贤王纨绔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2章 李贞

最新网址:m.biquw.cc

时光飞逝,岁月流转,回首已至贞观五年

对小孩子来说,童年都是无忧无虑的,过的也是非常快的。昨天还是一个襁褓中的小不点,今天便已是两只小腿倒腾的飞快的撒手没。

而李世民的第八子此时就处在人嫌狗厌的年纪,相比起年纪小小便端庄喜静的姐姐,年幼的八殿下可是皇宫后宫内大名鼎鼎的小魔王。弄得伺候他的宫人是既敬且怕。

这不,那小魔王来了。

此时正值夏日,昨日刚下了雨,地上还有些没彻底清理干净的积水。

只听一阵焦急的喊声,迎面便跑来一个只有成年人大腿高低的小男孩,两条短短的小腿踩在水洼中水花四溅,随意拢在脑后的头发随着他的跑动也开心的跳着。

“殿下……”

“殿下慢些跑!”

“前面有水,小心滑倒!”

两个侍女在后面着急的喊着,脸上满是一副生无可恋的表情。天知道自家小殿下不过孩缇之年,竟跑的如此飞快,还美其名曰:锻炼身体。

前方奔跑的小人停下脚步回头望了一眼,一双黑亮的眸子咕噜噜转着,不知在想着什么。

身后的两个宫人松了口气,放缓了脚步。因大唐比较注重礼仪。

就在二人距离八殿下不足三尺之远时,小孩儿突然跳起来踩在了面前的水洼上。

飞溅的水花吓得两个宫人花容失色,连忙用衣袖掩面。

“咯咯……”小家伙笑得极为开心,转身就跑:“母亲快要等急了,你二人快快跟来!”

两个宫人相互对视一眼,皆是欲哭无泪。待会儿到了皇后那里,可怎么解释啊。唐朝讲究嫡庶有别,尤其是在这皇城之内,更加注重,所有的庶子都要称呼皇后为母亲,至于生母则称阿姨。

因李世民刚刚经历过玄武门之变一事,比较注重子嗣兴旺,也可以说对于亲情格外的在意,燕贤妃在生下一对双生子后,于皇家有功为由被李世民封为燕贵妃,双生子中姐姐被赐名李弦,弟弟则被赐名李贞,

八殿下年幼,是跟随生母与姐姐燕德妃居住在兴庆殿中,距离皇后后居住的立政殿可是有一段不近的距离呢。

本来,给李贞安排了步撵,可李贞当着燕德妃的面好好的,出了宫门没多久便撇下步撵独自一人跑了,可怜槿玉,芷香两位伺候李贞的侍女一路急追还是没追上。

贞观五年初,李贞被封汉王,封底绵州(今四川绵阳市),唐朝时期皇帝子嗣被封王后按制都是需要于封地就藩的,而李贞此行也是因为就藩之事按照礼制前来向皇后娘娘道别,不久后就将前往封地,此行离开长安,身为就藩的王爷,无诏不得返京。此一别就不知何时才能再见生母与姐姐了。

不过身为一个接受了九年义务教育的熏陶,并且以优异的专业成绩顺利大学毕业的现代社会主义青年,李贞对此倒是没有什么伤感,前世身为一个现代人,自幼由孤儿院院长抚养长大成人,毕业后也算是经历过大起大落,事业顺利,又无感情阻碍,年过三十却被确诊渐冻症,自身不想认命,自学大量医学相关知识,也算是经历过一番垂死挣扎了,只是临终之时有点埋怨命运的不公,在他的认知中,人生最悲哀之事莫过于人死了,钱没花完了。

到了立政殿,皇后娘娘正在跟后宫四妃之首中的韦贵妃轻生笑谈,

“儿拜见母亲,愿母亲身体安康,万事如意,愿母亲千岁千岁千千岁,咯咯~”。

在唐朝的时候皇家还没有这样的恭祝之语出现过,但没关系,李贞身为一个后世之人,此等祝词还不是信手拈来。

李贞上来二话不说就是一个滑跪,吓的长孙皇后和韦贵妃眼角一抽。

“哎呀,你个人小鬼大的皮猴子,快,来让母亲看看伤着没有”长孙皇后担心道。

起身后,

“见过贵妃娘娘”

“哎,快来,让我跟皇后娘娘仔细看看,以后再见面就不知何时了”说着

脸上流露出一丝伤感。

李贞由于乃是后世经历过大起大落的灵魂,按理说应该从小稳重,但他深知唐朝贞观之时的朝堂诡谲,为了自保,也为了生母的安危,所以大多时候是释放孩子天性,以此来流露自己心思单纯,就是个腹中没什么才华的普通皇子。加上后世的认知与见识,平时待人接物能说会道,都给人以很好的印象,所以后宫之中各个妃子都对他很是喜爱。

“母亲,儿今日前来乃是为就藩之事,以后不能在母亲身前尽孝,望母亲恕罪,不过儿臣已经想好了,到了就藩之地,儿定期给母亲写信,还望母亲到时多给儿讲讲京城趣事,以缓解儿的思念之情,”李贞没心没肺的笑着道。

长孙皇后闻言也流露出伤感之色,面带微笑的说道“到了封地切不可胡作非为,要好好收收性子,你父皇给你在国子监找了一位良师,此人乃是孔子后人,现任国子监祭酒孔颖达之子,你切莫忘记,要认真对待学业之事。”

“是,儿定不敢忘。”

李贞笑着回道。

李贞现在只想着尽快到就藩之地,尽可能的远离京城这个漩涡之地,因为他对唐朝的历史还是比较熟悉的,贞观一朝李世民对待继承人李承乾的态度,以及对待魏王李泰无休止的宠爱恩赐,可以说是导致一切悲剧的导火索,李世民虽对李贞姐弟二人也很是喜欢,但还是比较注重嫡庶有别的,对待嫡子和庶子的差别还是相当大的,他作为后世之人也不想过早介入嫡子之间的争斗,改变历史,他只想做一个悠哉的闲王,等到在封地闷头发展几年,积攒实力,任谁也不敢小瞧。

因为历史上的李贞是垂拱四年(688年),与其子琅玡王李冲起兵,讨伐武则天。于兵败后服毒自尽。自己只要阻止武则天入宫就可以了,现在距离武则天入宫还有几年的时间,实在不行先一步找到武则天就可以了。

在立政殿与长孙皇后和韦贵妃交谈半个时辰后,李贞一路蹦蹦跳跳的回到亲生母亲的兴庆殿,因为前世身为一个孤儿,所以李贞对待自己的生母很是孝顺,这一世的母子之情也是弥补了自己上一世的缺憾。至于父子之情,李贞想到这一点,算了,还是想想母子情深吧。李世民对待李贞的喜爱与对待其他皇子喜爱方式不同,因为李贞虽身为皇子,但由于两世为人,对待李世民很是平常心,并没有其他皇子对待李世民之时的拘谨与害怕。这一点在太子李承乾的身上体现的淋漓尽致!各位皇子对待李世民的孝顺之心中夹杂着对上位者的惧怕心理。而自从玄武门之变后,李世民对亲情格外的看重,也因为这一点对李贞尤为喜爱。只是李贞自幼生性跳脱,常常因这一点挨揍。自从李贞去了国子监开始学业之后,基本三天揍一顿。

最新网址:m.biquw.cc
本章换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