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章 老街的小确幸
第45章 老街的小确幸
高三的生活,像一架被上满了弦的机器,每一天都在枯燥的试卷和公式中重复运转。
但对李墨来说,每天放学回家的那段路,是他唯一的喘息。
还没走到街口,一股熟悉的、混杂着食物香气和带着人声的凉风,就先一步扑面而来。
杂货铺旁边的“老街文化角落”,如今已经彻底成了初中部那帮小屁孩的固定据点。
“哎!吴莉!你这步棋走错了!马后炮!你这是马后炮!”
张小胖的大嗓门最具穿透力,他正和另一个男生围着一盘象棋,急得抓耳挠腮。
吴莉则坐辅导室里面,手里拿着一本李墨淘汰下来的初中教辅,正有板有眼地给两个小女生讲解题目。
她的身边,还放着两份用油纸包着的绿豆糕,显然是刚从李墨家店里买的。
几个学生围着那几个被涂得五颜六色的轮胎花坛,正在给里面新栽的花浇水,一边浇水一边打闹,笑声清脆得像风铃。
他们不再是放学就急着冲回家看动画片的野孩子,这个小小的角落,成了他们新的乐园。
李墨靠在墙边,没有立刻走过去。
他看到,自家杂货铺门口,那张用旧门板做的长条凳上,坐着几个熟悉的身影。
隔壁面馆的王叔端着个大海碗,一边吸溜着面条,一边跟李卫国吹牛。
“老李,不是我吹,你家小墨这脑子,借我用两天,我那面馆都能开到市中心去!”
李卫过手里夹着烟,脸上是压都压不住的得意,嘴上却谦虚道:“嗨,小孩子瞎胡闹,上不了台面,上不了台面。”
他那副样子,看得李墨直想笑,这凡尔赛文学,算是让他爸给玩明白了。
张建军也在,他刚下班,自行车还没停稳,就凑了过来,手里还提着两条鱼。
“秀琴嫂子!看我今天弄到啥好东西了!晚上给你们加个菜!”
“哎哟,建军,你这太客气了!”李秀琴系着围裙从店里走出来,手上还沾着点面粉,笑得合不拢嘴,“快拿回去给小胖补补脑子!看他下棋那笨样!”
“哈哈哈,那小子随我,脑子都长肌肉上了!”
几个老街坊你一言我一语,笑声、交谈声、孩子们的打闹声,还有从王叔碗里传出的吸溜面条的声音,交织在一起,构成了一副活色生香的市井画卷。
这,就是他想要的生活。
李墨走过去,熟稔地跟众人打着招呼。
“王叔,面吃着呢。”
“张叔,下班了啊。”
“哎!小墨回来了!”王叔抬起他那颗锃亮的光头,咧嘴一笑,“你小子,可把你爸妈给折腾得不轻,也把你爸妈给美得不轻啊!”
李卫国弹了弹烟灰,看着儿子的眼神,充满了以前从未有过的自豪和信赖。
李墨走进店里,一股绿豆和桂花的清香扑面而来。
玻璃罩子里,今天新研发的“心太软”红豆沙夹心绿豆糕,只剩下最后三份了。
李秀琴正在柜台后头,拿着个小本子,眉头紧锁地记录着什么。
“妈,琢磨啥呢?”
“我在想,明天是不是可以试试做点咸口的?”李秀琴抬起头,眼睛里闪着兴奋的光,“就用肉松和海苔,做成那种咸甜口的,你说现在的年轻人,会不会喜欢?”
李墨看着母亲脸上那种神采飞扬的表情,心里涌起一股巨大的暖流。
她找到了自己的事业,找到了自己的乐趣。
她现在,是一个产品研发总监。
“肯定喜欢!”李墨毫不犹豫地点头,“妈,您大胆做,咱们的口号就是,万物皆可绿豆糕!”
“就你贫!”李秀琴被逗笑了,眼角的皱纹里都盛满了笑意。
李墨拎起书包准备回后院写作业,路过门口时,脚步顿了一下。
他看到街对面,美佳乐超市那巨大的招牌,在傍晚的余晖中,显得冰冷而刺眼。
超市门口,偶尔有几个行人提着塑料袋匆匆走出,脸上没什么表情。
那里什么都有,货架整齐,价格便宜,灯光明亮。
但那里,没有王叔吸溜面条的声音,没有张叔送来的两条鱼,更没有母亲为了一个新口味而闪闪发光的眼睛。
那里卖的是商品。
而他家卖的,是生活。
李墨的心,忽然变得无比踏实和坚定。
他知道,美佳乐超市的竞争永远都在,但他已经找到了自己最强大的武器。
这种武器,看不见,摸不着,却能直抵人心。
晚上,后院的小辅导班下课后,李墨回到自己的房间。
台灯的光晕,温暖而安静。
他知道,自己肩上的责任更重了。
他不仅要让父母过上好日子,还要守护住这份来之不易的小确幸,让它能在这条老街上,一直延续下去。
李墨心里那点因为高三而产生的焦虑和疲惫,一扫而空。
他站起身,走到窗边,推开了那扇吱呀作响的木窗。
夜风清凉,带着老街独有的烟火气息。
远处,街灯一盏一盏地亮了起来,昏黄的光线,将整条街道笼罩在一片柔和的暖色之中。
他能听到邻居家传来的电视声,能听到远处隐约的狗叫,还能闻到空气中飘来的,不知是谁家厨房里传出的饭菜香味。
这一切,都让他感到无比的安心。
他转身回到书桌前,拉开椅子,拿起了那本狰狞的《五三》。
前路漫漫,道阻且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