为,下面就是孙策的崛起之路了,在丹阳募兵失败以后,孙策重新回到袁术那里,打算继续讨要孙坚的旧部,这次孙策回来赢得了袁术的赞叹,同时也收拢了一批人才。
这些人可都是未来孙吴基业的元老与核心,有蒋钦、周泰、陈武等人,除此之外,袁术给了孙策一千旧部,同时扣留了其余的旧部,并给孙策下达了命令。”
“攻打庐江...”刘宏重重的冷哼。
何青感慨的点头道:“前面我说了,袁术向陆康索要粮食,陆康不给,但袁术为什么要粮食?因为他要打徐州,原本陶谦和袁术是同盟,但是两人结下了梁子,陶谦不是还抓了孙策手下的吕范严刑逼问么,这两人从盟友变成了敌人。
以前袁术在南阳要人有人,要粮有粮,但被打到扬州以后可以说失去了以往的影响力,所以只能向别人要粮食,陆康不给,袁术记恨陆康,就命令孙策攻打庐江。
当然,这只是一方面,袁术打算吞并扬州,就必须要步步为营,他一口气吃不掉整个扬州,毕竟当时的会稽郡是扬州最强大的一个郡,太守王朗也是天下名士,不是那么容易对付的。
况且庐江和豫章两地挨着荆州,刘表经常给袁术使绊子,袁术也可能担心刘表把手伸到扬州继续给他捣乱,而孙策和陆康都是吴郡人,以前孙坚还救过陆氏的人,袁术这么做也是为了考研孙策的忠诚。
除此之外,孙贲与吴景可是迎接刘繇了,刘繇与陆康都是朝廷任命的扬州官员,孙策和吴景等人又是亲戚,一旦孙策攻打陆康,刘繇就会怀疑吴景和孙贲,袁术也能分化刘繇和吴景,真是一手好棋。
为了得到父亲的旧部,也为了自己的未来,孙策遵从了袁术的命令,陆康得知孙策要来攻打庐江,命人将亲属族人送回吴郡,这里面就有陆逊。”
陆家与孙家的爱恨情仇由此开始。
后续孙权对待陆逊的态度,就能看出如果不是为了江东的基业,双方肯定要撕破脸皮的。
只能说利益能使人放下仇恨,哪怕是血海深仇。
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呐!
刘宏挑了挑眉,笑吟吟道:“这已经是你第三次说这个陆逊了。”
当一个人的能力很强,或者做了某些大事,何青就会特意的点出来。
这点可以看作变相的推荐人才,曹操、诸葛亮等人皆如此。
看来这个陆逊也是相当了不得,否则不至于让何青三番两次的点名。
何青笑着点头道:“是的,陆逊是必须要说的一个人,他与他的儿子陆抗可都是历史上有名的名将,汉末三国有三大名垂青史的战役,分别是袁绍与曹操的官渡之战,曹操与周瑜、刘备的赤壁之战,以及刘备与陆逊的夷陵之战。
这三大战役离不开三把火,分别摧毁了袁绍一统中原、曹操收复南方以及刘备匡扶汉室的梦想,这就是汉末三国的三把火,后世的人戏称大汉不愧是火德充沛,算上皇甫嵩喜欢用火,真是太火了!”
“官渡之战...赤壁之战...夷陵之战!”刘宏呆滞的重复着这句话。
何青呲牙笑道:“这三大战争都是都很经典。”
刘宏准备问陆逊与曹操相比如何,话到嘴边才才想到何青刚才的那番话。
何青等了一下,见皇帝没有下文,继续讲道:“由于孙策只有一千的士卒,再加上陆康也不差,好歹平定过叛军,因此孙策打庐江用了不少时间。
这是孙策崛起的第一战,此前他从未参与过大规模的军事行动,相当于一个新人第一次领兵作战,而且面对的人可不是没有水平的人,所以时间久了些并不丢人。
孙策打下庐江以后,没有对陆康怎么样,不过陆康不久后病死,而陆氏的一些族人因为这场战争死伤了不少人,所以陆家与孙家结了仇,好在陆康提前将核心的族人送回了老家,根基并未受损。
打下庐江以后,下一步就是已经过江的刘繇了,刘繇在孙策攻打庐江期间发展了势力,不少人投奔他,有许邵、太史慈等,这里我需要点一下太史慈了,这人同样骁勇善战,原本在青州,刘备错过了这个人才,使得太史慈最后归了孙策。
刘繇和刘表的情况一样,都是一人踏入一州,可惜刘繇没有刘表那么好的运气,他碰到的是袁术和孙策。
刘繇慢慢开始对吴景和孙贲产生怀疑,认为二人迎他来到丹阳是袁术的阴谋,双方的关系出现了裂痕,最终决裂,刘繇见陆康的下场,忍不住谴责孙策。
当时孙策的家小就在刘繇所在的曲阿,最开始在广陵的张纮那里,后来笮融来到广陵,孙策连忙把亲属接到了曲阿,如今刘繇怨恨孙策,孙坚以前的部下朱治担心刘繇对孙策家人动手,立马将孙家人接到了九江郡。
朱治追随孙坚的时间很久,在孙坚旧部之中影响力很大,他这么做显然是帮着救主之子。”
二元君主制的魅力就在于此,故主哪怕死亡,对故主之子仍有忠心。
可惜这些人并不效忠于汉家的天子,不然这么多的忠义之士,汉室怎会落到无人在意的地步,这也是二元君主制的弊端。
一方面彰显了君主的人格魅力,一方面使得天子损失了大量的臣僚。
“到了这一步,吴景和刘繇该打了吧?”刘宏有些不太看好刘繇。
何青舔了舔嘴唇道:“说刘繇与吴景等人的交战,不得不提一个人。”
“谁?”刘宏顿时好奇了。
何青坏笑道:“还是那位佛教的信徒笮融。”
“又是他?”刘宏眉头紧锁。
何青点头道:“对,由于曹操两次攻打徐州,笮融是丹阳人,选择讨回丹阳老家,回去之前劫掠了一番广陵,在进入扬州以后,笮融与刘繇联盟,此时孙策还大攻打庐江,而丹阳、九江这边也爆发了大战。”
这一时期不止关中和冀州、幽州乱,兖州、青州、徐州也很乱,而扬州同样乱。
总结下来就是一个字——乱!
这也是汉末三国的一个缩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