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 月下遇太平
第8章 月下遇太平
一队五人的金吾卫手持兵器,把马车拦了下来。
李重茂掀开帘子,下了马车。
车夫在一旁滴溜着马鞭,不知所措。
“哪里的坊正将你等放出来的!不知早已是宵禁时分吗?”
为首那名金吾卫出声呵斥道。
长安城中,每个坊都设有坊正,每日负责开关坊门,以及将往来各个坊的人流,登记在册。
类似一个负责抬杆的保安。
不过这些坊正倒是丝毫不敢有混日子的想法,若是错放了人,事小那就是大牢伺候,事大那就……
坐等吃席。
李重茂出务本坊时,王崇晔早已同坊正打了招呼,加之他多少是个王爷身份。
虽然在宫中不受宠,但这些下面人怎么会清楚,又哪里敢拦他。
他们坊正之间,也是有些信息来源的。
殊不知前些时日,就因某处坊正错拦了人,因此冲撞了圣驾,受了责罚。
大半夜的,谁能想到皇帝不好好睡在后宫,连同韦皇后一行人,非要夜游什么昆明池呢。
李重茂从怀中摸出鱼符,走到金吾卫面前:“吾乃温王,今日受邀夜宴,不期错过时间,倒是平添了些许麻烦给你们。”
领头的金吾卫接过鱼符,确认无误后,连忙下跪行礼,身后四人也赶忙一起。
“属下无眼,贸然冲撞了大王,还请恕罪!”
李重茂上前把他扶起:“本就是你等职责所在,何罪之有!小王犯了宵禁,应当是我的不是。”
领头的金吾卫有些惶恐:“大王此话严重。”
李重茂正欲说些什么,忽见几名金吾卫后面,一辆华贵的马车缓缓行来。
马车两旁跟着左右共计十位披着甲胄的士兵,车厢帘子两侧,各有一名婢女提着灯笼。
烛火微亮,照着马车轱辘,以及长安大街的青石板。
见有金吾卫拦住去路,左边那位婢女上前一步,举手示意车夫停下马车。
马车停稳后,李重茂见那名婢女再次退回车厢帘子处,似是在禀报着什么。
不一会儿,婢女便迈着碎步,朝他们这边走来。
李重茂眼眸微闭,猜想这是遇到了何人。
安乐公主?不太可能,自从前太子李重俊发动的景龙政变过后,饶是李裹儿再目中无人,也是被吓到了。
从此身居大明宫内,少有在皇城外居住了。
总不至于碰上李显、韦皇后等人吧?那样就有点不太妙了啊。
正当他思索之际,那名婢女早已来到面前,开口说道:“汝辈何人,深夜在此作甚,公主銮驾在此!
速速让开,莫要阻了镇国公主府的去路!”
镇国公主?那位赫赫有名的太平公主么。
李重茂顿时了然。
在神龙政变后,成为了协助李显复辟登基功臣之一,得以封号镇国太平公主。
还是没被飞鸟尽良弓藏的那种,一方面是因为她的身份本就是李唐宗室,另一方面则是李显也拿她没办法。
太平公主在朝堂中的势力可不小,加之中宗李显又给了开府之权。
太平公主府就如同一个微缩版的大唐朝堂。
不少官员都是出自公主府。
领头的金吾卫一听是公主府的銮驾,顿时身子有些摇晃。
暗道自己真是倒霉,先去拦了温王的马车,又是挡了太平公主府的去路。
他正欲开口解释,却见先前被他所拦的温王,站在了他身前。
“女官勿怪,他们不过是在行使宵禁职责,倒是小王阻了姑姑去路,容我去向道歉则个,可否?”
李重茂把姿态放低,先揭去她对金吾卫等人的责怪,揽到自己身上。
那几名金吾卫听了这话,眼里多少有些感激地望向他。
他随即提出想见太平公主。
毕竟这位有史以来,权势第一的公主,他可是有些好奇得紧。
能将这副身子一把提起来,会不会是个体壮如牛的身形?
“原来是温王,容奴婢先向公主禀报一下。”
女官行礼说道,能在太平公主身边伺候,她自然对皇室成员都很熟悉。
说完便走回华贵马车处,轻扯帘子,露出一道缝隙,小声说着什么。
片刻后,便再度走到李重茂面前。
“大王,公主有请。”
李重茂正了正衣冠,迈步上前。
只留女官心中疑惑,这位温王,怎么不复往昔那副懦弱胆小模样了?
李重茂走到车厢小窗处,语气沉稳地道:“侄儿重茂,见过姑姑,不小心阻了姑姑道路,还望姑姑恕罪。”
帘子被掀开,一张四方额头的大圆盘脸便出现在李重茂眼前,眼眸细长,丹凤眼,发髻斑白,眼角处细纹明显。
这就是太平公主?
李重茂有些失望,生得一般啊。
念头回转后,他也就释然了,此时的太平公主已经四十多岁了,纵然年轻时姿色不错,但比较年老了。
不过虽然看上去有些苍老,却带着一股久居上位的威严气势。
何况他用来对比的形象乃是后世影视剧中大明宫词里陈红的形象。
有些落差也很正常了。
太平公主穿着一身金鸾凤纹的紫色襦裙,头戴金钗,珍珠链子制成的步摇垂下,微微抖动。
太平公主眯着细长的眼眸,她对李重茂的印象不深,唯一知晓的便是,他是皇兄庶出的四子。
上次见面,还是数月前的十五那天,这位庶子进宫给李显请安。
声音轻小,有些慌乱,不过是个寻常的请安,竟然说得磕磕绊绊的。
不堪大用,这是她的第一印象。
怎么才隔了不久,言谈举止沉稳了许多,变化就如此之大。
太平公主声音有些嘶哑:“你是四郎吧,倒是有许久未见了,这些时日,怎没见得你进宫给你父皇请安了?”
李重茂躬身回道:“侄儿谢过姑姑关心,回姑姑话,前些时日受了风寒,卧病家中,这几日方才好转。”
先拉近一下关系,加深印象,历史上太平公主选择和李隆基联手发动政变。
一是看中相王李旦的势力。
二是觉得李隆基是庶子,好控制,除此以外,大概还是因为这位李三郎常年累月在她面前晃悠的缘故吧。
自己可是要截胡李隆基的道路,现如今,那先同她搞好关系很有必要。
“本宫可不是要……”太平公主欲言又止,正想说不是要关心他,却又觉得没甚必要。
“算了,宵禁时分,四郎你不好生待在王府,为何随意在各坊之间窜流?”
李重茂回道:“姑姑,尚衣奉御王崇晔家中宴客,邀侄儿前往,不期贪杯,正欲归家时,夜色已深……”
太平公主神情一怔:“王崇晔何故邀请你?他所宴都有何人?”
“只是侄儿帮了他一个小忙而已,因此王奉御宴请万骑将领中的好友时,便叫上了侄儿。”
万骑将领吗?
太平公主抬手止住晃动的珍珠步摇,低头暗自沉思。
过了片刻,才再度抬首望着他:“既是如此,你便赶紧回府去吧,莫要扰乱了法度!”
李重茂应声称喏:“姑姑教训的是。敢问姑姑……嗓子可是有些嘶哑难受?”
他听着太平公主声音越发嘶哑,大胆出声问道。
“你怎知晓?”
太平公主刚发出疑问,便觉得嗓子愈发难受,这几日也不知怎地,喉咙难受得紧,府中的医官也没什么有效的法子。
她也有些备受煎熬,都在避免多说话。
确认之后,李重茂开口道:“姑姑,侄儿家中有着一些偏方,前些时日,侄儿受了风寒,嗓子难受时颇有成效。
明日,侄儿送到姑姑府上,让医官看过后,姑姑试试可否?”
太平公主惊讶地看着他:“你倒是有心了,也好。”
要不是皇兄急召她入宫商议政事,她真想此刻就去李重茂府中拿药。
喉咙嘶哑不是大病,可实在难受得紧。
李显所召她商议的事,说大不大,说小不小。
吐蕃使团下月来长安求娶公主和亲,可李显膝下已无适龄公主。
正为此犯难,便想同她商议一番,如何在宗室中挑选。
想到此处,太平公主脸上闪过一丝阴霾神色,稍纵即逝。
她目光望向李重茂,摇了摇头:“眼下不是说这个时候,本宫还有事,四郎你且回去罢。”
李重茂低头应道:“谨遵姑姑教诲。”
太平公主说完后便放下了帘子,李重茂也识趣的让到一旁。
伴随着车轱辘滚动的声响,公主府的銮驾消失在了街角……
李重茂回到自己马车前,对那几位金吾卫说道:“误了几位巡逻事宜,小王先同几位道歉则个。”
放得下身段,这是他的优势所在。
而且,历史大多时候的转折点,都掌握在一些不起眼的小人物手里。
不放弃一切可以拉拢的力量,这是他的原则。
“大王折煞我等了。”
几名金吾卫齐声说道。
“并非如此……”李重茂小幅摆头,随即看向那位领头的金吾卫,“敢问诸位金吾卫将士姓名?”
“属下陈举,他们是……”
几人各自通报了姓名。
李重茂一一点头,随后拱手与他们告别。
月色下,李重茂乘着马车消失在阴影中。
几名金吾卫各自相视而笑。
不知怎地,他们觉得有些高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