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章 以工代赈
第30章 以工代赈
“胡老,您先坐!”
蒯澈没有搭理办事不力的小吏,而是先邀请胡老坐下。
接着,蒯澈又一枚枚将散落地上的五铢钱捡起,郑重的交到胡老手中。
“胡老,若想为大汉效力,也不一定非要投军。”
一直处于懵懂状态的胡老头‘啊’了一声,不明所以。
蒯澈说道:“开春后,县衙将会组织人手修缮城墙、筑路,哦还有水利,到时候要用到的人手很多,
从军嘛自然不是人人都想,也不是人人都合适,不过这些事却是大多数人都可以做的。”
胡老头傻眼了,脱口而出:“将军可是要征发徭役?”
这还了得,春耕的时候正是农忙的时候,徭役会极大增加黔首的负担。
蒯澈摆摆手:“不算徭役,我把它称作:以工代赈!”
见胡老头一脸茫然。
蒯澈又解释道:“徭役是无偿劳动,而我所言的以工代赈是可以通过劳役来减免民屯需要缴纳的赋税的。”
“还有这种好事?”胡老头脸上一喜。
征发徭役自古有之,官府需要的时候哪管你是不是在农忙,令普通黔首苦不堪言。
胡老头捏了捏手中的钱袋子,“如果真是这样,老朽一家都可以去做将军所言的那什么以工代赈!”
赋税减免后,黔首家里就可以多留下一些余粮,日子会好过不少。
这性质就完全变了。
蒯澈笑道:“胡老可以将此消息散播出去。”
说着伸手示意一旁的文书再取一份赏金过来,一并赠予眼前这个见识不凡的胡老头。
接着蒯澈也没有责怪文书先前的举动。
而是吩咐文书给今日每一个散播消息的人兑现酬劳时,都加上‘以工代赈’的普及。
随后蒯澈施施然离开了班房。
这些人自然是出于他的手笔,没有人比他更清楚流言对平民的影响力。
广柔县做为治所不是汶山郡最大的县,却有三万多人口。
募兵是必须的。
而他刚来的时候就看不上广柔县矮小的城墙。
做为边郡的治所,城墙不说要筑多宽吧,修高一些对西羌也是一种震慑。
通过剿灭羌人青角部这个时机。
蒯澈将‘从军改变命运’和‘以工代赈’这两种信息,适时的传达给了广柔县的民众。
……
正旦后,就进入了221年。
身在县衙的蒯澈一直在密切观测羌人的动向。
以雷霆之势剿灭青角部后,别的西羌部族会是什么反应很重要。
为此,张嶷所部这几日除了派出所需斥候打探消息外,余下的兵士全部留守广柔县。
虽然人数不多,可凭借城墙亦是一副厉兵秣马的样子。
本该是正旦日后更热闹的集市,也被蒯澈叫停。
种种行为,都在给西羌其余部族一个信号。
如今这汶山郡……变天了!
这一日。
蒯澈与费祎商议着以工代赈的实行方案时,终是被来忠给逮到了。
“好你个蒯文渊,一直躲着我就以为没事了吗?”
费祎粗眉毛一挑,“来县长,请注意言辞,文渊可有犯什么罪?”
“你一边去!”
来忠毫不客气的推开拦路的费祎,来到蒯澈面前。
蒯澈正在桌案上的麻纸上写写画画,这东西用起来一点都不好用,且数量稀缺。
嗯,待闲暇时,也是一个值得改进的东西。
如果纸张可以普及,那无论是对民生还是国家都是一件影响深远的大事。
蒯澈好像根本不在意气势汹汹的来忠,依旧沉浸在自己的思绪中。
“砰!”
来忠大怒,一拍桌子指着蒯澈的鼻子就吼:“蒯文渊,汝可是在无视吾这三公之后吗?”
三公?
蒯澈被吓了一跳,不过不是被所谓的三公。
他望了望撑在桌案上的手,淡然道:
“来县长,你总想找我麻烦作甚?咱们井水不犯河水,不要影响我做事可否?”
“做事?”来忠怒道:“你当街杀人,不仅犯了《蜀科》上的律法,其后自作主张剿灭青角部,
更是将汶山郡多年的经营付之东流,
你惹上如此大的祸事,竟然还说是我在找你的麻烦?”
费祎在一旁插话道:“来县长,剿灭青角部的军事行动是都尉的命令,与文渊没关系啊。”
费祎想用刘封来压来忠,可没想到的是效果寥寥。
“哼哼!”来忠怒视费祎:“休想骗乃公,我早打听清楚了,包括软禁我都是蒯文渊的主意。”
嚯,怪不得这么大火气。
蒯澈不禁挠挠头,来忠的身份是个大麻烦。
刘备入蜀后,对刘璋原本的益州本土派都给予了极大的尊重。
第一次照面后,他也从费祎口中了解到了来忠的身份背景。
这家伙的父亲来敏,是灵帝时期的名臣黄琬的小舅子。
董卓之乱后,黄琬被害,来敏带着黄琬的遗孀,也就是自己的姐姐南下荆州避祸。
后来辗转入蜀,被刘璋引为宾客。
刘备平定益州后,以来敏为典学校尉,前年称王后,来敏更是当了储君刘禅的老师。
这就怪不得来忠如此嚣张了。
做为大王近臣来敏之子,来忠年纪轻轻就当上了治所的县长兼领督军从事,的确有嚣张的资本。
不过……
蒯澈身子后仰,说道:“没错,软禁你是我的主意,你奈我何?”
他实在懒得和这家伙虚以为蛇。
凭白浪费时间。
“你……”
来忠的气势一滞,旋即更为恼怒:“蒯文渊,你不会以为有诸葛军师撑腰,我就拿你没办法吧?”
说着,来忠又掏出《蜀科》,一会的工夫给蒯澈罗列了数条罪名。
蒯澈面含笑意,任由他施为。
“……”
“按律当立即撤职,解押成都交由尚书台定罪!”
罗列完罪名后,来忠掷地有声的宣读了对蒯澈的制裁。
刘备还没称帝,自然还没有设立九卿之一的廷尉,如今监督百官包括惩治都交由尚书台。
来忠的督军从事说是汶山郡属官,却实实在在是直接对尚书台负责的。
而尚书令自法正故去后,由刘巴继任。
刘巴此人,是《蜀科》的共制者之一,关键的一点是……刘巴不属于本土派也不属于荆州派。
大概率不会站在诸葛亮一边。
来忠宣读完后,期待看到蒯澈惊慌的表情。
可没想到的是。
这个面目可憎的诸葛亮外甥,只是‘哦’了一声,摊手道:“所以呢?”