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章 积累底蕴(完)
第51章 积累底蕴(完)
“这是……”赵煜心中一凛。
天演玄象盘这一日的表现堪称惊艳,练成以后从未有过推演失败的情况,完美达到了他的预期,可此时仅仅推演一下大致的天地形态,竟然没有得出结果?!
这让赵煜立即意识到了天地形态涉及到了更深层次的玄妙,天演玄象盘的能力已经得到了印证,普通的修行秘闻绝难阻挡它的推演,只有涉及到了入道层次的玄妙,才会出现这种情况。
“天地形态有大秘。”
赵煜想到观天楼中的争执,他不信以修道者的力量,也看不清这个世界的形态,却没有明文记载在典籍中,而是任由世人探索猜测,这里面显然隐藏着什么隐秘。
一般的修行秘闻,修道者可不会隐藏,都会夹杂在自己的道经中传播开来,否则又怎么能让世人正确认识到自己的道呢?想到这里,赵煜知道以自己的实力还不适合探索这种层次的玄妙,只是暗暗记在心中,然后不再强求,将注意力转向观天楼中关于元气的记载。
与天地构造的争论不同,楼内对元气的研究倒是达成了共识。墙壁上的典籍详细记录了元气的种类:五行元气、阴阳二气、三才之气、生气死气、精气煞气地气罡气等等,远超一般人的认知。
这些元气有的是基础元气,更多的是各种元气混合在一起后演化出来的全新元气,每一种基础元气的比例不同,都有可能演化出一种全新的元气,而每一种元气,又都具有某些玄妙的作用,灵子准确来说,也是一种灵元气。
“天地元气无数,彼此演化蕴含无数奥秘,只可惜,普通人对元气的认知太少了。”
元气介于虚实之间,普通人乃至一般的术士,都无法直接观测到元气,只有通过某些特殊手段,才能观察一小部分用以利用修行。
可以说,如何驾驭天地元气,吸收某些有利生命的元气推动自身进化一直是修行者修行的主题之一,但普通修行者对于元气的认知又太过浅薄,即使他鼓励研究,专门让神工坊炼制了一批灵眼法器,得到的成果也寥寥无几,更多的还是整理总结前贤的记录。
所以在机缘巧合下对灵子的玄妙有了深层次的感悟和认知后他才如此重视,这无疑推开了他对天地元气利用的大门,夯实了他设想道路的基础,不再是完全虚无缥缈的设想。
“可惜这几天没有什么时间研究了,什么时候才能彻底摆脱这些琐事啊!”
赵煜有些遗憾的咂了咂嘴,却也知道自己是痴心妄想,哪有不承担责任只享受权利的好事呢?
如果只是想富贵一生的话,以王府的力量供养他一个纨绔倒也不费什么力气,但他的哪一项研究不需要消耗大量的资源、人力,衍法阁、神工坊、济世馆、观天楼,供养着数百名术士武者,不掌控一定实权的话,根本调动了不了如此多的资源。
所以赵煜只能耐下想要闭关研究灵子的心情,始终将一部分心思放在王府诸事上,楚州文会暗流不断,涉及到四大家,很可能会对王府产生影响,他必须时刻保持着关注,避免王府力量受损,否则一旦王府威势衰退,对他产生的影响更大,更别想好好修行了。
“观天楼典籍吸收完,我这段时间的积累就到头了,最后让我看看王府的底蕴,能让天演玄象盘进化到什么地步吧。”
赵煜默默计划着自己的行程,每吸收一些典籍信息,他都能感觉到天演玄象盘的推演力不断进步,其中吸收符文奥秘时进步最大,但最大的礼包,还是王府密库中的珍藏,这才是他最后精心准备的大餐。
而这时天演玄象盘已经将观天楼中的典籍全部复制吸收,镜面中同样开始演化幻象,浮现出无数彩色的气流,它们或聚或散,或冲或合,演化出风雨雷电、霜雪冰雹等自然现象,每一种现象背后,都对应着不同元气的组合方式。
日后,想要将其完善的最好办法同样是对每种元气都摄取一缕融入天演玄象盘中,有了真实基础,才能准确无误的推演出更多玄妙。
赵煜满意的体悟着天演玄象盘的变化,而在吸收完观天楼中的信息后,似乎积累到了一定阶段,天演玄象盘突然开始了全新的演化。
“嗯?!”。
赵煜一惊,不过感受到天演玄象盘传来的信息似乎并不是什么坏事,便没有阻止任由其演化,只见镜面中几处幻象空间开始融合,元气流转,以各类材料为基础不断增殖演化,符文凝结,给予万物支撑······
片刻之后,一处完整的天地虚影出现在镜中,里面有随风摇曳的花草,有奔腾不息的河流,有巍峨耸立的山脉,还有弥漫在天地间的各色元气。他甚至能看到一株小草从破土到枯萎的全过程,能看清一滴水从云层凝结到汇入大海的轨迹。
“这是……将所有认知融合成了一处微缩的天地?”
赵煜心中震撼,试着推演一株普通的蒲公英。镜面中立刻呈现出它的生长周期、所需的水土元气、与周围草木的相生相克,甚至连它的种子随风飘散的轨迹都精确到了寸厘。
他再推演一道复杂的“雷火符”,发现所需的元气配比和符文运转,竟与天地间雷雨天的元气变化隐隐呼应。
就在这时,天演玄象盘的光芒骤然暴涨,镜面中天地虚影的运转速度陡然加快,原本需要数息才能完成的推演,此刻竟在眨眼之间便清晰呈现。
赵煜心中一动,仔细感知后,倒吸一口凉气,这一次,天演玄象盘的推演能力,竟然再次增加了数十倍!
“原来如此……”
他喃喃自语,眼中闪过明悟,“我之前总是关注奇珍异宝,认为天材地宝的道韵才能让天演玄象盘不断进化,却忽略了最根本的道理。
天材地宝固然蕴含浓郁的道韵,但终究只是天地的一部分,而天地万物,哪怕是一块石头、一粒尘埃,都蕴含着自身的道理,对于天地来说,一件天材地宝的分量,未必比一块普通的石头更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