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 三天饿九顿
第16章 三天饿九顿
“让我考虑考虑,韦老师,您给我一张名片吧,我想好了给您打电话。”
苏超适当的表现出惊喜,但是他并不打算去。
换做是穿越重生到九十年代初,他说不定真就去了。
八九十年代被称为港片的黄金时代,1993年达到巅峰,而到了眼下的九十年代中期,港片就开始走下坡路了。
有很多擅长自我攻略的内地网友,喜欢把港片的没落归咎于政策的变化。
但其实,真正决定港片命运的只有市场。
1993年,湾湾开始大规模引进好莱坞电影,港片就此失去了最大的外埠票仓。
然后是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新加坡推行英语教育、马来西亚限制方言播放,港片的“后花园”逐渐荒芜。
95年的港片已经离死不远。
现在去香江发展,那和49年入国军有什么区别呢。
香江不是不能去,但至少不是以现在这种方式。
苏超并不打算跟着银河映像三天饿九顿。
“行吧,”韦家辉觉得可惜也没办法,转头问林雪:“雪仔,咱们带了多少钱?”
“包里有五千多,包厢和酒水花篮,大概要三千。”
林雪明白韦家辉的意思。
这个时候,根本就没他说话的份儿。
他顶多就是替苏超可惜。
这么好的机会,你个烂仔居然还需要考虑。
“拿两千给兰斯。”
韦家辉不是一个小气的人,对于确确实实帮了他一个大忙的苏超,他表现的非常慷慨。
《一个字头的诞生》已经憋了他好几个月,就像是便秘一样,不拉不舒服,可是想拉又拉不出来。
直到苏超一个想法解救了他。
你就是我的开塞露啊!
天空抹了开塞露,万里星光兜不住。
单纯的一个想法可能不值两千块钱,但是苏超后续又给他提供了不少有用的意见。
所以他才想着带苏超去香江。
“我也是从内地走出去的,外边有更广阔的世界,出去又不是不回来了,你真的应该好好考虑一下。”
林雪从包里拿出两叠钱,全都是换好的人民币,最后还拿了一张韦家辉的名片放在上边。
如果苏超真的能去香江当编剧,哪怕只是韦家辉的助手,对他这个大陆仔也有好处。
“谢谢林哥~”
苏超冲他笑笑,等有钱了,倒也不是不能和银河映像合作一下。
比如买个《暗战》的剧本找刘得华来演,然后再从刘得华身上买到《无间道》剧本……
如此循环,简直成生态了。
剧本这东西,并不是非得从编剧身上买,导演、主演也可以。
出了包厢,苏超就看到了红姐。
“姐,他们给了我两千块钱小费……”
苏超直接把钱递过去。
那张名片也摆在上边,赫然写着韦家辉,导演、编剧,电话号码。
香江的编剧导演很多。
很多来内地的骗子都会印这种名片。
但是红姐见多识广,很快就想到这个人是谁。
这个人为什么要给这么多小费啊。
苏超到底做了什么。
她有些机械地回应说道:“小费是你自己的收入,不用和歌厅分,你收着吧……”
“谢谢红姐。”
苏超当然知道,他早就从吕布那里打听到了歌厅的这些规矩。
只是故意表现的很单纯罢了。
“你在帮他们写什么,创作歌曲吗?”
之前苏超说过,参演了《宰相刘罗锅》,还参与了片尾曲的创作。
“啊,这次不是,这次是剧本,其实我也是第一次写剧本,没想到被韦老师给看中,所以才有这么多小费。”
苏超说的很随意,但是却把红姐冲得七零八落。
这尼玛都是什么乱七八糟的啊。
又是演员,又是创作歌曲,又是创作剧本……你来我们歌厅唱歌是认真的吗?
你有认真唱歌吗?
你是不是太不尊重驻唱歌手这个职业了。
“他还让我跟着他去香江呢,说可以当他的助理,但是我不想去,我才第一天来咱们歌厅,怎么能半途而废呢。”
苏超说的也不算假话,但是……也不算真话。
“去香江也挺好……”
红姐喃喃地说了一句。
“姐,有人点我唱歌吗?”
虽然今天收获已经非常多了,但是没有人会嫌钱多。
“有两个,你去看看吧。”
红姐回过神,至少到目前为止,这厮还是歌厅员工,暂时还归她管。
苏超到了点歌板那里,发现确实有两个客人点自己唱歌,不过上边的那个擦掉了,很显然客人已经取消点歌,或者已经结账离开。
剩下的那首是《偏偏喜欢你》。
正好舞台上没有人,苏超就找音响师安排这首歌。
“哥,我这里有一首原创伴奏带,等我唱完这首歌帮我放一下怎么样?”
“按照规定……”
音响师有些为难,如果不是苏超表现的太亮眼,他根本不会多说废话。
就连沙包亮想唱原创歌曲,也得等到十二点以后。
“我跟红姐打过招呼了。”
苏超一句话就让他没了脾气,他亲眼看到苏超刚刚和红姐一起从楼上下来。
特么的,好嫉妒啊。
红姐,我也可以的,什么钢丝球、乒乓球、羽毛球……
“哥哥姐姐们好,我又回来了。”
苏超很热情的和观众打招呼,就好像观众都是他家街坊邻居似的。
“接下来是一首《偏偏喜欢你》,这是我很喜欢的一首歌,只可惜唱得始终比不上陈百强先生万一,希望大家多多包涵。”
和这首歌密不可分的,大概就是陈百强和何超琼的恋情。
尤其是陈百强去世之后,这首歌更添几分伤感。
歌曲唱完之后,苏超并没有下去。
“今天是我第一次在卡萨布兰卡唱歌,没想到大家这么照顾我,我决定为大家演唱一首我自己创作的歌曲……”
音乐总监严思远今天碰到了老顾客,也算是朋友,因此多喝了两杯。
醉意朦胧中,他听到了苏超说要唱原创。
真的很想上去制止他。
歌厅有规定,十二点之前是客人最多的时候,不允许歌手私自唱自己的原创。
奈何他现在头太晕了,根本起不来。
“我在这首歌曲中运用了摇滚编曲,并且还采用重金属乐器当伴奏,我马上就要下班了,用这首歌和大家告别,这首歌就叫做《再见》。”
苏超不会上来就高调。
那样容易翻车。
他会把一切都搞定了之后,在合理的限度内高调展现自己。
现在就是可以高调的时候。
音乐总监和妈妈桑都被他给镇住了,至于神龙不见首尾的歌厅女老板,据说一般情况下都不会出现。
“我怕我没有机会/跟你说一声再见/因为也许就再也见不到你……”
客人们很无奈。
就算他们有拒绝的权力,苏超也没给他们留拒绝的时间。
苏超话音未落,音乐就已经响了起来。
似乎……
听起来很不错的样子啊。
《再见》这首歌没有什么铺垫,几乎上来就是高潮。
就让很多人根本反应不过来。
客人们还没有反应过来,就已经被这首歌的旋律和歌词所吸引。
严思远彻彻底底的放下了屁股。
还真是让人惊喜。
看来卡萨布兰卡的规矩要被打破了。
十二点之前不准唱原创歌曲,苏超那小子除外。
我会牢牢记住你的脸/我会珍惜你给的思念/这些日子在我心中永远都不会抹去……
红姐听着歌,似乎回想起很久很久以前,一些曾经很美好的东西。
而歌厅的其他歌手们。
他们有的或许幸灾乐祸过,严总规定了十二点之前不能唱原创,新来的这个小子偏偏不信邪,等死吧你。
也有的为苏超担忧过,初生牛犊不怕虎,我刚来的时候也和你一样的莽撞。
这些……都没必要了。
同样是原创歌曲,有的叫音乐,有的只能算是噪音。
“希望明天还能够再见面,谢谢大家,谢谢大家喜欢我这首歌,我今后会更加努力,争取写出更多更好听的歌……”
谢幕的时候,苏超就已经能够看到这首歌的反馈了。
花……一朵又一朵的花。
甚至还有花束和花篮。
而点歌板上,侍应生正把《再见》临时加进去。
唱,接着唱!
“看来还没到再见的时候,谢谢哥哥姐姐们,我继续给你们唱!”
还能怎么办,点一次五十块钱,而且全都是歌手的收入,这累掉蛋也要接着唱啊。
到十二点的时候,苏超足足唱了六遍《再见》。
这怕是难度最大的再见了。
每一次要再见的时候,都会有人用点歌的方式留住他。
其实,任何经典的歌曲,都不该是东拼西凑的几段旋律,也不该是一堆胡乱搭配的歌词。
《再见》旋律上乘,用最简单的歌词,传达出了最朴素的情感。
不管是男人还是女人,不管是坏人还是好人,都不会太讨厌它。
只能说,7.9的评分,系统还是保守了。
“哥哥姐姐们,实在对不住了,我和朋友约好了去吃烤串,咱们明天再见吧……”
苏超适可而止。
真要是唱几十遍,铁打的嗓子也会受不了。
“咱们的兰斯果然还是个孩子,整天就知道吃,算了,大家今天放过他,让他下班吧。”
红姐恰到好处的帮他解围。
也算是默许了苏超这个时间点下班的要求。
夜里十二点是营业结束时间。
但是大部分歌厅一般都会持续营业到三四点。
而且十二点之后玩得更嗨。
如果说十二点之前的歌厅是素的,那十二点之后,最少也是半荤半素了。
苏超不是不喜欢荤的。
可是如果他是那个要被人端上桌的荤菜,那就大可不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