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之召唤好汉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89章 与民同乐

最新网址:m.biquw.cc

是夜,东莱各县的家家户户,无论贫富,都弥漫着一股诱人的鱼香味。

大人们在灶台前忙碌着,添柴加火,脸上洋溢着久违的笑容。孩子们围坐在炉火旁,眼巴巴地盯着锅里的鱼汤,小脸上写满了期待和兴奋。

当鱼汤煲好,一家人其乐融融地围在一起,品尝着这廉价却又美味的鱼汤。鱼肉肥美,汤汁浓郁,每一口都让人感受到生活的美好和希望。

“真香!”

得益于之前贾梁大力推动的基础设施建设,东莱的道路交通变得极为便利。近百万斤的大黄鱼,完全没有浪费,全都靠着这些四通八达的道路,被及时送到了百姓的餐桌上。

卖鱼所得的五百万钱,贾梁根本看不上,全都分给了出海的水军们。可把他们高兴坏了,全都期待着下一次出海。

太守府中,灯火通明。贾梁坐在主位上,左右分别拥着两位娇妻。

“来,尝尝这鱼羹,这可是为夫亲自熬的。”贾梁微笑着,给李师师和扈三娘都盛了一碗。

李师师轻抿一口,那鲜美的滋味瞬间在她的味蕾上绽放,她的眼眸中闪过一丝惊艳:“这鱼羹鲜美无比,确实是人间美味。”

扈三娘则不似李师师那般斯文,她端起碗来,大口地品尝着鱼羹。那浓郁的汤汁,鲜嫩的鱼肉,让她的脸上露出了满足的微笑:“确实好吃。”

贾梁看着两位娇妻吃得津津有味,心中得意不已:“哈哈,这大黄鱼可是为夫亲自出海捞的。现在东莱家家户户的饭碗里都有这鱼羹,我们这也算是与民同乐了。”

“而且这鱼以后还会源源不断地捞上来,百姓们就能天天都吃到新鲜的鱼汤了。”

李师师和扈三娘都露出了惊讶的表情。老百姓要是天天能吃鱼吃到饱,那将是怎样的一种生活啊。恐怕就连传说中的尧舜之治,也不过如此了吧。

李师师眼眸中却透出一丝忧虑:“夫君,你此举固然是利国利民,但恐怕也会因此得罪不少人。”

贾梁目光中不禁流露出几分欣赏。李师师果然冰雪聪明,这么快就看出了这其中的利害关系。

这大黄鱼的出现已经让粮价停止了上涨,对那些囤积粮食、哄抬物价的商贾和地主们来说,无疑是一个沉重的打击。他们的利益受到了损害,难免会心生怨恨,甚至可能会采取一些极端的手段来报复。

然而,贾梁又怎会在乎这些?不管什么时候,有兵有粮就是老大,他有那么多得力的谋士猛将相助,还有什么好怕的?

更何况,他的群众路线非常成功,现在东莱的百姓谁不念他的好?哪怕他们人微言轻,但只要人心可用,就是一股不可忽视的力量。

次日一大早,天边刚刚泛起一抹鱼肚白,东莱的港口已经是一片繁忙的景象。十艘海船整齐地排列在港口,桅杆上的风帆在晨风中轻轻摇曳,仿佛在等待着出征的号角。

水军们早早地来到船上,他们个个精神抖擞,士气高昂。

这次贾梁没有随行,他们更加独立自主地完成了出海前的各项准备工作。每个人脸上都洋溢着自信的笑容,仿佛已经看到了再次满载而归,大称分金的景象。

“兄弟们,这次出海,我们一定要再接再厉,多捞些大黄鱼回来!”

阮小二站在船头,振臂高呼。他的声音在晨风中回荡,激励着每一位水军士兵。

“捞鱼!捞鱼!”

水军们齐声应和,他们的声音响彻云霄,震撼着整个港口。随后,船队缓缓驶离港口,向着茫茫的大海进发。

得知船队再次出海的消息,几家欢喜几家愁。那些指望着大黄鱼过日子的百姓们,自然是欢天喜地。而在那些深宅大院中,却是一场场咬牙切齿的密谋正在进行。

贾梁对那些暗流涌动毫不在意,他现在满脑子都是捕鱼大业。这次他可是做足了准备,不但准备了足够的车马随时待命,还在海边设了个加工厂,专门为了处理那些即将到手的大黄鱼。

加工厂里已经有了数百名新招募的民工,各种工具一应俱全,从刮鳞、去内脏到腌制、晒干,都分好了工,现在的东莱郡什么都缺,就是不缺人。

最重要的盐,更是备足了。东莱是产盐大郡,朝廷设有主盐税的盐官,虽然不归贾梁管,但近水楼台先得月,想用盐自然是方便的。

一切准备就绪,在无数双眼睛的期盼中,第三天上午,海平面上终于出现了那十艘海船的帆影。水军们像是凯旋归来的勇士,带着满满的收获和荣耀,缓缓驶入了港口。

“回来了!回来了!”岸边的人们闻到那淡淡的鱼腥味,欢呼雀跃,激动之情溢于言表。

船队缓缓靠岸,水军们个个精神抖擞,他们井然有序地将船上的大黄鱼卸下,那一条条大黄鱼在阳光下闪闪发光,就像是东莱百姓们未来的希望。

“主公,我等总算没有辜负你的期望,这次捞到的大黄鱼,丝毫不比上次少!”

阮小二一脸喜色地向贾梁禀报道。

“好!再过几天,新船就能下水了,到时候,我们的捕鱼大业更是如虎添翼!”

贾梁笑得合不拢嘴,连声称赞。

那边的加工厂早已是一派繁忙景象,数百名工人迅速将一条条大黄鱼开膛破肚,清理干净,然后撒上盐巴腌成咸鱼。咸盐和鱼肉的味道交织在一起,构成了一种独特而醇厚的气息。

加工厂外,一排排腌制好的大黄鱼整齐地晾晒在架子上。贾梁看得十分欢喜,这些咸鱼用作军粮真是再适合不过了。

与此同时,一队队运输大黄鱼的马车,在东莱各县间穿梭。数十万斤大黄鱼,依旧是五钱一斤薄利多销,半天就被抢购一空。

船队再次满载而归的消息,像是长了翅膀一样,迅速传遍了东莱的每一个角落。街头巷尾,驿馆酒肆,到处都在议论着这一奇事。

随着几十万斤大黄鱼的上市,整个东莱的粮价直接暴跌。那些曾经囤积粮食、哄抬物价的人们,全都是苦不堪言。

最新网址:m.biquw.cc
本章换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