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重生昭烈刘备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68章 68豪情敢效班定远

最新网址:m.biquw.cc

此时,雅间内,众人酒足饭饱,闲聊之际,颇有些面红耳热。

喝过酒的人,心神放松,也往往会暴露一些自己平时掩藏起来的本性。

这样一来,大家反而是赤诚相见。

很快,便都对彼此变得无比熟络起来。

本来就豪放的东野班、新垣简,借着酒醉,便更加无所顾忌,渐渐开始胡言乱语起来。

但众人都很包容二人,知道他们是屠猪卖菜之辈,不懂礼仪,不喜约束。

刘备虽然微醺,但也在喜笑颜开之余,保留着一些分寸。

等到众人尽兴,离开春酒垆的时候,已经是傍晚之时。

刘备让两位族兄刘瑜、刘皋先行骑马返回大树楼桑里,他稍作安排之后,便随后而来。

来到十五里铺的街面上。

晚风一吹。

众人瞬间醒酒。

这东汉末年的酒,度数并不高。

因此,众人醉得不深,很容易醒酒。

酒一旦醒了,众人便又纷纷恢复常态,有所收敛。

只有东野班、新垣简二人依然故我。

中山大商张世平、苏双邀请刘备等人,来到他们下榻的客栈,向众人展示了他们这次运往辽东的粮食、布匹、美酒等诸多价值不菲的货物。

这些货物都存放在客栈的库房内,由几名游侠和厮仆亲随严密看护。

又来到客栈卧室内。

众人都坐下喝茶,茶叶是从江南采买而来的好茶。

张世平呷了一口茶,悠然问刘备:

“玄德,你准备什么时候出发前往徐无县?”

刘备当即道:

“明天上午就出发!”

“这么快!?”

苏双睁大眼睛,“玄德,你们都不准备一下吗?”

刘备一笑,道:

“江湖儿女,快意恩仇。想来就来。说走就走。”

张世平点了点头,又问:

“这一次,你们有几个人去徐无县?”

刘备道:

“就我们八个人。”

张世平和苏双面面相觑:

“就你们八个人……会不会太少了?”

刘备淡淡地道:

“想当年,班超只不过是一个书生,后来投笔从戎,出使西域,也只不过是带了三十六个人,却征服了西域五十五个国家,获封定远侯。

“我等八人,虽不是智勇超群的班超,但徐无山匪寇首领五鹿大王也远远没有西域五十五个国家中的任何一个强大。”

张世平和苏双听了刘备的话,胸胆为之一壮:

“玄德热血豪情,不输定远侯班超。唔……你们现在只有四匹马,我再赠送你们四匹马。这样的话,你们八个人,八匹马,也好尽速驰奔,很快就会赶到徐无县。”

“那太好了,感谢张兄苏兄厚赠。”

刘备八人现在的确是缺少马匹。

张世平当即让亲随从客栈马厩里,挑选了四匹好马,交给刘备。

刘备等八人牵着马,告别了张世平、苏双,离开了客栈。

又很快来到左髭的家里。

后院,蹴鞠场中。

刘备对着简雍、牵招、东野班、新垣简、左髭、丈八、关羽等七人道:

“接下来,我们白毦社就要展开第一次突袭作战了。因为要离开涿郡,前往三四百里之外的右北平郡徐无县,来来回回,可能一共需要五六天甚至十来天的时间。

“所以,你们有生意的,都要安排亲人接手一下。有活干的,也要告假。”

看向牵招,问:

“子经,这一次,你可能要离开你的老师乐隐先生好几天,他不会生气吧?”

牵招爽快地道:

“老师巴不得我到处多走走呢。放心吧,我会搪塞过去。就说要去渔阳郡一个朋友家住几天。”

“那好。”

刘备点了点头,扫了众人一眼,问:“谁还有问题?”

众人都很兴奋,激动,觉得要上战场了,心里都憋着一股劲。

左髭沉吟着问:

“玄德,这一次前往徐无山,不带杨凤吗?”

刘备早就已经想好,当即道:

“杨凤继续守家。一路之上,可能会有人认出他来。等到以后,我们去塞外的时候,再带上杨凤就是。”

“好。没问题了。”

左髭道。

刘备最后提醒众人道:

“现在,各回各家,大家有一晚上的时间准备。记住,不要向任何人透露我们这一次的去向。哪怕是你的父母兄弟。”

众人都答应了。

各自走回家去。

只有刘备、简雍、牵招三个人的家,在十几里外,各自骑马回家。

刘备飞马赶到大树楼桑里时,已经是日落时分。

就在里门即将关闭的时候,他正好来到。

策马驰入大树楼桑里。

来到自己的院门外。

牵马进入小院。

灰狼已经汪汪地大叫着,热情地飞扑了过来。

刘备亲热地摸了摸灰狼的脑袋,看向妹妹刘阿梓。

刘阿梓满脸笑容:

“阿兄,这大白马好高啊。是你的马吗?”

刘备笑道:

“当然。待会儿,我扶着你骑马玩。阿母呢?”

“在屋里。”

刘阿梓十分高兴。

刘备把马拴在桑树下,快步回到屋内。

母亲吴氏仍然在编制草席,看到刘备回来,喜道:

“玄德,你可回来了。”

刘备一愣,问:

“阿母,发生什么事了吗?”

母亲吴氏道:

“前日,方城都尉府派人送来了赏赐,说是对你协助郡兵杀贼的奖赏。到处寻你不着,那些差役便没让继续找。”

刘备问:

“阿母,都是什么赏赐?”

母亲吴氏道:

“差役抬进来一筐五铢钱,共一万钱。又给了十匹绢帛。还有半扇猪肉。敲锣打鼓的,好不热闹。住在楼桑里的族人都知道了。”

刘备默默点了点头,又问:

“母亲没给差役赏钱吗?”

“给了,”母亲吴氏道,“幸好家里还有几百五铢钱,便当做赏钱给了差役们。族长也来了,请差役们吃了饭,才让他们走的。”

“那就好。”

刘备顿了顿,道:“阿母,有这些钱帛,以后您也不用这么辛劳了。该歇息歇息了。”

“我知道了。”

母亲吴氏虽然答应着,但是手里的活并没有停下来。

汉末之时,粟米一石约需一百钱,一石为一百二十斤,折合现代的60斤。

也就是说,一万钱可以买一百石粟米。

一百石也就是现代的6000斤粮食。

足够一个三口之家吃一两年没问题。

剩下的十匹绢帛也足够缴各种赋税。

因此,刘备不希望母亲太过辛劳。

但他也知道母亲是闲不下来的。

刘备颇为无奈,也只能任由母亲。

他陪妹妹刘阿梓玩了一会儿。

又按照约定去寻访族兄刘瑜、刘皋。

刘瑜拿出一条鲜卑郭洛带送给刘备。

刘备感觉他们之间仍然如同一年前那样亲密无间。

再次回到家里时,已经是半夜。

母亲和阿妹都已经睡了。

刘备也感觉很累,倒在床上便呼呼睡去。

第二天一大早。

刘备醒来,稍作洗漱,便向母亲吴氏告别:

“阿母,我要出去几天,见一个朋友,短则五六天,长则十来天,便会再回来。请阿母不要担忧。”

母亲吴氏看着刘备,道:

“玄德,你不要骗我。你真的要去见一个朋友?”

刘备当即道:

“阿母,我的确是去见一个朋友。只因他在渔阳郡,所以路上会耽搁些时日。请阿母不要担心。孩儿已经长大。会照顾自己。”

母亲吴氏仿佛猜到了什么,双眼之中藏着一丝忧色。

她不再说话,只是默默地点了点头。

刘备一时也顾不得许多,便转身而去,牵马来到院门外,飞身上马,奔驰而去。

……

食,人月一石半。

——《汉书·食货志》

最新网址:m.biquw.cc
本章换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