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章 天赋全点歪了!结交!
第34章 天赋全点歪了!结交!
跑这么快?
你特娘的会预判?
众人瞥着贾筑,嘴角都皱出无语的表情,家人们谁懂啊,这玩意有点天赋全用在拜高捧尊上了……速度这么快,显得你很能?
谁知在众人的无语表情中,贾筑竟有几分洋洋得意,他根本不在乎弱者的想法,而是像忠犬般,从秦稚川身上讨取了一个眼色。
听到秦稚川允许的话,他就豁然敞亮地笑起来,然后把一根脊椎低低地弓了下去,柔顺着眉眼,迎开了门。
“崔公子!您请进!我是太仆寺寺丞贾善的长子贾筑。你可以叫我小……”
“噢……是你……”崔公子把贾筑往一边推了推。
他其实压根不认识贾筑,一点印象都没有,尽管贾筑表现的很是恭顺,但他急着见那位写出传世诗篇的大才,哪有闲工夫和贾筑废话?
贾筑还想自我介绍。
却被崔公子身边人又推了一把:“去!”
贾筑讪脸媚皮,就势往旁边一退,做了个标志到已臻极至的恭请动作,动作无可指摘,一气呵成,宣宾夺主得令人惊叹。
哪怕是崔公子,都忍不住多看了贾筑一眼。
但是下一瞬,崔公子就有些不悦,觉得贾筑碍了眼,往一边挥手,示意他赶紧闪一边去。
贾筑又轻踱步往后退了几步。
这时。
崔公子才获得了不被打扰的观察视野。
一抬眼,迎上了秦稚川头顶悬着的闪亮长刀。
一条闪亮的光斑,飞燕般斜掠过他的眼眉!
“嗯?”
崔公子的瞳孔剧烈收缩,大吃一惊的色彩自眼底折射出来。
那不是文人刀笔是什么?
只有举士才能凝聚的文人刀笔!但此人竟如此的年轻,甚至有些乳臭未干。
了不得!
年纪轻轻,就能写出传世诗篇!
崔公子步伐欢欣,笑容潇洒:“仁兄大才,竟然落笔就是一首传世诗篇!佩服佩服!鄙人崔璞,喜好诗词歌赋文章,最好结交才华横溢之青年才俊,能否与仁兄结交一二?”
说话间。崔公子两手揖在胸前,然后把作揖的动作,用力递出来,动作颇有气概。
秦稚川也递了个揖,礼仪性自我介绍:“我叫武耕安,幸会幸会。”
武耕安……没有听说过。长安城及京畿附近有什么大家族叫武家吗?
没有。
看来是普通官宦的子弟,但不管如何,能在年纪轻轻的时候就写下传世诗篇,便已经认真去值得结交了。
崔璞心里念头转了转。
忽地洒然一笑:“武耕安,名字气象不凡!相貌也是凛凛然然,有儒将之风姿。”
“过奖了,崔兄。”秦稚川谦虚了一句,拿眼观察着崔璞,也是个年轻人,不会超过二十岁,阔额壮脸,骨架不小,一看也是个不学无术的纨绔。
“能否观一观武兄的大作?”
“随便看。”
秦稚川指着桌上宣纸。
崔璞走到桌前,目光凝视,随着墨迹喃喃自语地念了起来。
《读书有所见作》
【人心如良苗,得养乃滋长。】
【苗以泉水灌,心以理义养。】
【一日不读书,胸臆无佳想。】
【一月不读书,耳目失精爽。】
随着一字一句读过去,崔璞耳边像是敲了一声罄!眼睛倏然瞪大起来。
劝学诗?
贡献度极大的劝学诗!能带来极大的劝学诗!而且还是传世诗篇!这真是不得了了!
凭借此一首传世的劝学诗篇,成为进士已然板上钉钉——或许是十年,或许是二十年,只要帮助的学生足够多,只要将来考上举士的学生足够多,那么成为儒家进士,可以说是探囊取物尔。
若说翰林学士,也未必不可以冲一冲!
当然想要成为翰林学士并不容易,首先要多培养成百上千举士,甚至培养出十数位进士,等朝堂之上,有十之三四的官员都是门下学生,就能完成晋升途径,成为翰林学士了!
也就是说……只要武耕安不作死,不犯死罪,那么翰林学士,也未来可期!
“武兄大才!”崔璞肃然起敬,一字一句颇为庄严肃穆——跟十七岁写下传世劝学诗篇的举士、将来进士板上钉钉,翰林学士可期的潜力股说话,还是要保持一定尊重的。
难保他今后不会再写下其他传世名篇,加速这一过程,到时候,武耕安的成就只会更高。
国柱之姿啊!国柱之姿!
万万没想到,今天晚上运气这么好!
崔璞吁了一口气,神态忽然变得有些扭扭捏捏不畅快:“对了武兄,愚兄有个不情之请……不知道……”
“不情之请?是想要墨宝?”秦稚川淡淡扫了崔璞一眼,猜了个八九分。
“对!不愧是武兄,一下子就知道了我的意图!最喜欢和聪明人说话了!”
“愚兄揣测,你的传世名篇劝学诗,应该诞生了诗灵吧?愚兄今年二十及冠了,还是个小小秀才,总考不上举士,父母为我忧劳甚多,我又贪玩,又……”
“唉,总而言之,能否赠送我一两幅墨宝?我听说劝学诗的提升效果,是立竿见影的!如果武兄能帮一帮我,算我欠你个大人情!”
看到崔璞情态诚恳,甚至还像吃了一口盐般苦着脸,秦稚川爽声一笑:“这个我也拿不准,不过帮还是能帮你,毕竟一挥笔的事情而已。”
话音落下。
正要铺展新纸,蘸墨书写。
门外又传来了一阵纷沓的脚步声,这一次的脚步声,比崔公子到来时更杂沓,更浓密。
“写出传世名篇的大才,能否见上一见?”
“应该不算烦扰吧?”
一群人站在了门口,有的是来看热闹,但一见那几个世家的后代,纷纷让开来一条路。
崔璞:“……”他耐住性子扭头看去,脸上笑容浮现。
“原来是杨兄。我正在和武兄商讨呢。”
那门外。
被称为杨兄的青年往内张望了一眼,眼中折射着秦稚川文人刀笔的光彩,不禁大吃一惊。
他凝神看了一下那悬着的文人刀笔,又仔细揣测了一下秦稚川的五官。
然后忽然高声惊呼起来:“这不是武耕安么?武六品的次子,你可还记得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