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灵根之兆
第6章 灵根之兆
静室内的空气仿佛凝固了,只有油灯灯芯偶尔发出细微的噼啪声。韩枫捧着那本染血的《元阳真解》,手臂因用力而微微颤抖,目光灼灼,如同献祭般,将承载着阿福与无名青年生命、也承载着自己斩断过往、向死而生的全部希望,递向玄尘道长。
昏黄的光线下,那扉页上的“身死道存”四字,仿佛有血液在字迹间流淌。
玄尘道长清癯的面容依旧平静,那双洞彻世事的眼眸落在古朴的册子上,没有韩枫预想中的审视、激动,甚至没有一丝波澜。他缓缓抬起枯瘦却异常稳定的右手,伸向那本承载着血火与仙缘的道书。
指尖,在距离封面尚有寸许时,微微一顿。
随即,他继续伸手,指尖轻轻触碰到了那焦黄的封面,触碰到了那深褐色的、已经干涸凝固的血迹。
就在接触的刹那!
“嗤——!”
一声极其轻微、却异常清晰的灼烧声响起!仿佛滚烫的铁块烙上了寒冰!
玄尘道长那古井无波的脸上,第一次出现了一丝极其细微的波动,像是平静湖面投入了一颗几乎看不见的石子。他触碰书封的指尖,如同被无形的火焰燎过,猛地向后一缩,动作快得只在灯光下留下一道模糊的残影。
韩枫瞳孔骤然收缩!他看得分明,道长那根收回的食指指尖,赫然出现了一点极其细微、如同针尖大小的焦黑印记!一缕几乎难以察觉的、带着奇异焦糊味的青烟,从那里袅袅升起,瞬间又被静室清冷的空气吞噬。
道长低头,看着自己指尖那点微不可查的焦痕,又抬眼看向那本静静躺在韩枫手中的《元阳真解》,眼神深处掠过一丝极其复杂难辨的情绪——有微不可查的了然,有一丝难以言喻的怅惘,更多的,却是一种历经沧桑后的平静与释然。
他缓缓收回手,将那只微有灼痕的手拢入宽大的袍袖之中,目光重新落回韩枫脸上,那目光澄澈依旧,却似乎多了一层更深的意味。
“贫道,”玄尘的声音依旧平和,如同山涧流泉,却在韩枫心中掀起了惊涛骇浪,“无福消受此物。”
韩枫捧着书的手僵在半空,脸上的决绝凝固了,取而代之的是巨大的困惑与难以置信。“道长……您这是何意?此乃修真法门,引气长生之基!弟子……弟子诚心求道,愿奉此宝于道长座下,只求能随侍左右,聆听大道!”
玄尘道长轻轻摇了摇头,雪白的长眉在灯影下微微拂动。“非是贫道不愿,实是不能。”他顿了顿,目光似乎穿透了那本《元阳真解》,望向了更悠远的地方,“天地之间,万物有灵。欲引天地之气,淬炼己身,超脱凡俗,踏入那玄之又玄的修行之门,首要之基,非是功法,非是毅力,亦非是福缘深厚……”
他的声音低沉下去,带着一种洞悉真相的苍凉:“乃是‘灵根’。”
“灵根?”韩枫喃喃重复,这个词对他来说陌生又神秘,如同推开了一扇从未想象过的门扉。
“不错。”玄尘颔首,目光平静地落在韩枫身上,又仿佛透过他,看到了自己漫长而无望的岁月。“灵根,乃天地造化所钟,是沟通天地灵气的桥梁,是容纳道法玄机的根本。身具灵根者,方有资格踏上这条逆天改命之路。若无灵根,纵有仙经宝典在手,亦如盲人观星,聋者听琴,终是镜花水月,徒劳无功。”
他缓缓抬起那只拢在袖中的手,再次伸出,这一次,指向的却是韩枫手中的书册。“此《元阳真解》,引气篇虽为基础,却亦是直指大道根本的上乘法门。其性至阳至纯,非身具灵根者,莫说修炼,便是触碰其本源真意,亦会遭其排斥反噬。”他示意了一下自己指尖那点微不可查的焦痕,“贫道方才一触,灵性相斥,便是明证。”
韩枫的目光死死盯着道长指尖那一点焦黑,又猛地看向自己手中那本看起来平平无奇的册子。它安静地躺在那里,封面上深褐色的血迹在灯光下透着诡异的暗沉。原来如此!这并非凡物!它竟能自行辨别……灵根的有无?
巨大的冲击让韩枫一时失语。他一直以为,修真之道,讲究的是悟性、是毅力、是机缘,从未想过竟有如此一道天堑般的门槛横亘在前!而眼前这位救他性命、气息缥缈如仙的道长,竟然……没有灵根?
玄尘道长似乎看透了他的心思,脸上露出一丝极淡、近乎于无的苦笑,那笑容里蕴含的复杂情绪,远比他平静的话语更加沉重。“贫道于此青云观中枯坐甲子,遍阅道藏丹经,穷究阴阳五行之理,于‘道’之一途,或可论及皮毛。然……”他微微一顿,那丝苦笑化为彻底的平静,“终其一生,亦未能引动天地间一丝一缕灵气入体。非是不愿,实是不能。此身,乃天生绝灵之体,与这煌煌大道,无缘。”
“天生……绝灵之体?”韩枫的心猛地一沉。他看着眼前这位仙风道骨、仿佛随时能乘风而去的老人,实在无法将他与“绝灵”、“无缘大道”这样的字眼联系起来。道长那平静话语下,所蕴含的是何等漫长的绝望与不甘?又是何等的心境,才能将这绝望化为此刻的平静?
“贫道观你,”玄尘的目光再次落在韩枫身上,带着一种审视,又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期许,“心性坚韧,遭逢剧变而道心未泯,反有破而后立之象。更难得的是,你能手持此经而无恙,甚至……”他目光扫过韩枫捧着书册的手,“血气相融,隐隐有共鸣之意。此乃身具灵根之兆,且与这《元阳真解》所载之道,颇为相契。”
灵根之兆!与自己相契!
这八个字,如同黑暗中骤然亮起的火炬,瞬间点燃了韩枫几近熄灭的心火!他低头看向手中的《元阳真解》,那深褐色的血迹仿佛不再冰冷,而是带着一种奇异的温热感。阿福和那无名青年的牺牲,那场焚尽一切的大火,父亲撕碎的丹方,母亲含泪的参汤……所有的画面再次翻涌,最终都凝聚在这本染血的道书上!
“道长!”韩枫的声音因激动而微微发颤,但眼神却前所未有地明亮,如同淬火的星辰,“弟子……弟子恳请道长教我!教我如何……辨识这灵根!教我如何……踏上此路!”他不再说“收留”,而是直接指向了核心——如何运用这灵根,如何真正开始!
玄尘道长看着他眼中重新燃起的、比之前更加纯粹、更加炽热的求道之火,那是一种斩断所有退路、只向死而生的决绝。老人眼中终于浮现出一丝真正的、温和的赞许。
“灵根深藏,玄妙难言。辨识之法,贫道所知亦浅。”玄尘的声音恢复了那种山泉般的清朗,“然,道法自然,契机常在。你既已得此引气真解,又感血气相融,此物本身,便是你叩开玄门的第一把钥匙。”
他指了指《元阳真解》,继续道:“此经既是引气篇,必载有感应天地、引气入体的根本法门。你身具灵根,与此经相契,只需按图索骥,静心体悟,以心神感应书中真意,尝试引动天地间游离之灵气,便是最直接的‘辨灵’与‘启灵’之法。若能引气入体,淬炼己身,灵根属性、品阶如何,届时自会显现。”
韩枫的心跳骤然加速!原来路就在这里!就在这本书中!他下意识地再次翻开扉页,目光死死锁住那“身死道存,方证真我”八个字。这一次,他不再仅仅是震撼,而是感受到一种前所未有的召唤!
“然,”玄尘道长的声音再次响起,带着一丝告诫,“修行之道,凶险莫测,引气入体更是蜕凡之始,如江河灌入朽木之渠,一步踏错,轻则经脉受损,重则根基尽毁,甚至……爆体而亡。无人指引,盲修瞎练,无异于自蹈死地。”
韩枫刚刚升腾起的激动瞬间被浇了一盆冷水,他猛地抬头看向道长,眼中充满了急切与恳求。
玄尘迎着他的目光,缓缓道:“贫道虽无灵根,不通引气修炼之法,但于此山中枯坐甲子,观天地运行,察草木枯荣,于静心守意、调息养神、辨识药性、调和阴阳等筑基护道之术,尚有些许心得。你既决意踏上此路,贫道可为你护持这第一步,教你如何固守心神,如何调养体魄,如何辨识凶险,如何在这条路上……走得稳些。”
这不是收徒传法,而是引路人!是为他这艘即将独自驶向未知大海的小舟,提供最基础的航海知识和一张简陋的避风港地图!
巨大的感激与一种沉甸甸的责任感瞬间涌上韩枫心头。他不再犹豫,猛地起身,退后两步,对着玄尘道长,恭恭敬敬地、无比郑重地深深一揖到底!
“弟子韩枫,叩谢道长护道引路之恩!此恩此德,永世不忘!”他的声音坚定而洪亮,在寂静的静室中回荡。
玄尘道长端坐不动,坦然受了他这一礼。待韩枫直起身,他才微微颔首:“此间清静,你可安心在此研习。若有不明之处,或觉体内有异,随时可来寻我。记住,修行之路,始于足下,贵在持恒,亦……贵在知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