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张辅:我那不成器的三弟,是总司令?
第3章 张辅:我那不成器的三弟,是总司令?
“诸位,这里便是我琼州海关了,此处便是签证办理窗口!”
“另外诸位远来,在下需得提醒一句,我岛上禁止携带枪支刀具,若有携带,可顺道托管!”
琼州岛,琼山海关处,吴楷将众人领到了办事窗口,又回头交代了一句。
此言一出,却引起张辅一阵不满道:“禁止带刀,若是有刺客怎么办?”
要说这次皇帝虽是微服私访,可终究他负责护卫老爷子的安全。
若是刀枪都给收了,万一出了事情,难道叫他们空手上前搏命?
可他这话说完,吴楷还没回话,便听前方传来一阵嗤笑之声,只见一个衣着华贵的中年人回头看向几人笑道:
“外地来的吧?还带刀?都什么时代了,现在刺杀都是用枪!”
“再者,琼州自有警卫在,安全得很,你当这里还是大明境内,到处都是贼啊?”
“放心吧,把刀留在这里,来日还你,琼州街上严禁带刀,你若真带进去,还要罚款哩!”
“这......”听说带刀要罚款,张辅便一阵犹豫,不由看向了朱棣。
而朱棣的注意力显然不在此处,而是颇为和善的看向士子道:
“那依这位先生所言,琼州境内百姓莫非都不使用铁器不成?”
中年人见他举止有礼,索性收了那副看乡巴佬的神情,解释道:
“若说铁器,现在也都少用了,在岛上居民大多都用不锈钢刀,那可比你们这些刀好上不知多少!”
“然则这是居民所用,若是外地人来,那是一律不准带刀的。”
“你可以在离去之时买上一把当做纪念,但在境内,没有身份证,带刀便要罚款。”
朱棣听到不锈钢三个字,顿觉一阵疑惑,又听此言,不由皱眉道:
“可是咱听说这琼州之地,到处都是黎民,彼等茹毛饮血,颇为凶残。”
“便是琼州有警卫防贼,若是遇到了黎民作乱,又当如何防卫?”
黎民乃是琼州本土夷人,乃是百越分支,有数十万之多,在琼州纳入大明统治之后,便大量迁居到了琼州南部。
可终究是两个种类,故而琼州岛上黎汉冲突尤为严重,自元以来,几乎每三年就会有一次暴动。
每一次都要调动大军平叛,让统治者不厌其烦,但又没办法解决矛盾。
此时朱棣看到中年人言说琼州安全,第一反应就是黎民的威胁,难道上百年都没解决的问题,被他老四解决了?
不过他这一问,中年人却又是摇头一笑道:“老哥我看你年纪也不小了,见识却短!”
“大胆!”见中年人称兄道弟,侯显总算看不过去,直呼出声!
可他声音尖细,一出声就引起了众人注意,朱棣自是不悦,等了侯显一眼道:“要你多嘴?”
因他本来就不喜太监擅权,故永乐一朝基本上没啥有权有势的大太监。
若非需要侯显伺候起居,他甚至连太监都不想带过来!
现在他正想了解琼州现状,你一个太监又来说掺和什么?
怒斥了侯显一番之后,他又看向中年人笑道:“老弟你继续说!”
侯显见状,自觉委屈,只得退到一边,中年人见状便是好笑道:
“还是老哥你啊,不过我方才并非乱说,因是现在这琼州并无黎民。”
“自六年前改土之后,黎民便成了我琼州族类,现在都叫黎族老乡。”
“老一代那些确实脾气暴躁,可新一代大多都学汉言说汉话,只要你不惹人家,人家何必惹你?”
“哦?这么说来,琼王在这琼州,竟然还对异族施王化?”这时杨荣来了兴趣。
若说朱棣感兴趣的是军事和经济,那他这个读书人感兴趣的就是教育了。
毕竟,教书育人,化育夷越在儒家传统观念之中乃是至伟之功,读书人谁不想教化夷越名留青史啊!
可他一问,中年人便来了精神道:“这个你还别说,我最佩服琼王殿下的就是一点,岛上无论黎汉,皆是一视同仁,皆要普及义务教育!”
“就是有一点不好,要受教育,需得本地户籍,你说像咱这些外地人,谁不想在这里读书?”
“可没办法,要想移居琼州,需得缴纳本地社保,我这已经交了五年,还有五年要交哩!”
说到此处,中年人却又像是想起了什么开心的事:“不过五年也不长,我那两个儿子大的四岁,小的两岁,在等五年也能上个小学!”
“等到了那个时候,咱也算是琼州人,回乡说话,谁不高看咱一等......”
他也是个健谈的,提起话头便是滔滔不绝,朱棣等人听着,却是越听越不是滋味。
要说在大明朝,地位最高的百姓,无异于京城百姓,各地富商谁不想往京城跑?
可到了这琼州岛上,一路行来,却发现几乎每个人都极为向往琼州,好似若能得到琼州户籍,便连神仙都不换一般。
这琼州为何如此吸引这些人?朱棣很不理解,琼州不是贫苦之地么?
他这次本来是来教育儿子,顺道看看老四朱高燨苦逼日常的。
结果来了此地,却人人都在说琼州的好,这属实让他心中满是疑惑。
这边刚想询问,却见队伍已经排到了他们,中年人也取到了窗口办理。
只见里面坐着几个形貌姣好的姑娘,中年人刚一到窗口,姑娘就问道:“姓名,籍贯,来干什么的?”
中年人急忙答道:“我叫周逸尘,浙江温州瑞安人士,前来行商!”
“护照有么!”听到周逸尘前来行商,姑娘抬起头来看向了他。
“有的有的!”周逸尘连忙取出一个小本本递上。
就见姑娘看了一眼,随后交出了一张白纸道:“填一下入境表就行了!下一位!”
周逸尘的下一位便是张辅,见得前面办理,他一道窗口就昂首道:
“吾名张辅,河南祥符人,前来访友!”
也不怪他如此作态,实际上此时的张辅有资格如此嚣张。
毕竟他爹乃是靖难之役中第一战功的张玉,到了他这里,屡立战功,堪称当世第一名将。
乃是大明朝现任荣禄大夫、右柱国、堂堂英国公。
故张辅之名在大明不说如雷贯耳,说出去也鲜有人知!
可他说出自己名字之后,那姑娘却像是没听过一般,抬头看了他一眼,又低头道:
“访友是吧,有没有你朋友的详细联络地址?”
张辅闻言眉头一皱,细细想了一会儿,才道:
“吾不知他在何处,但你应该知晓,此人名叫张軏,乃舍下三弟,正在琼王府内任职!”
而他这一次随口一说,却见姑娘神色一变:
“你说什么?你是张总司令的大哥?”
“啊?总司令?”张辅听得也是一蒙,你说我那不成器的三弟,是什么总司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