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章 礼贤下士安人心,博闻强记揽贤才
第48章 礼贤下士安人心,博闻强记揽贤才
“司隶校尉当真是尽心尽责,朕心甚慰。”
对于袁逢的汇报,刘宏虽是满意,不过却并未直接展现出自己对此事的真正态度,而是只夸奖了对此事负责的态度。
如此信号,自是难免令人浮想联翩。
心中早已做好了最坏准备,也即此事当真是皇帝授意下进行的范丹、卢植等人,此刻心中也是不禁重燃希望。
陈寔从入京到步入太学还不足一个时辰,不过一路上却是听李膺讲了许多有关皇帝的坏话。
甚至在其影响下,接受了当今天子是一个城府极深、残忍嗜杀的皇帝。
可从皇帝到来之后,无论是形象气质,还是言行举止,却都完全不符合李膺的描述,这不禁让陈寔产生了几分动摇。
怀疑是不是李膺因为恩人窦武之死,而产生了某种奇怪的臆想。
更关键的是,在简单过问袁逢领兵来此的目的之后,刘宏更是直接来到了他的面前。
“敢问老先生可是名满天下的颍川四长之中那位陈君?”
说话之时,这位少年天子非但没有皇帝的倨傲,反倒是语气恭敬,如同学子拜会名士一般。
陈寔虽是世人心中守节不仕的清流隐士代表,但年轻之时却也有一颗功名利禄之心,只是仕途却屡屡碰壁,最高时也不过只是司空府掾而已,何曾有过被天子如此以礼相待的经历?
一时之间,这位年过花甲、名满天下的当世大儒竟是感觉有些受宠若惊。
对于一路上李膺所言的真实性也更加存疑。
“陛下谬赞,老朽不过布衣黔首,如何担得起陛下如此赞誉。”
自谦谈笑着,陈寔却也不忘向刘宏恭敬行礼。
刘宏见状,脸上的笑意也不由更真诚了几分,继续道:
“陈君避仕多年,为何今日会在太学之中?莫非是有终于有了为官之念?”
能被皇帝礼待,对于陈寔可谓破天荒头一回,可却也并没有因此而冲昏头脑。
虽然这话看似重点是在自己是否有出仕之念上,但却也明白实际上还是在问与袁逢同样的问题。
那就是,你为什么会出现在这里?
显然,这位少年天子虽未必是城府极深之辈,但的确是心思远超同龄人,知晓应以安抚为主来应对眼下的乱局。
既然此前袁隗的举动已经表明是打定主意要和自己彻底交恶,陈寔自然也不再念及旧情,当即也是如实道:
“回禀陛下,老朽是听闻有人借查案之名兴株连之实,不愿有志之士无辜罹难,方才受友人所托入京来此。”
刘宏闻言,并未多说什么,只是了然的点了点头,随后视线便看向了一直待在袁逢身后未曾开口的太学祭酒马日磾。
注意到刘宏的视线,无论是正在和他交谈的陈寔,还是真正主管太学的马日磾,皆是不由一愣。
因为陈寔正是受马日磾所邀,才会破例来到雒阳。
身为太学祭酒,马日磾自然也不愿看到太学生被大肆收捕,甚至于今后都要活在恐惧之中。
可马日磾却也担心自己人微言轻,贸然反对不仅没有成效,反倒会令自己失去祭酒的位置,让情况越发朝着不可控的方向发展。
所以,马日磾才会动用同为大儒名士的族叔马融的关系,力邀门生遍布天下的陈寔入京,为无辜被捕的太学生声援壮势。
也正因此,即便陈寔本人入京之后,也未曾向他人透露邀请自己之人究竟是谁。
本就不想亲自涉足其中的马日磾,更是对此守口如瓶。
可是眼下刘宏就仿佛是早已勘破了此事一般,当听到受邀入京,便自然而然地将视线对准了场上毫无存在感的马日磾。
这也让马日磾不由捏了一把冷汗。
不过,刘宏却并未来到他的面前,而是转身朝着台下走去。
“陛下不可!”
张让见状,却是惊呼,并且还快步拦在了刘宏身前。
毕竟,哪怕直到此刻,太学生中也还有不少人是高举佩剑。
“无妨。”
相比之下,刘宏却显得异常淡定,随手便将拦在身前的张让拨开,随后径直来到卢植面前,饶有兴致的上下打量几眼,随后开口道:
“涿郡卢植卢子干?听闻你曾上书规劝窦武辞侯,可有此事?”
此话一出,即便此刻仍在激愤状态的太学生也都是不由一愣,神色有些怪异的看向卢植。
即便是袁隗、袁逢以及一直在人群之中围观的杜密、荀羿等人,也是不由暗自纳闷,不明白亲政还不满一个月的皇帝为何会对一名没有官职在身的太学生如此了解,甚至还能够直接道出其表字。
甚至就连卢植本人,都对此颇感惊讶。
因为虽然他自己对于外戚霸权的行为颇为反感,甚至不惜冒着触怒窦武的风险上书规劝。
但同时却碍于自己名士门生、大儒子弟的身份,实在不便对已然作古的窦武落井下石。
也正因此,在劝阻窦武无功封侯未果之后,卢植并未上书议政。
这也意味着,自当今天子亲政之后,不会对他这个布衣之身有任何印象才是。
可是眼下,皇帝不仅认出了他,甚至还对他的情况相当了解,着实出乎了他的意料。
呆愣片刻之后,卢植方才反应过来自己还需要答话,急忙躬身行礼。
回话之时,更是不忘暗暗为被牵连罢黜的太学生们求情:
“回禀陛下,正是为臣,谏言议礼本就是臣身为太学生的本分。”
对于卢植话中意味,刘宏自然明白,不过为了眼下这幕大戏他可是耐心布置、等待了足足十几天,自然要等到万事俱备之时才会真正为此盖棺定论。
至于眼下,他的注意力还是更多放在刚刚确认过身份的卢植身上。
毕竟,这可是被后世称为‘汉末三杰’之一的贤臣,不仅对汉室忠心无二,更是少有的文武双全之才。
但相较于寻常历史名臣远超常人的仕途之心,此人却更倾向当一名修书著说的夫子,此前朝廷也多次对其征辟,可却都未曾就任。
不过好在,刘宏早已为此人安排好了一份绝佳的任命,既能顺应此人心意,成功将其拉拢到自己麾下,也能让眼下这场闹剧更稳妥的落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