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明,开局请我当皇帝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59章 好心办坏事

最新网址:m.biquw.cc

“真要钱了!”

刘俊听着麾下家丁的禀报,毫不意外。

“当初我大哥袭职的时候,被北京兵部敲去一大笔银子。没想到这南京兵部,也是一丘之貉呀。”

“你去告诉那谁,这事他甭管了,让他安心训练,这事我给他办。”

“是。”那家丁应命离去。

“刘参将,你这是要干什么去呀?”

杜文焕迎门走了进来。

“迁安伯。”刘俊行礼。

“是不是因为金吾左卫刘家那个世袭百户的事?”

“是。”刘俊没有隐瞒。

杜文焕没有说话,直直的看了向刘俊禀报的那个家丁一眼。

“小人告退。”那家丁识趣的离开。

“刘参将。”杜文焕拉了把椅子坐下。

“昨天那批新兵的军册我看过了,刘家的嫡脉绝嗣,确实应该由旁系袭职,这个没有错。”

“兵部的人要钱,才给办履职文书,当官的给当兵的出头,应该。但这个头,不应该你出。”

刘俊知道杜文焕这是有话要说,“还请迁安伯赐教。”

杜文焕看着刘俊,眼神中溢出欣赏。

“万历四十七年,萨尔浒一战,令尊刘綎老将军为国捐躯,我的叔父也战没于那一场大战。”

“那时,我已经两佩将军印,由宁夏总兵转任延绥总兵。我的堂弟袭职时,并未遭到兵部刁难。”

“令兄袭职时遇到的麻烦,事后我听说了一些。”

“人走茶凉,兵部的那些人都是看人下菜碟。”

“不过,生气归生气,日子还是要继续过。”

杜文焕用手指了指门外,“外面声响震天,士兵都在训练,皇上的本钱,可全砸进了京营。”

“兵部的张尚书刚上任,又深得皇上信任。京营被皇上寄予厚望,而你刘参将,又蒙皇帝拔擢,充参将,领一营。”

“金吾左卫是上直卫,由皇上亲领,不隶五军都督府。”

“这个时候如果和兵部发生什么不愉快的事,所有人的脸上,都不好看。”

杜文焕年少成名,不到四十岁就官拜总兵,有些事情,看的是要比刘俊这个没落的将门子弟更为清楚。

皇帝、勋贵、武将、东林党、阉党余部、马士英、北方出身的官员,彼此之间已经形成了一种默契的政治平衡。

京营,就是在这种情况被拿上台面,倾尽资源打造。

这种时候,任何一个火星,都有可能引发一场大火。

杜文焕老了。

江湖越老胆越小。

前半生军中翘楚,后半生颠沛不顺。

杜文焕宦海起伏几十年,现在的他,更多的是想求稳。

他既想维护刘俊这个军中后辈,又想安安稳稳的训练好京营,博得皇帝青睐,以求将迁安伯的爵位,传给子孙。

刘俊没想到杜文焕会同他讲这么多,他行了一礼。

“多谢迁安伯指点。”

“可袭职的事,我已经拍着胸脯答应人家了。要是办不成,我这以后没脸在军中待了。”

杜文焕笑道:“下面的人能服你,你才能领兵。”

“这件事,你不用出头,我也不用出头。”

“皇上不是说了嘛,京营有什么事情,让高起潜高公公去和兵部、户部对接。”

“这件事,就让高公公去为难吧。”

“反正高公公没少挨那些文官的骂,虱子多了不痒,也不差这一回了。”

“还有就是,难为人的那个兵部员外郎,很快就会有新差事了。”

刘俊有些疑惑,“迁安伯,您的意思是?”

杜文焕:“先帝的陵墓需要有人祭拜,这不就是现成的人。”

刘俊还是不解:“可皇上不是说……”

杜文焕解释道:“说归说,做归做。”

“祭拜先帝这件事,没人说出来还则罢了,可左懋第把事情说出来了,而且还是当着满朝文武的面。”

“左懋第蒙先帝拔擢,是真心想去祭拜先帝,不是惺惺作态。”

“左懋第是好心,但他却好心办了坏事。他把所有人都架起来了。”

“皇上为考虑臣子的安危,不派人去祭拜先帝。”

“可为人臣者要忠,为人子者要孝。儿子不祭拜父亲是不孝,臣子不祭拜先帝是不忠。”

“文官是最不要脸的人,可他们也是最要脸的人。”

“皇上不能背负不孝的骂名,文官不能背负不忠心的骂名。”

“哪怕是皇上不在意,文官却不可能不在意。”

话都说到这份上了,刘俊要是还不明白,那他就别活了。

“迁安伯,您的意思是,朝廷还会派使团前往北京?”

杜文焕摇摇头,“不会是使团,最多捡几个人去充充样子,做做表面文章,主要还是去祭拜先帝。”

“皇上已经定下了调子,平虏灭寇。”

“流寇可以招抚,可以打。而建奴,必须且只能打。”

“令尊刘老将军死在了建奴手中,我的叔父同样死在了建奴手中。在这一点上,我相信刘参将和我、和朝廷,是一致的。”

“我也曾率军平定过西南的奢安之乱,对于南昌城中的情况有所了解。”

“要想做大事,必须要做大官。”

“我大明朝重用之武勋,多是死于国难者之胄。”

“刘参将,你万历四十六年生人,今年还不到三十岁。年轻,名门之后,又得皇上青睐,以后的路还长着呢。不要意气用事。”

刘公往援辽,诸万中有以技勇著者往援黔,皆陷没。南州遂无锦衣骏马者。

刘公,即刘綎。

在南昌,刘綎是所有男子的榜样,人人皆以效仿刘公为荣。

可惜,刘家子弟多随刘綎战死在萨尔浒。

诸万,即南昌城中的另一个大族,万家。

奢安之乱,为祸西南,万家子弟应召参军,多战死于贵州。

萨尔浒之战,奢安之乱,这一南一北的两场大战过后,南昌城中,再无鲜衣怒马的少年郎。

从南昌城中的情景,也可以推断出萨尔浒之战、奢安之乱对于整个大明朝的影响。

杜文焕奉命平定奢安之乱时,麾下有不少万家子弟,他对于南昌的情况,不算太了解,可也不算陌生。

杜文焕不希望自己管理下的京营出现什么问题,同时也愿意与刘俊这么一个年轻的将门子弟结下一份善缘。

面对杜文焕的推心置腹,刘俊是领情的。

他朝着杜文焕深施一礼,“多谢迁安伯教诲。”

杜文焕摆摆手,“这些都是朝堂实情,我不说,你也会知道的。”

“另外我再多说一嘴,朝堂上最近不太平,东林党和马士英马阁老怕是又要起冲突。”

“咱们,只管练兵就好了。”

最新网址:m.biquw.cc
本章换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