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往事:在富二代堆里野蛮生长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4章 高二第二学期

最新网址:m.biquw.cc

又转班走了好多人,两个班加起来可能就40 个人。好荒凉的一种感觉,真的是让人悲寂寥。但也有人转来我们的班级,来了都是家人朋友。因为有着“钞能力”的加持,我们的消费水平都是一个层次的人,自然就不会有太多的相互歧视攀比什么的,因为已经没那个必要了。

也不知道是谁的建议搞了个园艺课程,在5楼的一个废弃的阳台里弄了一个花园天台。还要搞些什么责任制,认养一盆花。我本着偷懒的原则,好几次就站在六楼上给他们拍些照片。

懒得去做这些义务劳动,实在是没有兴趣,就算是去了几次也是象征性的浇些水敷衍了事。

住宿的同学更少了,已经完全没了高一时的熙熙攘攘。能来晚修的那就更少了,就那么寥寥无几的十几个人。他们回了家后发现家里更舒服,回宿舍的戒断反应很难受,就申请走读了。

我办了个KTV(凡尔赛)的会员卡,30块钱,下午5-7点期间唱歌才花10块钱。对于我这种新晋麦霸来说自然是个好消息,经常下午放学或者提前跑出校门口溜去商圈里唱歌。到了晚修时间才去买个2块钱的红茶(加珍珠、椰果、果粒,老板娘不加我价)和饭团吃,我才闲庭信步地回到教室里懒懒散散地上着晚修。我以为我是晚到的,没想到迟到的大有人在。

老师们基本上不来,所以晚修就一直处于一个“三不管”地带。甚至可以说你爱来不来,全靠自觉。老师都这样,更何况学生。学习也是,爱学不学,只要是人在教室爱干啥都行。

被停宿了好几次,我们也无所畏惧,翻墙进去睡觉。有次他们使坏把我锁外面了,我一脚就把门踹坏了。舍管后来查寝看到了也惊了,我就说门坏了。她也没有实质性的证据能说明是我搞坏的,所以就没有进行任何的赔偿。

合唱比赛,拿的名次也不错。排练舞蹈,参照《歌舞青春》,说实话当时觉得这名字挺土的。

生日到了,去KTV办的。来的人很少,因为大家都在忙着考托福和SAT。就只有我还在浪,虽然说我已经被一所加拿大大学录取了。但是缺少人来一起庆生我还是蛮失落的,但是我也理解,毕竟学业为重。寥寥草草来了几位好友,没办法,还是要过的。

收到一女生朋友送我的衣服作为礼物,我好喜欢。

人越来越少,纪律就会越来越散漫。感觉晚修已然像是一个巨大的自习时间,到晚上了经常就不来人了。或者去上网,或者回家去了。已经是老师管制不了的程度了,当然老师也不想管了。可不敢得罪我们这些公主少爷们,毕竟单拎一个出来的家世背景都够他们喝一壶的了。

晚修的人更少了,通常两个班相互串门上晚修。有时候甚至合并一起上晚修,因为人太少了。

尤其是在这个时候,朋友经常会在第三节晚修拉我去夜店喝酒蹦迪,可是我要背单词去对付第二天的抽查。他说怕什么明天再说,二话不说直接拉我到苏荷蹦迪去了。接连好几个晚上都是这样,一周都会去个三次。

他是先在家学习完,然后专程赶到学校带我去喝酒蹦迪。我也不好拒绝,都是很好的朋友。

倒也不能说人家耽误我学习,只是我觉得我的英语水平已经到了我所能接受的极限了。真心学不下去了,可能是已经没有再能进步的空间了。

喝完酒后就回去宿舍睡大觉,已经是下半夜了。经常骚扰宿舍阿姨,敲门叫她开门,第二天就被记上名字说晚归。(凌晨1:20)我们满是不在乎,那又如何。有时候宿醉不想去上课,就睡到中午起床。任凭阿姨怎么敲门查寝也不开,反正当时的态度就很嚣张,主打一个你能奈我何。

应该是家庭所给我的底气,他们那帮比我更有钱的都没我那么嚣张。只能说我没有少爷命(有一点吧),得了少爷病。家境一般都能敢如此猖狂,要是条件再好点都不堪设想。

上午的时候大家基本上还在教室,下午上课的时候人逐渐变少。因为中午去上网,下午他们就懒得赶回来了,直接回家休息睡觉。晚上就在家里学习或者出去玩,第二天早上再来学校。

侨中传统活动:跳竹竿舞比赛。邀请外教一起跳,他一上去引发全场尖叫,后来拿了第二名。

安排的课程也逐渐迷离抽象起来,例如朗诵、食品营养、表演、摄影、书法、厨艺、民族舞、伴奏、棒球、电影赏析、计算机、趣味数学、英文歌曲、葫芦丝、武术、中国画、英文桌游等等。

因为国外大学不仅要求成绩好,更要求是德智体美多方面发展的人才,所以我们国际部才开了这么多的特色课程。

一看到是这种水课,下午大家基本上都翘课不来了,毕竟没有什么含金量。

翘课这种事怎么能少了我这种叛逆少年,经常和朋友溜到外面去上网,要么就是在上邦喝茶。当然班主任肯定不愿意看到大家都不来上课的“盛况”,例如挨个打电话问人在哪里,不说的话就通报家长。又例如直接去网吧抓人,我们有三家网吧的备选项,反正我是很幸运从来没被抓到过。好像首富经常被抓到,班主任就在他背后看着他玩游戏,一回头真的能吓个半死。

高一的学弟们也被带坏了,组队去上网。经常能在网吧碰见他们,甚至还被直播海南的记者暗访过上了电视,因为有一个学弟身高192很显眼。当时这期节目一经播出全部炸开锅,倒不是因为耻辱,而是觉得以这种新奇的方式上电视真的很好笑,当时这条微博还被他们疯转。

和舍友翻墙跑车道溜出校门口。因为请假条很难拿了,我的校卡审批也还没下来。我们又很想出去上网或者吃东西,就选择了铤而走险这条路了。出校门很难,进校门简单。

首批2 2(2年高中 2年美国社区大学)模式的同学们就要走了,要去美国读书了。临走前要参加会考(生物、地理),全班也都没当一回事。两位任课老师集中火力带领我们“预习”我们也是那种懒懒散散,爱答不理的一种状态。

我们已经强到随便看看就差不多得了一种境界,能过就行。没必要考那么高,对于我们这帮人来说更像是两门选修课程。犹记得复习时候我们还在教室后面激情斗地主,完全没有心思学习。后来大家都过了,轻轻松松拿下一城。

期末考试更是离谱,通知考试时间没有告知考试科目,主打一个随心所欲走个流程和过场。

对于我们来说,其实我们这些还留守在本地的其实也算是毕业了。因为要提前一年申请美国大学,所以我们的高二就等同于普通班的高三。结束了也就完了,高二就是我们的高三,是学业压力最大和最集中的时候。

高二学期一结束,会去哪所大学基本上也是尘埃落定了。很多同学经常不在教室就是因为要东奔西跑去考托福或者SAT,去香港或很多其它的考场。例如我就去中山大学考了一次托福,舟车劳顿把我累得不行。更别说他们这些要多次参加考试刷分的,更加的要命和疲劳乏力。

2013.6.10,迎来了第一次的毕业。说白了就是欢送这些即将出国的先锋队员们,先行去美国探路子。在酒店举办了一场很特殊的毕业晚会,全班同学都到齐了。这是很难得的一种景象,班里的大哥基本上常年在家里学习不来学校。还有极个别同学经常神出鬼没,甚至那些转班去普通班的同学们也悉数回归来参加晚宴了。真好,真的好难得团聚的到一起,泪目不已。

在中美班,最常见的就是别离。无论是转班还是要出国也好,都挺让人舍不得的。任课老师们也都到了,以前教授过我们的老师们也都到了。今天太棒了,我好久都没见到这么多人了。

觥筹交错间逐渐变得依依不舍起来,因为此次一去就很难再能见得到了。这下要一次性送走20 多位的同学们,已经可以预测下学期班里已经没人会来上学上课了,班级管理势必迎来一场史无前例的特大混乱。40 人的时候就已经初见端倪,更别说往后只剩下这么20 号人。

晚宴结束,第一波同学们的毕业典礼就这么结束了。满心的牵肠挂肚,希望他们这一些先遣队员们到了美国能一切顺利,胜利的时候我们再见吧。

最新网址:m.biquw.cc
本章换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