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章 049【与谁说】
第49章 049【与谁说】
永业坊外。
一位三旬男子如标枪一般肃立,拦在薛淮和李顺的马前。
薛淮示意李顺不必紧张,随即下马来到对方面前。
男子拱手道:“见过薛侍读。”
薛淮还礼道:“侍卫大哥,上次有劳你出手相救,事后又特地送我回府。原本想着找你专程道谢,又怕给你惹来不必要的麻烦,只好暂时按下,不料今日在此撞见,还请大哥告知尊姓大名。”
男子冷峻的目光变得松动,他身为公主府的侍卫,见惯贵人们趾高气扬的姿态,没想到这位传闻目中无人的清贵翰林竟然还记得他,而且态度如此谦和,于是微微垂首道:“小人名叫江胜。”
薛淮赞道:“江流磐石之固,胜冠虎贲之英,好名字!”
江胜听得晕乎乎,他一个粗鄙武人哪里会这些文绉绉的话,只觉听起来感觉很威武,先前那身冷厉气息顿时消失不见,再度拱手道:“多谢薛侍读夸赞。”
薛淮微微一笑,问道:“江大哥这是专程来此等我?”
他并非是在收买人心,而且公主府的侍卫不至于被几句漂亮话收买。
薛淮只想尽可能与人为善,尊重每一位和自己没有激烈冲突的人物,说不定将来就能收到回报。
“小人只是不入流的侍卫,当不起薛侍读这般称呼,直呼小人的名字就好。”
江胜连忙摆手,又正色道:“小人奉殿下之命,请薛侍读往别苑一叙。”
薛淮对此并不意外,只是觉得云安公主现在一点都不想遮掩,竟然直接派人来到这里,也就是说他在进入永业坊的时候,她就已经得知消息。
这种被人盯梢的滋味当然不舒服,但是考虑到那次九曲河畔的古怪落水,而且隐藏在顾衡和刘平顺身后的黑手还没有被抓到,薛淮暂时确实需要这种监视和保护。
无论如何,在自身没有强大之前,小命最重要。
活着才有希望。
青绿别苑和薛府所在的大雍坊相距不远,此行倒也算得上顺路。
再次来到这个清静雅致的庄园,薛淮心静如水,步伐沉稳。
走进撷秀轩,他一眼便看见坐在主位的姜璃。
不知是否他的错觉,相比先前数次相见时的薄施脂粉,今日姜璃的妆容显得颇为正式。
十二幅月华锦面宫装高贵典雅,银朱色云锦小袄襟前压着玄狐皮镶边,风毛簇拥着她凝脂般的颈子,那圈雪青绲边衬得她唇色愈发浅淡。
那双贵气盈盈的丹凤眼里,眸光严肃冷淡,一改之前的温和柔善。
薛淮略感不解,仍旧如往常一般行礼道:“拜见殿下。”
姜璃虽然看起来拒人千里之外,倒也没刻意给薛淮使脸色,淡淡道:“薛侍读请坐。”
薛淮坐在下首,主动说道:“工部贪渎案能够顺利收尾,多亏殿下出面劝说代王,臣代家师谢过殿下。”
听到这番话,姜璃面色不改,平静地说道:“这是我们之间达成的交易,既然已经许诺,我自然会尽力而为,你不必记在心上。”
“话虽如此,臣还是要谢过殿下,否则此事不会如此迅速了结。”
薛淮面色诚恳,他确实不太明白这位公主殿下情绪变化的缘由,但这不妨碍他表达谢意。
姜璃抬眼看了他片刻,忽地轻叹道:“薛淮,你又何必小觑沈侍郎,即便我没有说动五皇兄,他也肯定有破局之法。”
薛淮自然不能在她面前谈论沈望的不是,当下只能含糊说道:“人力终有穷尽之时。”
姜璃微微摇头。
沉默片刻之后,她开口说道:“先前我也是如你这般想,但这几日回忆种种细节,我发现事情似乎没有想象得那么简单。”
“殿下此言何意?”
“我且问你,沈侍郎是否已经提前预知他会接手工部?”
薛淮想起那日从御书房出来后,沈望在马车中的只言片语,以及当时他波澜不惊的神态,迟疑道:“家师并未明言,不过他应该有所预料。”
“这就是我想不明白的地方。”
姜璃站起身来,徐徐踱步至窗前,回首看向薛淮说道:“沈侍郎养望二十余载,如今贵为礼部左侍郎,距离入阁只有一步之遥,他又何必舍近求远呢?”
“殿下是想说,家师如果只是想谋求入阁,原本不必卷入这次的风波?”
薛淮仔细思忖,继而摇头道:“但是殿下应该知道,家师是奉旨查案,决定权不在他手上。”
姜璃迅速反驳道:“但他可以明哲保身。如果他只查都水司,陛下肯定很满意,薛明纶更是求之不得,宁首辅也只会睁一只眼闭一只眼,而不是像现在这样。虽说你们扳倒了薛明纶,让宁首辅断了一臂,但沈侍郎也被拉进工部的泥潭,想要顺利脱身可没那么容易。”
薛淮知道姜璃只是想厘清个中原委,并非是对沈望心存偏见。
但是从他的角度来看,沈望已经尽到一个老师的全部职责,给了他表现自己的机会,又帮他遮挡绝大多数的风雨。
就算是亲父子也不过如此。
姜璃没有介意薛淮的沉默,缓缓道:“沈侍郎这些年不动声色,从来不曾像这次一般全力出手。在我看来,他将薛明纶选为目标,对他的入阁之路没有任何好处,反而会引来宁首辅的打压。按照常理而言,他第一次出手应该选择宁首辅和欧阳次辅之外的某位阁老,这样他入阁的希望会变得很大。”
薛淮依旧不语。
姜璃见状便直白地说道:“我觉得工部的问题可能更复杂,这才是沈侍郎不遗余力的根源,就是不知工部还藏着什么秘密。”
屋内陷入沉寂。
片刻过后,薛淮抬头望着姜璃,认真地说道:“或许,是殿下你把简单的问题想得太复杂了。”
姜璃微微蹙眉,面露不解。
薛淮解释道:“殿下,有没有这样一种可能,家师只是想做些实事?如今你也知道,薛明纶等人将工部折腾成什么样子,这又危害到多少穷苦百姓。或许家师早就知道他会踏足工部的泥潭,但是这样更方便他为大燕社稷、为百姓们做些实事,所以这次他没有留手。”
望着他诚恳的神情,姜璃明白两个人在看待问题的角度上存在很大的分歧。
对方是饱读圣贤书的清贵翰林,从始至终都心怀苍生,而她从小在皇城长大,见过太多尔虞我诈人心鬼蜮,无论遇见何事都习惯朝阴谋诡计的路子去分析。
薛淮又说道:“退一步说,如今宁首辅和欧阳次辅的地位稳如泰山,内阁是他们的地盘,家师就算挤进去,多半也会变成一位泥塑阁老,这样还不如在六部任职,至少能有所建树。”
“你倒是言谈无忌。”
姜璃没好气地一笑,调侃道:“你就不怕我将这番话告诉如今内阁里的几位泥塑阁老?”
薛淮亦笑道:“臣相信殿下不会这样做。”
姜璃当然不会。
抛开当初的救命之恩不谈,在薛淮猜中她的心事、知道她的心结和已故的齐王有关之后,两人就是一条船上的人。
姜璃利用自己的人脉帮助薛淮应对官场上的艰难险阻,等薛淮走到一定的高位,再帮她调查那些陈年旧事。
至于为何一定得是薛淮,或许他本人心中会有疑问,但姜璃暂时还不能告诉他。
“罢了,关于这件事我们不必继续争论。”
姜璃回到主位坐下,皱眉道:“现在我们来聊聊薛侍读的前程。”
前程?
薛淮已经思考过这个问题,接下来在翰林院安生待着,明年争取找个机会外放,一方面充实自己的履历并且增长见闻,另一方面则是暂时远离朝堂纷扰。
姜璃却郑重地说道:“先贤曾言,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你才刚刚迈出第一步,就完全松懈下来,这是否有些不妥?”
“殿下这话从何说起?”
薛淮纳闷,他昨日才交接完工部贪渎案的卷宗,昨夜是将近两个月来第一次睡得那么踏实。
他这段时间丝毫不敢放松,每天一睁开眼,脑子里便是卷宗、账簿、阴谋诡计和一张张分不清笑容真假的脸庞。
姜璃问道:“你刚刚升官,现在正是和翰林院同僚们修复关系的大好时机,怎能又想着告假?”
“殿下,你对臣实在是……”
薛淮想了半天,看着明显比他还要小一两岁的公主,略显无奈地说道:“多谢殿下的鞭策,臣会牢记在心。”
“你若真有正事倒也罢了。”
姜璃转过头不看他,轻声道:“温柔乡是英雄冢,你难道不明白这个道理?”
温柔乡?
薛淮看着姜璃的侧脸,忽然发现她晶莹白皙的耳垂微微泛红。
她似乎感觉不到薛淮的目光,指尖绞着雪青系带的缨络,玉白的颈子微侧,肩线却绷得笔直。
良久,姜璃轻咳一声,转头迎着薛淮的视线问道:“你明白了吗?”
“呃……”
薛淮强压心中古怪的情绪,点头道:“臣明白了。”
“那就好。”
姜璃暗暗松口气,恢复先前清冷的姿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