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 支援之路险重重
第17章 支援之路险重重
夜色沉沉,山风裹挟着湿冷的气息扑面而来。李龙站在营地边缘,望着远处黑压压的山林,眉头紧锁。王二狗被抬回后一直昏迷不醒,卫生员处理完伤口后低声对他说:“人是活下来了,但嘴里一直在喊‘松本……松本’。”
“松本一郎。”李龙喃喃重复这个名字,心中泛起一丝寒意。他知道,这个老对手终于不再躲在幕后,而是亲自出马,设下陷阱等着他们踏入。
赵铁柱走了过来,递给他一块干粮:“队长,人都到齐了。”
李龙点了点头,转身走向临时集合点。十几名战士已经整装待发,眼神中透着疲惫,却依旧坚定。张勇站在队列末尾,神情肃然。他虽年轻,但在训练场上表现突出,是个值得信赖的新兵。
“我们只有一次机会。”李龙扫视众人,“王二狗带回来的消息虽然断断续续,但我能确定,他们是在北岭一带遭遇伏击的。那里地形复杂,日军很可能设下了重重防线。”
他取出地图,在火光下展开:“我们要从东侧绕过主路,沿着溪流前进,利用水声掩盖脚步声。一旦发现敌情,立刻隐蔽,不得轻举妄动。”
赵铁柱点头:“明白。”
“出发前,每人再补给两块干粮。”李龙下令,“今晚必须找到被困的同志。”
队伍悄然出发,踩着泥泞的山路前行。林间寂静无声,偶尔传来几声虫鸣,反倒显得愈发诡异。李龙走在最前方,手中紧握驳壳枪,目光警惕地扫视四周。
约莫半个时辰后,队伍来到一处溪流边。水流湍急,哗啦作响,果然将脚步声掩盖得严严实实。张德胜蹲下身,伸手探了探水温:“这水太冷,不适合久留。”
“继续往前走。”李龙低声说。
就在这时,一名侦察兵悄声回报:“队长,前面发现布条。”
李龙快步上前,只见溪水中漂浮着半块染血的布条,一角上还缝着八路军的标识。他心头一震,立刻意识到:前方就是战友遇袭的地方。
“所有人提高警惕。”他低声命令,“保持队形,随时准备战斗。”
队伍小心翼翼地向前推进,不久便进入一片密林。树木枝叶交错,遮住了月光,四周昏暗难辨。突然,前方传来轻微的脚步声。
“有人!”赵铁柱低声道。
李龙做了个手势,队伍立刻分散隐蔽。不多时,两名日军巡逻兵缓缓走过,肩上的刺刀在微弱的光线中泛着冷光。
等敌人远去后,李龙示意继续前进。没走多久,他们便发现了第一个哨卡——几名日军士兵正坐在篝火旁抽烟,不远处还有两个岗哨站着。
“分两路。”李龙低声安排,“赵铁柱带队正面佯攻,我带人从右侧包抄。”
赵铁柱点头,带着一半人绕至前方。李龙则带着张德胜、张勇等人悄然潜行至右侧。夜风呼啸,掩护了他们的行动。
一声枪响骤然划破寂静。
“冲!”赵铁柱大吼,带着队伍猛然发起攻击。
日军措手不及,慌乱之中试图组织反击,但李龙已带着小队从侧翼突入。他一个箭步跃上哨兵背后,用手臂勒住对方脖子,另一只手迅速拔出匕首,干净利落地将其放倒。
枪声与呐喊交织在一起,火光映照出混乱的身影。李龙一边射击,一边朝被困方向推进。很快,他在一处灌木丛后找到了两名负伤的战士。
“撑住!”他蹲下身,扶起其中一人,“我是李龙,来接你们回去。”
那名战士眼中闪过一丝希望,嘴唇颤抖:“鬼子……好多鬼子……”
“别说话,保存体力。”李龙替他简单包扎了一下,然后回头大声喊:“张勇!带他们先撤!”
张勇应声而上,搀扶两人往密林深处撤离。与此同时,赵铁柱那边也逐渐压制住敌人的火力,开始向后撤退。
李龙最后一个离开战场,边打边退。就在他翻越一道矮墙时,忽然瞥见地上掉落的一块怀表。他弯腰捡起,借着火光一看,表盖上刻着一行小字:“松本家族赠”。
“果然是他。”李龙咬牙,将怀表收入衣袋,随即追上队伍。
队伍一路穿林越岭,终于摆脱了追兵。天边微微泛白,晨雾弥漫,视线模糊不清。他们躲进一处废弃石屋,暂时歇脚。
李龙检查了一下带回的物资和情报。物资不多,但足够支撑几天;情报中有一封信,未署名,内容提及“另一处根据地”,让他心头一震。
“这事不能告诉太多人。”他低声对赵铁柱说,“你负责保管这份情报。”
赵铁柱郑重地点头。
就在这时,门外传来敲门声。
“谁?”李龙立即起身,枪口对准门口。
“是我,王大娘。”门外传来熟悉的声音,“我给你们送吃的来了。”
李龙打开门,看到王大娘背着一筐热腾腾的窝头,脸上满是关切:“你们辛苦了,吃点东西吧。”
她走进来,放下食物,又低声说道:“昨晚我让几个年轻人在山腰点了火堆,把鬼子引开了。你们没事就好。”
李龙感激地看着她:“多谢您,大娘。”
王大娘摆摆手:“都是自己人,说什么谢谢。只要你们平安回来,我就放心了。”
她顿了顿,又补充道:“对了,刚才我来的时候,看到山下有动静,好像是鬼子在调兵。”
李龙眉头一皱:“看来松本不会善罢甘休。”
赵铁柱问:“我们下一步怎么办?”
李龙沉思片刻,缓缓开口:“先回根据地,把情报整理清楚。至于那封信……我们得弄明白,到底是谁在帮我们。”
他望向窗外,晨曦初露,山林间的雾气还未散尽。他知道,这场支援之路只是开始,真正的考验,还在后面。
而此刻,他的拳头紧紧握起,眼中闪烁着坚毅的光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