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朱棣:你是个好人,但是不是好皇帝啊!
第5章 朱棣:你是个好人,但是不是好皇帝啊!
朱瞻基没搭理朱由检,朱由检的事情,必须朱棣亲自来处理,还轮不到他插手。
“纪纲,去通知陛下,皇城咱们已经接手,他可以进城了!”
“属下遵命!”
朱瞻基转头看向身后的锦衣卫和精兵,下令道:“你们即刻接手皇宫防卫,凡是敢闹事者,杀无赦!”
“属下遵命!”
一万大军迅速行动,开始接管皇城的防御。
安排好这一切,朱瞻基看向跪在地上的朱由检,神情复杂得很。朱由检的确不是个合格的皇帝,刻又是一个让人狠不起来的皇帝。
“你的功过,我不做评价,都交给皇爷爷处置吧!”
朱由检一听这话,再也忍不住,哭着说道:“只要祖宗能拯救大明,我就算是现在死了,也死而无憾了!”
朱瞻基看着朱由检那满是补丁的龙袍,还有那一头白发。朱由检才三十来岁,看着却像五十多的老头。朱瞻基语气不自觉温和下来:“虽说你有过错,但大明变成今天这样,也不能全怪你,这些年,你也受苦了!”
这话一出口,朱由检一直紧绷的神经终于断了,忍不住失声大哭起来。
“陛下驾到!”
很快,朱棣就走了进来。
朱瞻基赶忙上前,恭敬说道:“拜见皇爷爷!”
“不肖子孙朱由检,拜见成祖!”
走进大殿的朱棣,看着地上失魂落魄的朱由检,本来就不太好看的脸色,听到“成祖”这俩字,更是阴沉下来。什么成祖?大明除了他爹太祖,谁还敢称祖!
不过现在可不是计较这事的时候,朱棣看向朱由检,眼神不善,喝道:“你可知罪!”
“不肖子孙朱由检知罪,我愧对祖宗,差点把大明江山给丢了,我是大明的罪人啊!”
朱棣看着跪在地上哭得稀里哗啦的朱由检,恨铁不成钢地骂道:“都这时候了,你还不知道自己错哪里?你是愧对祖宗吗?是愧对我吗?”
“朱由检,你对不起的不是祖宗,也不是我,而是大明的百姓!你到外面看看去,百姓们生活凄惨,民不聊生,城外那一堆堆森森白骨,那才是你的罪过!”
“还有那些反贼,他们为什么造反?还不是因为活不下去了!这些,才是你该反思的罪过!”
“身为皇帝,你没能让百姓安居乐业,连活下去都成问题,这才是你的罪过!”朱棣大声呵斥着朱由检。
朱由检听了,泪流满面地说:“成祖,不肖子孙朱由检知罪,我对不起大明的百姓,有愧于江山社稷,我愿意以死谢罪!”
朱棣听他这话,更是气得不行,这可是他朱棣的子孙,遇到事情不想着怎么解决,就知道以死谢罪。
“好,你不是要以死谢罪吗?我成全你!”说着,朱棣抽出宝刀,就要结果了朱由检。
朱瞻基一看这架势,赶忙上前阻拦:“爷爷,不至于,不至于啊!他也不是一点优点都没有。您瞧瞧,他龙袍上全是补丁,才三十多岁就满头白发,可见他还是个勤俭的皇帝啊!”
朱棣听朱瞻基这么一说,又看了看朱由检龙袍上的补丁和那一头白发,到底还是心软了,怎么说这也是自己的后代啊!
“唉!孩子,你以为死了就能一了百了?”
“你死了,你是解脱了,可大明怎么办?大明的百姓又怎么办!”
“你是个好人,但你真的不是一个好皇帝啊!”
“成祖啊,我知道错了!”朱由检一边哭,一边不停地磕头。
朱瞻基看着朱由检,心里不禁感叹:这也是个可怜人呐!
朱棣转头看向跟着他的杨士奇,说道:“杨士奇,宣旨吧!”
杨士奇上前,打开圣旨宣读:“永乐皇帝诏曰:朕之后代崇祯皇帝朱由检,在位十七年,兢兢业业,每日勤于国事,不敢有丝毫懈怠。”
“然在位期间,识人不明,忠奸不分,愧对百姓,愧对祖宗。暂时罢黜帝位,以观后效!”
其实朱棣一开始是想直接废掉朱由检皇位的,可后来知道朱由检最后选择自缢煤山,没丢大明的脸,就想再给他个机会。这段时间,让他跟在自己身边当个小吏,亲自教教他怎么治国。
朱由检听了圣旨,不仅没由失落,反而像是松了口气,身上的担子终于能放下了。
十七年了,兄长一句“吾弟当为尧舜”,让他十七年不敢有丝毫懈怠,十七年殚精竭虑,一天舒坦日子都没过过。
现在好了,祖宗来了,他终于能卸下这重担了。
朱由检如释重负,对着朱棣磕了个头:“不肖子孙朱由检,叩谢圣恩!”
看着满头白发的朱由检,朱棣到底还是心软了,语气也温和了许多:“这段时间你就跟着我吧!这边的情况你熟,也许可以帮上些忙。”
朱由检点点头:“草民明白!”
朱棣罢黜了他的帝位,又没封其他爵位官职,他只能自称草民。
处理完朱由检,朱棣神色一冷,喊道:“张辅、樊忠!”
“末将在!”
“传令下去,让三大营接管京师防卫,再派出斥候去打听叛军的消息!”
“末将领旨!”
朱棣身上那股帝王之气猛地爆发出来,崇祯时期的群臣被吓得直哆嗦,这就是永乐大帝的威风啊!
“杨士奇,传旨,各地藩王、各地藩镇,即日起进京面圣,一个月内没到的,都按叛国罪论处。”
“微臣遵旨!”
朱棣又看向朱由检和朱瞻基,说道:“太孙,朱由检,听令!”
“孙儿在!”
“草民在!”
“如今京师百姓生活困苦,食不果腹。命你们二人去筹集粮草,务必让百姓吃饱饭!”
“孙儿遵旨!”
“草民遵旨!”
朱棣看了看朱由检,他这么安排,就是想让朱由检真切感受一下什么叫民生疾苦,别总坐在龙椅上听那些文臣粉饰出来的太平。
“太孙,百姓是大明的根基,这事你一定要办好,明白吗?”
“孙儿明白!”
“去吧,好好干!爷爷相信你!”
朱瞻基虽说才十七岁,但自幼就由朱棣亲自培养,身上既有朱棣的手段,又有朱高炽的宽厚,现在还得了仙人机缘,朱棣对他很放心。
“放心吧,爷爷,孙儿这就去!”
“成祖,由检也告退了!”
听到“成祖”这个称呼,朱棣眉头一皱。朱瞻基一看情况不对,赶紧拉着朱由检走了。
朱瞻基二人走后,朱棣看向留在大殿上的崇祯朝大臣们。
一众大臣赶忙说道:“拜见成祖!”
朱棣扫了他们一眼:“朕今天有些累了,通知明天在京所有五品以上官员,还有大明的勋贵上朝!都退下吧!”
大臣们一听,赶紧溜了,这位爷的气场实在太强,他们可不敢多待。
大臣们走后,朱棣叫来纪纲:“纪纲,安排锦衣卫盯紧他们,谁敢轻举妄动,格杀勿论。”
“属下明白!”
做完这些之后,朱棣看着北京城上空乌云密布,喃喃道“今日就让朕来驱散这乌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