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为什么逼着我当皇帝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59章 接管德州

最新网址:m.biquw.cc

崇祯十二年三月初,陈守明率部收复德州,七日后收复临清。

建奴大军彻底的撤出了山东,结束了这为期将近两个月的动乱,但是这两个月对很多人来说,比一生还要漫长。

这两个月所遇到的灾难,比很多人一生遇到的还多,城池化为了废墟,百里无人烟,白骨露于野。

特别是德州,经历了极其惨烈的攻防战,多铎攻打德州的时候,收买了奸细作为内应,并且一出手,就是出动了最精锐的部队进行猛攻,三天三夜不停刀兵,结果一战而下。

虽然巡抚颜继祖率领着他的巡抚标兵,进行巷战,作最后的抵抗,死战不降,但是也都无济于事。

战败被杀后,城中的百姓,也都遭受屠杀,惨不可言。

陈守明率部进入的时候,城市已是一片萧条,街上有很多垃圾和尸体。

甚至可以看得出,家家户户,都是披麻戴孝,有的一家子都死在房子里面,尸体发臭了,都没人收敛。

当这些人看到,扛着日月龙旗的浮山军进入的时候,很多人都不敢相信。

浮山军虽一身血污,却是威武雄壮,军容鼎盛。

最后喜极而泣,奔走相告:“王师来了!”

在一瞬之间,整座城市,就变成了欢乐的海洋,一名白发苍苍的老者,含泪的说道:“想不到有生之年,还看到王师。”

这位老人家是当地的乡绅,这一次德州沦陷,他的宅子被烧,儿子、孙子一家子全部都死光了,就剩下他这一个老头子。

老者含泪磕头道:“谢大将军活命之德。”

陈守明翻身下马说道:“老先生免礼。”

他本想谦虚说保家卫国,乃我辈军人分类之事,但他身边每一个人都告诉他,千万千万千万不能够说这句话。

如果你说这句话的话,每个人就会认为,这是你的责任,你应该做的,至于你所需要的银两粮食,更没有必要给,因为这是你份内之事。

如果办得不好,守不住城市,害大家死人,还得背上责任。

对于接管城市,陈守明他们还有一套,经验是相当的丰富。

马上就成立一个城防司,由自己担任督军,指挥部队,对各处地方,进行的监管,并且贴出了安民告示,安抚民众,稳定人心,也都找来了逃到民间的官员、吏使、衙役出来工作,恢复地方的秩序。

他们在接管城防以后,还在各处枢纽和要害地段,进行驻军,极大的震慑了地方,给惶恐不安的百姓以安全感,也都震慑了那些准备趁机趁火打劫的歹徒。

其次接管的是藩库,里面的银两、财宝、布匹,果然是让建奴都搬走了。

找到城粮仓的时候,发现大半个粮仓里面的粮食还在,建奴搬走了他们能够搬的,剩下的本来是想放火烧掉,但是又怕激怒陈守明,最后只能够留给他们,让陈守明他们大为放心,手中有量心里不慌。

在此之前,他们已经接手了城外的运河粮仓,那里的粮食更多。

马上就下令开仓放粮,救济百姓。

陈守明有他们的策略,一开始肯定只能够正在开仓放粮,等地方稳定了以后,就不能够无偿的养着这些人,而是得把这些民壮组建起来,以工代赈,帮忙干活,修桥修路、修建各种建筑,或者说是做工,只要是劳动,就会产生价值。

陈守明在颁发了第一份安民告示以后,在当天稍晚的时候,又在全城张贴了招贤令,这就是招募城中的乡贤,共商德州善后大计。

此刻陈守明他的身份就是山东督军,也都是自己封的,没有办法,出来混,爹不亲、娘不爱,只能够自己给自己弄个身份。

以前他在济南这一带混,所以他是济南督军,如果光是济南督军,这个头衔是能够管到德州、却管不了临清,干脆就自封为山东督军,对标提督级别,只要手中有兵有粮,有的是人愿意为他办事,听命于他。

提督制度萌芽于景泰年间,初为临时性军事指挥官嘉靖朝逐步制度化,其统辖一省或跨省区域军事防务的最高武官,官阶从一品至二品不等,权力覆盖水陆驻防、军队调度与地方治安等,在军事体系中作用关键。

果然,当他的招贤令出来了以后,当地还活下来的,有头有脸的人物,都集结在了巡抚衙门,也就是现在的城防司这里报名,准备在这里混个一官半职。

城池被攻破以后,留守的官员大多数被杀,也都意味着朝廷在这里的体制,被彻底的摧毁,必须任命新的人当官进行管理。

这一点,他们是真的急,就连陈守明都意想不到,会这么快,只能够在地方挑选人手,对地方进行管理,这一块他们还真不熟悉。

德州经过了这次浩劫,死伤过半,特别是这些有钱人家和权贵人家,基本上被杀光杀尽。

因为建奴需要他们的钱财,只有杀光了人,成为无主之物,才任由他们拿走。

此刻招募到众多所谓的乡贤,也都是一些地方有头有脸的人物,像在官府中当官的都没有几个。

不过这个更好,更如陈守明的意,这就意味着自己可以更加自由的发挥,当即就由大家进行投票,推举有能力的人担任市长一职。

大家都不知道这个不伦不类的名称是什么?

陈守明作出解释:“就是相当于知府,这是朝廷命官,我等无权任命,只能够先行推举乡贤,代为管理,直到朝廷派出官员前来接手。”

尽管是如此,也都是有很多人踊跃的报名,而且票数最高的,居然是那一个给陈守明下跪的白发老者。

原来他是当地有名的人物,年轻时中过举人,在湖广多个地方当过县令,官至武昌知府同知,年老才退了下来。

选举是在浮山军的刺刀的保护之下进行的,他们显示出了强大的武力,这给民众以极大的信心。

并且是大家一票一票选出来的,当地的街坊和民众,也都心服口服,这有利于他们迅速的接管权力。

市长叫做林亦凡,号美髯公、笔架翁,他向陈守明行礼说道:“督军有何吩咐。”

最新网址:m.biquw.cc
本章换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